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形成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格局。对新的发展阶段的反腐倡廉建设作了重要部署,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强调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章分析和阐述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要完善社会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开发社会管理资源,引导和支持社会织织正确发挥作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形象比喻,深刻揭示了治田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偶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论断,强调要从严管理干部队伍,从严教育和管理党员,从严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从严抓好纪律建设,从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辟了党建创新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朱靖 《理论导报》2012,(2):49-49
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高校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来自社会、学校、学生个人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各高校在通过抓教风带学风、正考风促学风,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推动学风建设,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这些措施从不同层面推动了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反映了党心、民心,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执政能力建设离不开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离不开党风廉政建设,同时,执政能力建设也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结合实际,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住深化认识、明确责任、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环节,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一贯重视自身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坚持和发展列宁的建党学说,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大建设”为内容的党的建设格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础上,把制度建设突出地提到全党面前,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格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指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8.
赵治理 《党的建设》2013,(11):44-44
近年来,兰石集团党委从实际出发,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和完善廉洁教育、制度建设、监督制约、惩治预防各项机制,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为集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治军的成功经验,是保证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宏观指导,提出了加强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构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格局,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不断推进机关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刘东辉 《奋斗》2008,(1):15-16,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描绘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和举措,对各级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颜晓峰 《前线》2012,(12):161-1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拓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基本框架、规划了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蕾 《世纪桥》2008,(4):9-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江泽民深刻地论述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了教育是关键、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以及标本兼治等系统的反腐败思想,不但将现实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引向了深入,也创新了党的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入地论述了作为科学发展观组成部分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党建思想科学总结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深刻分析了改革开放新的时代特征和新时期党的建设实际状况,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和建党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初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党领导全国政权的条件下,怎样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怎样加强和发展执政党建设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郭克海 《奋斗》2004,(8):4-4,10
江泽民同志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对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国防后备力量和怎样建设国防后备力量的问题。这是我们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好江泽民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思想,对于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涛 《当代党员》2012,(12):60-61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对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反腐倡廉规律的科学把握,对社会关注问题的积极回应,向全党发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令,对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1):F0003-F0003
近年来,复旦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附属医院党建工作,着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附属医院党委认真履行基层党委的职责,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医院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是涉及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作了科学概括,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通过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和幸福武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战略目标。这‘三个中心”、‘三个武汉’为建设支点武汉、龙头武汉和跨越式发展的武汉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全市人民对城市建设的热切期盼。然而,要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就必须先把武汉建设成为‘法治环境一流’的城市,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