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1,(5):32-32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在演讲中,温总理说:“我的心里常默念着郑板桥的两句诗,就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我们还有3000万的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志大而量小,听不得不同意见。当时,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中,除了司马光之外,苏轼算得上是影响较大的一个。但苏轼也并非那种主张“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的保守派。他的本意也是主张改革的,只不过觉得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相似文献   

3.
理论宣讲要防止泛泛而谈.讲在“点子”上,就要在“讲什么,不讲什么”上有所取舍。听众都知道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重复罗嗦”:听众都懂得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谋财害命”:听众都不关注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对牛弹琴”。到底“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呢?主要的、重要的要讲.这叫“讲重点”;听众不懂、似懂非懂的要讲,这叫“讲难点”:  相似文献   

4.
刘长容 《学习月刊》2010,(15):16-17
最近,读赖瑞和教授《唐代基层文官》一书时.偶然看到了韩愈“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这两句韵味悠远的诗,心里很高兴,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感.觉得借用这两句诗来自况我的读书生活,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相似文献   

5.
彧君 《党课》2010,(2):72-72
毛泽东一生最痛限官僚主义,他曾经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是毛泽东对官僚主义者的最初“画像”,算是“速写”。  相似文献   

6.
劝君常问“我是谁”育葵“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老子》上的话。王安石对此有了发展。他认为,“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他把自知放在了第一位。王安石是高明的。不自知者何以知人?所以又有“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话。人要做到自知,并不容易。因为,人...  相似文献   

7.
诫贪酒联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饮酒很注意场合。一次,包拯请他和他的政敌一道来家中宴叙,意欲为二人和解。席间,王安石却始终只动箸而不端杯。事后,包拯责怪他太不近人情。王安石也不辩驳,只是写给包拯一联解释原委:“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莫过。”原来这是一副集唐人句的漏字联,上下句各漏去一个“酒”字。  相似文献   

8.
“不是当前两篇赋,为何赤壁在黄州。”清人王煦的这两句诗形象地道出了苏轼《赤壁赋》的巨大魅力。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历来以景成文者居多,以文成景者少。然而苏轼的两篇赋竟使黄州赤壁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凭吊、向往的地方,并给许多画家、戏剧家、雕塑家带来创作灵感,使黄州赤壁的名气反在真正的三国赤壁之上。生物界有全息胚学说,即生物体内任何一个相劝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包含着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沿着这一思路,本人拟从苏轼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前赤壁赋》着手,来探寻苏轼散文魅力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施秉县城关镇党员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普写了一曲曲为民爱民的动人赞歌……2000年冬天,已60多岁的大塘村支书万志祥病重住院。一天,他把儿子叫到病床边说:“崽呀,我怕是不行了,你把存折拿去取2000块钱,买个风钻机来,我要看到公路修通,电杆抬进村,死才闭眼。”原来,大塘村虽然离上阳景区不远,但不通公路,实施农网改造的几十根水泥电杆,因为坡陡路窄无法抬进来。村支书万志祥决心带领大家修路,由于没有打炮眼用的风钻机,施工进度较慢。就在这关键时刻,老万病倒了。人们把他送到了十多公里外的县医院治疗。当天下…  相似文献   

10.
“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这两句诗,多年来被许多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是陈明远的,陈明远也说是自己的。有一本名为《轰动全国的“伪造毛主席诗词”冤案》,通书内容都是讲陈明远因“诗词”问题在“文革”中被整的情况,其中也讲到这个问题。打开电脑搜索一下有关这个问题的条目,有很多。一句话,这件事情仿佛已经尘埃落定,即这两句诗的作者是陈明远。对此“不刊之论”,我有疑问。我提供几份材料,供方家和广大读者考虑。  相似文献   

11.
苏轼(公元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宋诗的奠基者.词题解放的开山人.又是赋文领域“唐宋八大家”的杰出代表.千古风流人物各领风骚.但是诗词文赋乃至书法绘画中都取得很高成就的艺术全才.则苏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12.
梁齐勇 《前线》2014,(10):120-120
有这样两个事例:1069年,北宋熙宁年间,宰相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在每年夏秋两收前青黄不接时,国家把谷物贷给农民,救济百姓,等农民收获后,连同税赋。连本加息再归还给政府。这本是官民两利的美事。但实际执行中却出现偏差: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为了邀功,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青苗法”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17年后不得不停止执行。王安石缓解阶级矛盾、增加收入的目的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尤梓 《廉政瞭望》2014,(6):10-10
对审片人员来说,这真是个福音:最近,一名女粉丝超迷“星星”,逼着男友整容成“都教授”,否则分手。这是一块浮木,虽然有点小,也足以让在舆论漩涡中游得筋疲力尽的审片人员,缓口气,清清嗓子说。你看,这就是审片不严的后果。所以说主人公不能太花心、小三不能有幸福,  相似文献   

14.
王克强 《求贤》2008,(10):46-46
“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为故交和连襟韩瞻的幼子韩僵而作。韩瞻诗文出众,其子韩僵受其熏陶.10岁便能即席赋诗,才惊四座。李商隐将韩氏父子比做丹山中梧桐树上的凤凰,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两句诗.说明“长江后浪椎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刘绍楹 《前线》2011,(5):59-59
“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陈毅元帅这两句诗,道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陈毅不仅赋诗明志,还严格这样做。有一年冬天.中央决定让他率代表团出访。服装定制好以后.却因病未能成行。于是,他自付了服装制作费,并对负责办理这件事的工作人员说:我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在他看来,职务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丝毫不能用来营私谋利。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本色。  相似文献   

16.
恩怨一笑     
《廉政瞭望》2013,(10):69-69
1934年3月16日.季羡林日记:“晚上同(李)长之访叶公超.谈了半天。他说我送给他的那篇东西他一个字也没看,这使我很难过。”第二天的日记写道:“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又记:“晚上同长之访老叶,(他)明明在家里.却说出去了.不知什么原因。真真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17.
龚益鸣 《学习月刊》2010,(17):55-56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这首歌直接把“国”称为“家”.它在激发国民爱国情怀上无可争议。从常识上理解,这种类比也无不可。否则,我们口头上为何总是讲“国家”、“国家”呢?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23):78-7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画画也不错,画了棵白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称之为“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19.
苏轼有较多关于“穷”与“工”关系的思考,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诗人例穷”、“穷能工诗”、“诗能穷人”。苏轼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其中抒发了强烈的身世之感。苏轼还对欧阳修“穷而后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大跃进”期间,毛泽东和武汉大学哲学教授李达有这样一场争论。李达问毛泽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旬话通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