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岁月长流,不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云天阻隔,难断两岸同胞骨肉深情。"台湾居民中有一大部分人的祖籍地在福建闽南一带,他们讲闽南话,生活中保留着闽南的风俗习惯。居住在台湾各地的连氏家族和福建长泰江都社的连氏家族以及漳平市新桥镇白泉村的连氏家族,本是同根同源、血缘相亲的骨肉宗族。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1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偕太太连方等到他的祖籍地漳州龙海榜山镇马崎村,祭拜连氏祖祠“思成堂”及其祖先,成为两岸连氏家族一大盛事。青山绿水拥抱着的马崎村,距漳关马崎社。连佛保为马崎村连氏开基祖,至今己500多年,己传23世,子孙远播海内外,连氏在台湾也成为一大望族。其中台湾著名爱国史学家连横为连佛保第16世裔孙、连战为其第18世孙。连战父亲连震东曾撰《连雅堂先生家传》载:“清圣祖康熙中,约1700年,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27都,有连氏兴位公者,少遭悯凶,心怀隐遁,逐渡海来台居台湾府台湾县宁南坊马兵营,至先生…  相似文献   

3.
闽台文化是闽台两地最直接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学文 《台声》2000,(11):32-33
台湾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开发史。汉民族从宋、元时期开始开发台湾,到明、清时期大量移民前仆后继的迁徙,为台湾的发展,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而在这部开发史中,福建闽南人则成为台湾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群体成员。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 17世纪 20年代,郑芝龙招募闽南人东渡赴台,围垦开荒,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闽南移民高潮。第二次闽南移民高潮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下令士兵拓荒屯田,扎根台湾。此后,闽南人渡台源源不断。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写道:闽南是“台湾人的根”,说明了台湾人与闽南人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4.
连战是台湾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政治人物。他家世显赫,人脉深厚,祖父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与国民党元老章炳麟、张继为至交;父亲为国民党要员,台湾首任台籍“行政院”院长连震东;母亲为经济学家赵兰坪之妹。连氏家族世代与台湾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辜振甫等名人为世交。他被称  相似文献   

5.
台湾过唐山     
《台声》2016,(8)
正来到漳州半年多,作为一个闽南移垦到台湾黄姓家族的第30代后裔,闽南厦漳泉与台湾的风土人情多么的相似,漫游在祖先居住千年的八闽大地,发现在泉州、厦门、漳州都有与我在台湾莺歌家乡一模一样的地名——黄厝,当然住的都是与我血肉相连的黄氏乡亲。在乾隆年间对台海禁开放后,我们是整个家族移居到台湾北部。有偏绿营的小学同学主张台湾人是有"唐  相似文献   

6.
闽台文化 自古一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古以来,福建与台湾,一衣水,语言相通,习俗类同,骨肉相亲。福建、台湾的文化彼此间不断交融、演化,被誉为闽台文化。具体说来,就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不是福建、台湾两省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闽台文化范围的人民在语言文字、民间信仰、戏剧音乐、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的共同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7.
身为闽南人,我从小就会吟唱《天黑黑》、《一把小雨伞》、《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等闽台歌谣。而多年以来,对于大多数大陆民众来说,台湾仿佛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林长生 《台声》2014,(10):80-80
9月19日下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集成《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发布会暨赠书入台仪式,在福建会堂隆重举行。发布会上,福建人民出版社向台湾图书馆和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各赠送了一套《闽南涉台族谱汇编》。  相似文献   

9.
福建与台湾先民同属古越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地缘关系。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开发宝岛,并肩反抗外国侵略,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骨肉情谊。 台湾建府之前,长期隶属泉州与福建。事实表明,泉台、闽台自古一家,两地关系源远流长。泉人、闽人移居台湾,目前从诸谱谍得知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闽南方言直接来源于福建厦、漳、泉地区,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北部人口稠密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全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熟悉并运用它从事社会交际活动。而由于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新文学和闽南方言的关系一向比较密切,即使异族入侵时期,多数作家仍运用闽南方言进行文学创作,随着台湾新文学道路的拓展,闽南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对于营造作品的乡土特色尤为明显。选用富有表现力的闽南方言词语刻划乡土人物,使之充满浓厚的乡土韵味,这是乡土作家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11.
记得几年前,来厦门访问的一位台湾教授在早上散步回来,紧张地用地道的台湾话对我说:“老乡,不得了!厦门人都在讲我们台湾话,台湾在大陆的影响太大了。”我告诉他,台湾话就是福建南部即闽南方言,他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经历。1948年到厦门大学念书的我,在黑暗的小街上听到哀怨感伤的故乡歌仔戏哭调时,不禁柔肠寸断。一问才知道歌仔戏的源头在闽南,哭调充分反映彼时两岸人民痛苦的心声。有尚清雅的南管(南音)也是从闽南传去台湾的。我曾听厦门一些语言学者用闽南方言吟诵唐人的诗歌,比用普遍话(国语)吟诵更上口。难…  相似文献   

12.
沐泽 《台声》2008,(7):88-89
说起京剧在台湾,就不能不提及辜氏家族。清康熙初年,辜氏家族从福建泉州迁至台湾,世居彰化县鹿港镇,因而“鹿港辜家”在岛内家喻户晓。而京剧在台湾的百年发展,亦受到辜氏家族的影响最深,可谓紧紧相系。  相似文献   

13.
从碑刻、民间文书等资料看福建与台湾的乡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碑刻文书等民间资料研究历史 ,于今已经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福建地区现存下来的有关台湾的碑刻文书 ,为数甚少。近年来 ,获见一些记录福建沿海地区家族、乡族与台湾相关往来的碑文 ,以及民间信函、家族祭祖簿记、族规乡约等资料 ,洵为可贵。根据这些民间文书资料 ,可以对清代以来福建与台湾的民间关系 ,特别是两地的家族、乡族关系作进一步的考察探索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泉州府曾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泉州和台湾一衣带水,明清时期大陆向台湾的几次移民潮中,泉州人捷足先登,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地区。据1926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台湾汉族居民83%祖籍为福建,其中,泉州府人占44.8%,漳州府人占35.2%。  相似文献   

15.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历史上,台湾隶属泉州府管辖。台湾人口中闽南籍的占到近80%,而在闽南籍的人群中,95%的人祖籍在泉州地区。在台湾,除了普通话,闽南话几乎是通用的语言。从台湾大选或其他集会上可以看到,演讲者在用普通话演讲过程中,经常夹杂闽南话,以此提高语气语调,可见闽南话在台湾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0,(13)
正6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会长黄志贤在全国台联机关会见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海沧区委书记林文生一行,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两岸交流工作交换意见。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陪同会见。黄志贤指出,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厦门又与台湾同属闽南文化,地理相近、语言相通,在两岸交流工作中具有良好基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福建打  相似文献   

17.
曾学文 《台声》2001,(3):35-36
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流行乐坛中,闽南话歌曲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经久不衰。凡是在台湾流行的闽南话歌曲,很快就会在大陆福建闽南地区流行。极为奇特的现象是,普通话或广东话流行歌曲,接受的对象基本上是以一个年龄层为主,比较容易在年轻人中流传,而闽南话歌曲的流行,虽然因语言的限制,流行区域以闽南话地区为主,但每一首流行的歌曲,则常常跨越青年、中年的年龄段,甚至老年人。无论是青年人、中年人或是老年人,都能深刻感悟《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曲的精神力量;哪一个伤心别离人不理解《车站》这首伤感的歌 在浮华的世间中更…  相似文献   

18.
闽南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它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约占台湾全省人口的75%)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一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统计,全球讲闽南方言的约有5000万人。由于闽南方言保留较多的古音、古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引起海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在海峡两岸人民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透过闽南方言的研究,不仅能寻觅更多的知音,而且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更有现实意义。闽台同源血脉相连袁家驿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说:“中原人民迁移入闽的过…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中华文化的大概念下,有不同的小概念。台湾与福建就同属于一个区域文化。因为台湾现有的居民有80%是从福建的泉州、漳州(闽南)移民过去的。所以闽台民众的价值取向、族群意识、行为准绳都极为相似。目前和平统一的最大问题就是要让台湾民众认同“中国”,自从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台湾与大陆被隔离了,但与福建的往来, 其实从未间断,只是到大陆解放, 蒋介石退踞台湾,才处于隔绝状态,所以台湾民众对大陆知之甚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21,(6):59-60
正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时,指出"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这些前往台湾的大陆人士,以地缘为纽带组建同乡会,其中福建同乡会数量最多,彰显闽台两地同根同源的血脉情缘。联谊互助的同乡会明清时期,跨越黑水沟前往台湾的福建移民,大多以地缘为纽带聚集而居。道光二年(1822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在台南创设同营会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