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1月7日至8日,由农工党中央、湖北省人民政府、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在美丽的江城武汉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生态健康与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武汉三镇的台湾风情丁星火台湾高雄的方先生,今夏到江城武汉,大发感慨:“太热了,热得可怕!”但他却一呆就是3个月。方先生爱逛街,几乎逛遍了武汉三镇。他惊奇地发现,千里之隔的江城,竟处处洋溢着宝岛风情。数年以前方先生曾造访武汉,那时汉口一条台北路曾令他激...  相似文献   

3.
正8月3日至8日,台湾青年看武汉——魅力江城随手拍主题夏令营在湖北武汉举行。活动期间,来自两岸的40名青年代表通过手机拍摄、网络直播等方式记录他们眼中的江城风貌,把在武汉的所见所闻传递给台湾同胞,透过镜头告诉大家不一样的武汉。本次夏令营主办方安排了武汉青年摄影  相似文献   

4.
江城刑侦奏响改革曲□李享庭本刊记者秦千桥公安部推行刑侦体制改革的举措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到了江城武汉。刑侦改革似长江的浪涛推逐着武汉刑侦工作向前发展。短短两个月,武汉以快节奏、高效率在全市建立了覆盖社会面的刑侦队,刑侦为主力,多警种密切配合的破案运...  相似文献   

5.
“江城”涌动投资潮裴祎,郭严丁在本世纪初,因武昌首义推翻中国历史上绵延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而闻名全球的江城武汉,曾被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认定为“沟通大洋计划的顶水点”;在本世纪末,已建立起雄厚工业基础的江城武汉又被列入沿江开放城市。伴随着...  相似文献   

6.
胡良波 《创造》2011,(5):74-77
2009年底,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两强一堡"新目标,确立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发展战略。相时而发的科学战略,为"一城连三国"的江城县提供了全力跨越发展的肥沃土壤。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地域、文化、资源等优势,建立"江城中老越三国边境经济区"正是江城县在这块催生发醇肥沃土壤上播下的一颗深扎虬根的苍树之种,在借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成为云南省深化沿边开放水平、全面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有力触角和黄金前沿门户。  相似文献   

7.
武汉,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称。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大小湖泊如珍珠般镶嵌于三镇。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环境受到破坏,水质性缺水开始显现,得水独厚的优势日益萎缩,有识之士忧心如焚。2006年2月20日,武汉各大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市政府出台10大护水目标,分解32项工作任务,落实市人大3号议案,全面防治水污染!这一保护和修复江城水生态系统、惠及子孙后代的重大举措,是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抓住水污染问题不放松,不断加大监督力度的结果。为了江城的水更蓝,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的艰苦工…  相似文献   

8.
万钢 《中国发展》2009,9(6):1-2
由致公党中央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发展论坛·2009-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今天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江城武汉开幕了。  相似文献   

9.
江城一夜雪纷纷,蝶舞飞扬玉万家。2010年12月15日,一场瑞雪使江城武汉顿入寒冬。然而,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却暖意融融。来自武穴市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阳新县兴国镇人民政府等9个立法基层联系点的联络员以及立法联系点所  相似文献   

10.
指啸奇人中华一绝记江城﹃指啸﹄奇人魏安民副教授魏敏指啸,这种被考古和音乐专家认定是失传千年的宫庭古技,如今在古老的江城武汉被重新发现。它的传人武汉市九三学社社员、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魏安民,能以十指单指双指或任意组合含于口中吹出“我的祖国”、“...  相似文献   

11.
一、“汉族”、“汉字”缘起于汉水自然赋予了江城独具特色的山水环境,长江、汉水培育了江城浓郁的具有长江文化特色的城市文脉,武汉无疑可成为长江文化的中心之一,而且也必将成为长江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标志。长江,被公认  相似文献   

12.
江城春来早     
江城春来早武汉市妇联看到江城。1998年的这个春天带给江城武汉的似乎更多了几分融融的暖意。春节前夕,武汉市妇联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女企业家回报社会帮扶下岗女工结对仪式“。50位各行各业各领风骚的女企业家和50位有着各种困难的下岗女工一齐回到了“娘家”...  相似文献   

13.
王耀辉 《政策》2002,(3):14-15
江城二月,春意盎然。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聚武汉,围绕发展主题,说实话,道实情,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武汉概况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湖北省东部,是全国特大城市和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武汉市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辖局,通称武汉三镇。全市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人口830万,其中残疾人35.  相似文献   

15.
王耀辉 《政策》2009,(8):57-60
又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场景,在江城武汉上演;又一位忠诚卫士、英雄特警的名字,在荆楚大地传颂。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激烈的800多家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武汉市江城物业发展总公司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个,然而发展速度和发展势头出其右者恐怕不多。说到“江城物业”,或许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复兴新村。这个可以载入武汉发展史册的名字,象标签一样,与“江城物业”连成了一体。漫步在高楼林立、道路平整、绿树摇曳、充满欢声笑语的复兴新村小区,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10)
<正>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城市,谁是龙头老大,谁更有优势?虽然吵得很热,但更多呼声则表示需要务实行动,合作大于争锋。武汉,又称"江城",是中国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城市。近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有两大变化:一个对安徽有了新的定位;另一个便是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得到巩固,比如《意见》有27处提到武汉,南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20至21日,江城武汉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武汉中原国际大酒店会议大厅鲜花锦簇,全省人大人事任免工作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武汉市委副书记胡曙光致欢迎辞。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范兴元,省  相似文献   

19.
《政工师指南》2009,(3):F0003-F0003
武汉晚报是我国最早几家晚报之一,创刊于1961年5月1日,报头系原国家代主席董必武亲笔题写。40多年来,武汉晚报与江城人民休戚与共,是武汉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由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并启动,几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以"两型两化"为核心,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再次吹响了改革发展的中部号角。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近三年来,以武汉地区为龙头,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一轮"两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期内,要加快推进武汉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两个重点;强化武汉科技教育这个最大的优势;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多方面具有武汉特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