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点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分钟发出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9·11”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发生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于防范和处置各类事件和事故的发生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尤其要树立风险意识、预警意识和应急意识。因此,各国都在研究与构建各类的预警系统, 而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预警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城市治安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概念、构建指标体系的依据,构建治安预警指标体系的框架,以及预警指标的报警标准值确定方法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10,(11):50-50
老驼预警防风害,史书早有明文记载。《隋书·吐谷浑》记:"吐谷浑……地兼鄯善、且末。西北有流沙数百里,夏有热风,伤毙行旅。风之将至,老驼预知之,则引项而鸣,聚立,以口鼻埋沙中。  相似文献   

4.
气象部门的预报和预警服务在抵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应对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时,气象部门对其带来的强降雨做出了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并联合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发布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和预警应急系统在“碧利斯”影响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其中,在社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就是解决好安全预警问题。所谓安全预警,就是为防范和处置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社会安全问题或突发性事件,而对决策机构及时提供预先警报,从而便于适时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以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在社会管理中解决好安全预警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预警与传媒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轮功邪教、1998年特大洪水和SARS疫情等,均是近年来对我国社会发展、稳定造成相当危害的典型危机事件。如果在其萌芽状态即迅速预警、高度重视、果断处置,其负效应会小得多。以报道事实、引导舆论为己任的大众传媒,不仅要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强化、提升“耳目”功能,将社会预警视为应尽的职责和一项战略任务,在整个社会预警机制中发挥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此职责非但不能因传媒的产业化而削弱,反而应加强。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10日晚上,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上,主持人白岩松通过电话连线,问笔者认为怎样的预警机制是“比较靠谱和有效的”。这的确是问到了一个要害问题,因为预警在防灾减灾活动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利害攸关、又很难把握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邢台市公安局桥西分局素有“创新先行局”之称,近年又开展《百味人生》治安预警进社区活动,再次引起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9.
刘丹 《前沿》2014,(3):67-6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凸显期,经济犯罪形势仍然严峻。建立经济犯罪预警机制已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经济犯罪预警机制的建构应包括信息搜集机制、预警信息分析机制、预警信息研判机制、预警协调疏导机制、预警应急决策机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预警调查评估机制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江西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简称“赣房景气指数”)是对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和变化程度的量化反映。2002年至2006年,我省按季编制和发布“赣房景气指数”。为了更准确、全面地描述江西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2006年底,我省对江西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进行了重新编制,新“赣房景气指数”对原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进行了完善,由房地产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构成,不仅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景气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预警、预报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和应用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并在维护和调整企业劳动关系、预防乃至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工作中,还存在着如预警主体不明确、预警体系不完善、预警信息系统不畅、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如果能不断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系统的预警体系,定会让劳动关系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锐词     
《群众》2023,(16):72-72
“叫应”机制指,水利、气象等部门发布高等级预警时,第一时间电话报告本级防汛负责人,同时及时提醒预警覆盖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社区)防汛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叫应”到责任人。传统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预警信息主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发布,并给相关责任人发短信提醒。二者的差别在于,将预警信息由推送式响应,变成强迫式叫应。  相似文献   

13.
预警系统是城市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系统。在治安防控预警系统已具庞大体系的情况下,用科学的方法设置预警目标,是一项迫切而且重要的工作内容。依据社会不稳定状态一般呈孕育、发展、表现三阶段,治安防控预警指标大致包含预警源、预警兆、预警情三类内容。构建治安防控预警系统必须从整体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构建“三线一点”总体格局,建设预警中心。治安防控预警系统的运作应坚持实事求是、配合协作和防处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大连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以来,整体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机制建设与发展现状,在充分认识健全和完善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基础上,重点围绕着完善应急管理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和强化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建设两大方面展开论述。着重阐明预防预警系统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更应注重防范预警功能;应急处置行动必须消除单元要素存在着的“短板”,才能避免处置行动效果的“木桶现象”。进而提出推进大连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与处置机制建设的四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磊 《中国减灾》2006,(1):46-47
2005年汛期,安徽省利用手机短信全面开展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各级党政领导、有关防汛重点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据统计,2005年手机短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共发布灾害预警信息41次,发送用户162万人(次),在防范突发性自然危害、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警察技术》2005,(4):56-56
国际在线消息:英国的手机用户很快就可以通过接收短信的方式,在几秒钟之内,及时获得政府有关恐怖袭击活动的预警信息了。目前,英国移动通讯服务供应商正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危险预警”手机短信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国务院《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都对失业预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防范和缓解失业风险,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8.
上海海关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加强海关廉政建设和执法监督工作,成功开发r《海关执法监督系统》,该系统分为“执法监督”、“执法廉政风险档案分析”和“执法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等三个子系统。主要以人员和岗位为主线,以工作效率和规范操作为切人点,从海关各业务数据库中采集所需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对比分析,对关员执法公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全程监控,对海关廉政风险进行预警、处置,体现了执法监督工作同步跟踪、超前防范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发展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中国减灾》2008,(5):38-38
一直以来,我国减灾工作的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监测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主要依靠地面常规监测手段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预报和评估,不能完全满足减灾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鉴于此,为提高我国环境与灾害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评估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陈芳允院士提出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0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台风“菲特”“橙色预警”,5日又将其提升为最高等级的“红色预警”。但是,直到7日台风登陆,并且已经形成严重内涝灾害,受灾地区许多员工依旧艰难涉水前往单位,许多家长还在发愁是否该送孩子上学。这说明,即便是“红色预警”,也没能全部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场早已预警的台风,还是让浙江宁波、温州、杭州等地遭受重创。特别是县级市余姚,竟有70%城区被淹,83万人受灾。面对灾害,人们不禁要问:发布“X色预警”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预警的目的是防灾减灾,防患于未然。能否真正达到目的,关键在预警之后的工作。[1]因此,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监测预警工作层面上,还必须进一步解决气象防灾减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