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内法规反腐成为我国制度反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核心领导作用所决定的。党内法规的柔性特征是强力反腐的"缓冲阀",党内法规作为第一道防线是防腐必备的"羽绒衣",党内法规的伦理道德属性则有助于从根源上消除腐败,因此党内法规反腐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乃至决定性作用。当前,党内法规反腐还存在着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制度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应当立足于以防范为主的基本立场,坚持"防治结合,以治促防";既要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又要正视党员的人性需求,实现监督约束与关怀激励相互促进;要坚持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力建设共同推进,以提升党内法规反腐实效。  相似文献   

2.
马赛 《理论探索》2011,(6):55-57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牢牢把握党内关系的主要原则,全面把握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重点把握党内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内关系思想。其重要启示是:必须高度重视党内关系的重要性,必须以加强作风建设来提升党内关系,必须以加强制度建设来规范党内关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思想并将其提升到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提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的总目标和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形成团结统一和谐的组织生态;健全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反腐机制,形成清正廉洁的反腐生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任人唯贤的用人生态;坚持党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形成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十分重视党内思想政治工作。他认为,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证全体党员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党内团结和密切联系群众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强调,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关于反腐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健全的制度治理腐败 ,已成为当前社会共识。现存的反腐制度 ,在设置的指导理念上欠科学 ,内容上欠合理 ,体系上欠完整 ,运行机制上欠正常。这正是今天反腐的制度建设诸种着力点。要坚持理性化 ,确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等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指导 ;坚持系统性 ,从党内党外两大系统及其联结上编织严密反腐制度网络 ;坚持创新性 ,从反腐的组织、运作、保障等制度类型和方式上开拓创新 ;坚持重点论 ,从治本与治标两个方面加强对一把手的制度监督 ;坚持统一性 ,从反腐的教育、监督、处罚的三位一体的协调统一上 ,展现和发挥反腐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治反腐作为腐败治理的一种理性选择,其规范意蕴在于以“法”为据、以“治”为功,通过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从法治反腐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质是从党内腐败治理检视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建设状况,以此检视是否形成了反腐败法规制度体系化,是否有效遏制了腐败,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内法治反腐,须从体系化与效能论视角,更好地思考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问题,即秉持法治的精神高质量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坚持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推动实现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化,形成制度整体效应;妥善处理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更好地推动党内腐败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渊源于中华"廉"文化中修身、民本和贤人政治等文化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政权建设、人民权力主体建设、反腐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相结合的探索和经验。习近平加快反腐败机构改革,对现有反腐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加强问责体系构建,使廉政责任制成为重要的反腐"利器";完善党员干部任免机制建设,使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应有的净化,从而实现了党建历史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在反腐高压之下,一些干部还继续贪腐?一些干部仍能继续被"带病"提拔?这能否说明:反腐力度大、富有成效,而防止、根除干部腐败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适时加大"治本"的力度。"治本"的目的,是形成干部不能腐的制度环境。完善党内制度体系是"治本"的总要求。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是"治本"的核心。加强决策与权力运行监督是"治本"的关键。摆脱"运动式"管党治党的影响是"治本"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巡视制度作为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已正式运行十年的中共党内巡视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党内巡视制度具有工作针对性强、重点越来越偏向反腐职能、坚持走群众路线"接地气"、巡视工作实现"一次一授权"等优点,但也存在理论建设欠完善、巡视职责欠明确、巡视方式创新少、巡视队伍能力不够高等问题。为此,要从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创新巡视方式、贯彻群众路线、借鉴我国古代及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等方面不断完善党内巡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张书林 《理论探讨》2007,1(4):116-119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却有着丰富的构建党内和谐思想的内涵.邓小平关于构建党内和谐思想的主要之点可以归纳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造就党内思想和谐;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以制度作为党内和谐构建的基本手段;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消除党内不和谐的主要肇因;强调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反对危害党内和谐的腐败之风;实事求是地对待党内斗争,消除引发党内不和谐的基础性根源.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08,(6):47-47
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在《前线》杂志撰文指出,第一,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内民主理论为指导.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第二,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展开,保证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完成。第三,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坚持把加强制度建设与加强思想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发展党内民主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集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形成了符合国情党情的党内集中教育,实现了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层次化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又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点。党内集中教育方式是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要以党内集中教育的方式加强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头脑,推进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党内集中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党内集中教育内容手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宝贵思想材料。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依据时代特征创新党内民主思想,他们的党内民主思想各具特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内民主思想对党的事业、怎样建设党、推动人民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都有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党内巡视工作制度作为加强党内监督、反腐侣廉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巡视制度的顺利实施,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党建理论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举,而其中尤为突出党的制度建设。注重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显持特点,其基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不搞政治运动而靠建立健全党内制度法规,以改革为杠杆,...  相似文献   

16.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凸显和深化制度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内容和鲜明特点,也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在深化制度治党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一系列辩证关系: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关系,坚持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党纪与法律的关系,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破"与"立"的关系,坚持"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信任与监督的关系,坚持制度激励和制度监督有机统一;制度与道德的关系,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涵养党内法规制度。深化制度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内法规制度短板,是深化制度治党、坚持依规治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吴永 《理论导刊》2014,(3):50-52
毛泽东反腐思想是由教育反腐、制度反腐和民主监督反腐构成的一个"三位一体"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通过教育反腐,织好源头防腐的"内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通过制度反腐,织牢惩戒腐败的"电网",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促进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党和政府反腐的公信力;通过民主监督反腐,运用好反腐建设的"外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反腐积极性,监督权力运行,防止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18.
读了《反腐败法制进程全面提速》一文,十分赞同文中的观点:坚持反腐斗争,特别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完整的监督制度体系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对于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0)
随着我国反腐进一步深入,在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进程中,我国出现了"小官巨贪"现象。"小官巨贪"是"苍蝇式"的腐败,与"老虎式"的腐败一样对国家和社会危害巨大。构建"小官巨贪"治理机制迫在眉睫,即加强思想教育,坚定反腐立场;正确认识官员作为人的本性;防止集体腐败,杜绝利益均沾;重视权力制衡,防止权力滥用;强调多方监督,重在群策群力;完善制度建设,以期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20.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和基本遵循。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要遵循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路径选择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队伍和构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的现实路径,形成和巩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人才队伍保障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