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诗露 《学习月刊》2013,(22):13-15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概念一般认为最早由美籍德裔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继承并使之风靡全球.掀起一股探讨“公共领域”的热潮。对于什么是公共领域,我们很难从现有的研究中找到一个明确的界定.就连阿伦特与哈贝马斯.以及之后的著名学者也并没能给公共领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当代发育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从古典公共领域发展到现代公共领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公共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形态——网络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领域的健康发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揭示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考察汉娜·阿伦特关于公共领域的一些构想,深入对她本人、对她的公共领域思想的理解,会受到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建设却在不断滑坡,公共领域的不文明行为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现代的人们缺乏公共精神所致.公共领域是培养公共精神的土壤,公共精神的培养对现代文明的建立、公民社会的构建、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共领域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是近年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短时间之内就有大量成果问世。就政治哲学角度而言 ,该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理解 ,主要涵括该概念本身及公共性、公 私域划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 ,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主要以西方社会为蓝本 ,探讨了公共领域演变的几个阶段 ;三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主要涉及我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公共领域和我国公共领域的当前境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公共领域或公共领域的一些具体形态,公共领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同样有现实性的意义。建构现代型的公共领域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主体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众构成,而克服臣民意识,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共领域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9.
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是通过公众的话语交往论证公共性的意见领域,它处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力图建构起维护社会公益的道义力量。在传统媒体时代,公共领域在政治和商业因素的裹挟下式微,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看到了公共领域复兴的契机。尽管网络空间满足了公共领域形成的基本构成要件,但是通过考察这一虚拟空间的微观交往生态可以发现,由于网络空间复兴了大众之"魅",使得话语交往容易呈现肤浅化、极端化和对抗情结;即逝公众和碎片化议题使得讨论往往缺乏持续性和深度;"沉没的螺旋"和群体极化使得话语交往走向偏激和不宽容;标签化舆论和理性的沉没造成了公众批判精神的失落。此外,导致传统公共领域衰落的政治和商业因素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这些使得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可能继续走上式微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杨仁忠 《学习论坛》2008,24(7):38-41
尽管公共领域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社会,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则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和表现.从现代公共领域生存发展的社会机制来看,市场经济为其提供了基础动力与结构要素;市民社会为其提供了深厚的人格支撑、理性资源和社会根基;而现代民主政治则为之提供了制度保障、精神动力和演练舞台.因此,公共领域与市场经济、市民社会、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实质的内在联结,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屈彩霞 《世纪桥》2011,(21):45-46
公共领域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清公共领域的历史生成脉络、理论线索及其宪政意义,对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建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15,(4)
公共领域是协商民主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一个社会是否具备运行良好的公共领域是它能否顺利进行民主协商的关键。协商民主理论家关于公共领域的论述主要沿着两条线索展开:共识和去中心化。哈贝马斯主张共识型公共领域,塞拉·本哈比、艾里斯·扬支持去中心化的公共领域,南希·弗雷泽则提出了主流公共领域与"庶人反公共领域"的并存。这两种取向都有各自的价值,好的民主治理既需要去中心化的公众舆论,也需要总体的妥协和共识。它不仅要求公众进行理性对话,而且要求公众意见能够有效地影响政治决策,为此,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的新型"三权分立";詹姆斯·博曼则主张一种充分发展的宪法权利体系是成功协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赵东海 《新视野》2005,(4):44-46
由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的转变,公共管理领域的价值体系相应发生了变化。随着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其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已成为该领域必须突破的瓶颈。文章在梳理公共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系统地归纳提炼出公共管理领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世纪一位最独特的政治思想家,阿伦特对革命的关注源自她对于政治自由和公共领域的价值关怀.阿伦特认为,革命的唯一正当目标是自由,以此为标准,法国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美国革命则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同样以此为标准,阿伦特认为,美国革命后确立的代议制却终结了它的"成功";为了在后革命的时代确保政治自由不坠落,阿伦特提出了颇具乌托邦色彩的"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是否应该在公共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争论,本文分析了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的理论前提、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认为政府不同于市场,竞争机制对公共领域有不适应的方面,要避免“政府失灵“,应加强对公共领域的制度约束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是当代最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之一,在他的批判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通过对哈贝马斯一系列的批判研究作品,即《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社会科学的逻辑》、《知识和人类旨趣》、《合法性危机》、《改造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交往行动理论》等的考察,作者发现从这些研究中所浮现出的"公共领域"图景深刻地影响了哈贝马斯关于"交往行动理论"的论述。同时,哈贝马斯的社会学著述始终关注两个基本问题,即对于重组公共领域可能性的探寻,以及对于现代社会中人最终获得解放的关切。  相似文献   

18.
网络公共领域下我国社会结构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捷、开放、平等的网络社会下,社会结构有公民—社会组织—政府(现实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具有网民—网络公共领域—网络政府(可以称为"影子社会结构"),这种现实的社会结构和"影子社会结构"交互运行的双重社会结构,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现状。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分析了这种双重社会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公民通过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政府的平等直接快捷的双向互动而建立的"影子社会结构",是公民话语权的真实表达,真正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民意,有助于减缓社会矛盾,使得公民权益和国家的权威合法性得到实施和保障,从而最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针对这种双重社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不断增长的政治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政治民主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重要标志的当代,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主治理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互联网日益走进千家万户,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而且,这一新兴的公共领域对当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正确对待、积极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是提高政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公共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主体性"为特征的人类公共生活已经"走向黄昏",现代公共生活必将朝着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的方向发展."主体间性"揭示了公共生活的现代本质,和谐的公共生活坚持"多元共生"的理念,恪守"消解中心"的原则和追求"和谐共赢"的目标.现代公共生活是人际"主体间性"觉醒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