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6月两岸两会复谈以来,已举办了三次“陈江会”,可谓硕果累累,不但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惠及两岸民众,也促进了两岸社会、文化诸领域的深入交流,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寇延耀 《台声》2002,(9):13-14
近2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对两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两岸相继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及产业的合作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契机,两岸应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再创中华经济的辉煌。最近,长期关注两岸经贸关系的美国加州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的贝利·诺顿教授概括了2001年两岸经贸关系的最大特点。他说:“2001年两岸经济关系最重大的变化是,台湾电子工业中几乎所有的部门都认定他们现在可以在中国大陆生产高新技术的产品。这个变化很大,在此之前,台湾在大陆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现…  相似文献   

3.
李伟 《统一论坛》2012,(3):16-18
2008年以来,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两岸民众的普遍认同,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欢迎。但不能不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两岸关系要继续发展,除了要排除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干扰破坏外,必须改变两岸交流“只经不政”的状况,必须把发展两岸政治关系、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当前,两岸同胞在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推动下,积极开展交流交往,“两会”制度化协商成果丰硕,签署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共同发展的协议,两岸交往迎来了历史性的新时期。最近,我们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京台交流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牛有成。在谈到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时,牛有成说,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台湾地区政策限制,多年以来,两岸投资关系主要是台商赴大陆投资为主。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深化发展,两岸投资关系的“单向性”作为两岸经贸正常化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此导致的两岸经贸“非均衡”及其所衍生两岸经贸深化合作问题,制约了两岸经济互动合作、共创双赢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当前台湾对大陆高校学历认可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发展的全新契机,两岸民,众、高校、学生及各类民间团体等对扩大交流与合作的诉求进一步提升,加之受国际或区域性跨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两岸高等教育内部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两岸高等教育相互开放的程度、范围、领域、层次等明显放大,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随之持续升温,进入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快速、最热络、最紧密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岸学历互认、相互招生等深刻影响未来两岸高等教育相互开放走向及交流与合作活动往纵深领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再次成为两岸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吴亚明 《台声》2011,(11):40-41
两岸虽然人同种,书同文,但各自特殊的社会发展过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语词、语义差异。两岸开始交往初期,常常因此闹一些笑话,如今两岸步入大发展、大交流、大融合的新阶段,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两岸的语词也交互影响,反而更丰富了中华语言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杨胜云 《台声》2003,(2):10-12
自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WTO后,本着世界贸易组织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精神,两岸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两岸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并已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这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现象之一: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随着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贸发展所处国际大环境与两岸本身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均发生重要的变化,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两岸市场开放与关税降低所创造的贸易商机与投资…  相似文献   

9.
直航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颖 《中国发展》2009,9(4):67-72
该文分析了直航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直航有利于提高两岸农业经贸交流效率,有利于促进台湾地区农产品销往祖国大陆市场和改善两岸农产品贸易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直航后两岸农产品贸易仍需面对的问题,为促进两岸农产品发展应采取明确目标客户、尽快统一两岸检疫和减少对祖国大陆农产品进口限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06,(6):4-4
4月14日~15日,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的影响、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两岸观光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两岸金融交流与两岸经贸发展。论坛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荣誉主席再次会面。会见时,胡锦涛总书记对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获得了长足发展,推进了两岸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两岸不同属性经济空间的交接、重组和整合。然而,由于台湾推行限制性两岸经贸政策,迟滞和延宕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时空演进,从而使两岸经贸交流存在诸多问题。但“障碍”是一时的,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洪流的推进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下,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10,(8):5-6
在两岸政治互信和良性互动逐渐增强、两岸全面交流局面形成、两岸顺利签署ECFA的大背景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何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特别是如何发展两岸政治关系?成为两岸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了推动两岸学术界、舆论界进一步关注并思考这一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交往机制化和制度化进程正在有序推进,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正在不断巩固和扩展。初春时节,我们就两岸和平发展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相似文献   

14.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8,(10):20-21
马英九上任后,改变了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对抗的政治路线,沿用国共两党政党交流的既有平台,推动两岸两会的事务性谈判机制的恢复。随着两岸两会谈判的顺利发展和逐渐深入,两岸政治互动将走上正常化、多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刘红 《统一论坛》2013,(2):31-33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在两岸关系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为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两岸政治对立、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由于两岸文化的不同发展模式,由于文化往来涉及面极为广泛和频繁,因此在交流过程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和各项交流交往快速深入发展,碰触与研究两岸政治敏感问题、探讨与思考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开始成为两岸学术界、舆论界关注与议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7.
程朔 《台声》2013,(11):56-58
10月11日至12日,由南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天津市台办共同主办,以“交融、创新、共赢”为主题的“两岸产经合作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两岸的学界精英、主管部门领导、业界代表近200人,围绕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港口与物流、高新区合作与创新发展等三大主题,深入交流、探讨了深化两岸经贸与产业合作的途径与策略、机会与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交往机制化和制度化进程正在有序推进,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正在不断巩固和扩展。初春时节,我们就两岸和平发展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周铁农。  相似文献   

19.
林艳  卢芸艺 《台声》2023,(6):70-71
<正>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就两岸破冰重启交流、如何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如何更好帮助台胞融入祖国大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郑平表示,疫情后的两岸双向交流已经到来,相信符合两岸民意的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常态化很快会实现,这样的“双向奔赴”值得期待。他也表示,期待有更多的台胞台商台青来大陆发展,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尤其是希望台青们能到大陆的农村走走看看,亲身感受大陆农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优势找到契合点,在大陆乡村振兴中寻找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6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效显著,已进入巩固深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见难解而导致的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影响到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进程,更明显妨碍阻碍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