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1,(2):20-20
所谓“稳",就是要维护两岸关系改善的重要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所谓“进”,就是要继续本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思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两岸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稳中有进。所谓“稳”,就是短期不求新的突破,而致力于消化既有成果,为未来长期的两岸关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但在稳的同时,两岸关系依然扎实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严重倒退和紧张气氛,且至今看不出缓解迹象。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引发两岸关系走向倒退和紧张的根源何在?怎样才能缓解目前两岸关系的对立和对峙状态?笔者拟就此进行些探讨。 两岸对峙的根本原因何在 目前,两岸关系恶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李登辉所推行的现行大陆政策。 李登辉的这个大陆政策,如果简要地加以概括的话,那就是“一国两体、分裂分治、先实后名、假统真独”。所谓“一国两体”,就是一个国家、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其中“一国”是虚,“两体”是实。所谓“分裂分治”,就是“主权共享、  相似文献   

4.
<正>6月5日下午,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台湾清流文教协会共同举办的“两岸关系前瞻与思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新党代表团、两岸有关方面嘉宾和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两岸关系道路与关键抉择”“两岸关系大势与携手奋斗”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要坚持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丰富和平统一实践。  相似文献   

5.
每月要事     
(2000.5.1-5.31)每月要事中国侨联举行“反台独、 促统一”座谈会 5月8日,中国侨联在北京举行“反台独、促统一”座谈会。来自海内外的侨界人士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和台湾同胞的福祉为重,尊重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意愿和10多亿中国人民的感情,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尽早同祖国大陆举行和平统一谈判。 厦门召开两岸关系研讨会 5月9日,海峡两岸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聚集厦门,举行主题为反“台独”、保和平、促统一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与会人士指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6.
钟邰 《台声》2011,(9):13-13
8月2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南昌出席第九届赣台经贸研讨会期间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业好比是一座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搭建的大厦,这座大厦的基础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就是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7.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37-38
辞旧迎新之际,2007年12月25日,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众多台湾问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1949年海峡两岸处于暂时分离状态以来,海内外一些政治势力和个人基于不同的背景、立场和目的,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统合问题,提出了许多设想和模式。德国模式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今年7月9日,李登辉特地选择一家德国电台抛出所谓“两国论”,意在将台湾问题类比两德问题.企图效法德国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德国模式究竟是否适用于两岸关系,这是当前应该加以厘清的重要问题。何调德国模式?德国模式,或称东西德模式。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因战败被一分为二,在冷战格局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历经40余年的各自独…  相似文献   

9.
杨毅周 《台声》2008,(11):10-11
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历史性机遇。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时,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十六字方针:“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建立互信”成为海峡两岸促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即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推进两岸协商过程中,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即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这一重要共识的达成,排除了两会接触和协商以来所遇到的重要障碍,为签署相关协议创造了政治条件,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宗合 《台声》2013,(4):75-75
3月22日,以“稳步推进,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在福建平潭开幕。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研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2012年是两岸关系经受住重大考验、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一年。两岸政治互信续有提升,协商谈判取得成果,经济合作继续深化,各项交流再创纪录。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备了更稳固的基础、更良好的条件、更强劲的动力。我们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2.
六、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制造“两个中国” 李登辉无视台湾同胞要求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无视两岸交流给台湾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一再干扰和破坏两岸关系。利用“千岛湖事件”恶化两岸关系,推行“务实外交”,拓展其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实质是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谋求“台独”。  相似文献   

13.
鲁洪柯 《台声》2009,(9):25-28
8月4日至5日,来自祖国大陆,台湾,港澳和海外的两岸问题专家学者汇聚江苏南京.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趣,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从1991年开始,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了18届。18年来.作为海内外涉台研究学者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每届会议都产生了许多真知灼见.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口向。  相似文献   

14.
上个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带队大陆学者在台湾参加了“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名字意味着两岸关系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今日中国》中文版这份为全球海外华人,特别是港澳台同胞而创办的杂志也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我们对两岸关系的关注也持续了近50年。难怪人们常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历史瞬间与永恒的辩证。  相似文献   

15.
李家泉 《台声》2001,(6):14-16
台湾自去年“ 5· 20”陈水扁上台执政以来,到现在整整一年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包括“大选”前夕、当选以后以及宣布就职时,陈氏都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搞好两岸关系,也一定能搞好两岸关系,甚至曾大言不惭地预估两岸将出现“柳暗花明”的新局面。而今究竟如何呢?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又会是怎样的呢? 平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陈水扁于今年 4月 26日和 27日,接受香港《信报》专访时,非常得意地说:“今天的两岸关系没有恶化,没有退步,而能够趋于稳定,这就是最大的成果。”并认为,这是他一年来“以柔弱胜刚强”所获…  相似文献   

16.
李启龙 《两岸关系》2009,(12):17-19
11月13日至14日,由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举行。这次研讨会是两岸学界一次民间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又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新形势下,双方首次在岛内就各自关心的包括政治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进行综合性探讨,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吕庄殿 《台声》2011,(2):71-71
1月18日至19日,以“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两岸关系研讨会在广西桂林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许嘉璐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海峡两岸及港澳、海外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共120余人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情系香港     
情系香港缪群我与香港的感情始于1980年,那是因我作为中国出版代表团成员访港后产生的。以后又数次访港,1990年、1992年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代表团成员先后参加在港举办的“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和“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研讨会”。我与港岛由陌生到熟...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专家学者、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应邀参加“中华民族团结与复兴”研讨会。首先要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为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为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作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宣布要“加速民主宪政建设”以后,台湾的政治体制改革即从所谓“局部性体制内改革”进入“整体性的体制改革”时期。尽管当时国际、两岸关系和岛内政治形势尚有诸多变数,会对后来的进程产生差别很大的影响。但十分明显的是台湾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是围绕着以改造国民党的旧“法统”为中心。1990年5月李登辉出任“第八届总统”,结束了新旧权力交替的过渡,台湾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摆脱旧的传统束缚,进入新的阶段。所谓“宪政改革”,就是突出地代表或反映了这一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