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外部及两岸社会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两岸经济关系已经步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打造两岸经济关系的"升级版"。两岸加强服务业合作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增强两岸经济合作动力,并带动两岸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带动两岸经济关系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引擎。未来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应充分吸收借鉴过去制造业合作的经验与不足,创新合作方式,更大程度地发挥服务业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2.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既是两岸经贸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两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显示两岸和平发展正在向深层次延伸和两岸互信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张五岳 《台声》2011,(3):34-34
2011年可以说是两岸和平发展重要的一年。就经贸层面而言,两岸都面临物价上涨通胀阴霾笼罩,大陆的“十二五规划”正式出炉,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k)后续协商的成效,将是今年两岸经贸互动最受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两岸服务业合作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尽快减少政策限制,释放两岸服务业合作的发展潜力。目前,台湾的政策限制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服务业的积极性。《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加快实现两岸服务贸易正常化、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做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两岸服务业合作可在此基础上强化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策略联盟和共同参与等方式的合作。未来健全两岸服务业合作机制,应重点解决好利益分配、法律规范、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映仙 《台声》2000,(6):20-21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自1979年起步以来 ,至今已走进22个年头。20多年来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由浅入深 ,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两岸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正逐渐形成首先 ,两岸贸易增长迅速 ,台湾从两岸贸易中取得了大量顺差。从1979年到1999年 ,两岸贸易额累计达1603.7亿美元 ,台湾对大陆出口额由0.56亿美元增加到195.2亿美元 ,增长928.5倍 ;自大陆进口由0.21亿美元增加到39.5亿美元 ,增长187.l倍 ;台湾连续20多年享有对大陆的贸易顺差 ,顺差累计额达1083.7亿美…  相似文献   

6.
发展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二十多年来,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经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成为联结两岸民众新的重要纽带与载体,而且增进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成为两岸关系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对台优势、拓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取得成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高度的正向相关性,是和中央在改革开放与对台工作方面相应赋予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紧密相关的。在两岸政治经济关系发展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优势、拓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既面临诸多挑战,又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并仍然有赖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特殊政策的支撑。当前,中央应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一个遵循WTO无歧视原则的开放性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先行区",赋予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在包括两岸经贸自由化与一体化、两岸产业对接合作、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等内容广泛的领域先行先试。如此,可整合构建起一个有助于深化改革开放、协调区域发展、促进两岸合作的平台,以便发挥经贸自由化与便利化试验田与先行区作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与辐射源作用、两岸制度性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先行试验区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敏 《两岸关系》2014,(2):20-21
<正>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机制化稳步推进,两岸贸易平稳增长,两岸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展望2014年,两岸经济合作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为两岸关系全面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机制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签订两岸服务贸易协议。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举行第9次会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1,(6):14-19
论坛围绕“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这一主题,就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3项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台湾和大陆分别提出构建"自由经济示范区"和"自由贸易示范区",由此两岸可以探讨在次区域合作基础上构建"跨境经济合作区",打造两岸经济合作的新亮点。福建作为对台经济合作的前沿,可发挥厦门、平潭两地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分别与台湾相关区域开展次区域经济整合,构筑福建对台"一体两翼"综合战略,为两岸未来在更高层面的区域整合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1.
1月29日,两岸首次证券监理合作平台会议(简称"金证会")在台北举行,大陆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与台湾证券主管机关负责人陈裕璋共同主持,这不仅是两岸开创和平发展局面四年多来首次最高级别的证券业务交流,更为两岸金融合作解开了已经纠结了四年的结,从而打开了两岸资本市场资金双向流动及机构准入等方面的大门,将为两岸经济带来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鲁洪柯 《台声》2010,(8):38-39
<正> 6月29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件特大好事。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提升两岸经济的活力和潜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持续向前发展,无疑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交流合作一直是两岸关系中最  相似文献   

13.
曲阳 《两岸关系》2013,(12):6-7
近期,两岸经贸交流好戏连台,两岸各界对推进双方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的共识进一步增多,方向愈趋明确。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两岸经济均面临更大转型升级压力的背景下,这不仅将会给两岸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而且会有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进而造福两岸民众、壮大中华民族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两岸经贸关系在大交流、大开放的背景下度过了2010年,以今年6月底签订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高潮,以第6次两岸两会高层领导人会谈作为尾声,可以说是在曲折中高歌猛进,取得了重要成果。两岸经贸关系全年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6,(3):76-76
4月14日-15日,为期2天的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经贸交流与直接通航”。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难以维持,先后推出再工业化政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两岸既有的以欧美市场需求为终点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在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大陆克服"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台湾走出"中上等收入困局"均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推动两岸经济发展转型,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徐莽 《两岸关系》2007,(10):6-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为契机,祖国大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1年2月22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湾桃园县举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合会")第一次例会,期间达成多项重要成果。作为大陆与台湾经济合作的重要交流平台,"经合会"不仅是ECFA实施的具体协商机构,而且也是ECFA后续商谈顺利进行的保障机构。  相似文献   

19.
孙东方 《理论月刊》2012,(6):172-175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与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新阶段。目前,ECFA"早期收获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对台经济成效显著。在大陆经济带动下,台湾经济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仍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与挑战。如何把握两岸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0年6月30日,两会正式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两岸贸易自由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协商机制化的重要标志,并将开启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局,促进两岸经济的持续融合与中华民族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