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林 《法制与社会》2013,(25):288-289
放纵走私罪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走私罪形成了典型的法条竞合。当法条竞合时,应适用特别条款优于普通条款的原则。受贿罪不以为他人实际谋取利益为构成要件,收受财物之前或之后,实施了不正当的职务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数罪并罚。因此海关工作人员放纵走私、收受贿赂的行为应当按放纵走私罪和受贿罪两罪并罚。  相似文献   

2.
人人希求正义,正义是社会的主要价值。正义是一种伦理观念,根植于人类的本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正义观念。本文通过研讨人类的本能和基本心理,得出结论自我保存本能是正义存在的基础;对攻击性本能的压抑产生正义;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使正义稳固;人们心理的平衡需要正义。  相似文献   

3.
张程 《检察风云》2022,(2):32-33
临近2021年年末,A股压抑已久的房地产板块大涨引人注目.甚至在A股的带动下,港股房地产板块也一同走强,出现深港房地产指数领涨港股的情况.在2021年房企债务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房地产板块出现这样的强势上涨实属罕见.有券商研究报告认为,2022年行业将迎来新起点,此前市场对于房地产销售、交付和开发投资可能过分悲观.有分析...  相似文献   

4.
个人具备道德意识,社会有道德规范体系,是人类得以自豪的两大资本。假设没有道德意识和道德约束,人类不可能有廉耻心可言,更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还将盛行,社会秩序继续处于混沌状态,为所欲为的动物本能淋漓尽致地在各个角落上演。正是道德,  相似文献   

5.
适用缓刑的两大误区王书先缓刑是具体运用刑罚的一种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刑法第六十七条对缓刑的主要适用条件──『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标准未作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不易操作,形成了缓刑适用中的两大误区。误区之一:过分强调『悔罪表现』...  相似文献   

6.
拜读了《法律与监督》2006年第4期王旎所著《周某是否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主体》一文后,受益非浅。对“周某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和受贿罪”的观点无异议。但纵观全案,笔者却认为其“以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和受贿罪对周某实行数罪并罚”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引言     
引言 自19世纪末以来,转型一直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从君主专制政体下的"老大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独断意识形态主导的政治社会向市场主导的经济社会转型,从"独立自主"向"与国际接轨"转型,从精神狂热、本能压抑的禁欲时代向伦理颠覆、万象众生的开放时代转型……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一直处于历史大转型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应具有“私人侦探”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人类生存的轨迹实质上就是一条不断地进行自我保护,竭力排除各种风险,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轨迹。律师与私人侦探业,就是由于人们为了从法律上寻求保护,从。G理上得到平衡,但又不熟悉法律,缺乏调查取证的能力等原因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中国,虽然私人侦探业目前尚未被认可发展,但私人侦探行为自远古以来就已存在了。士。遇到私有财物遗失,亲友被他人杀害等案件,除报告官方以求保护外,人的本能总是促使自身或求助他人设法寻找失物,追踪杀人犯。这种自身或求助他人寻找失物、追踪杀人犯的本能…  相似文献   

9.
历来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行为的差异和偏差过程中,对心理挫折的作用都是很重视的。十九世纪末,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依德把由挫折导致的紧张情绪状态作为探索精神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的一个动因,并把挫折的起因建立在称之为“里必多”的生殖本能上。后起的新弗洛依德派虽然继承了他的动机、压抑、挫折、冲突等心理的动力过程学说,  相似文献   

10.
《律师世界》2001,(5):1-1
以德治国,关键是必须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而如何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呢?由于道德对人们的强制力量较弱,人们对道德准则的遵从,更多地是依靠人们对道德准则的自觉遵守,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力量,因而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提高道德水平的关键是依靠人自身的修养,唯心主义甚至认为是人先天的本能。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认为对道德的遵从与提高依靠的是道德的自律而不是他律,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道德标准,犹如挤在一起取暖的刺猬之间的距离,就是调剂好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最佳关系:对群体利益过分张扬,影响个体的积极性,最终影…  相似文献   

11.
人为“万物之灵”,但不少方面远逊于动物。以治理令人头痛的“交通堵塞”问题而言,对某些“交通意识”极强的动物,尽管它们只是出自本能或生存需要。我看也不妨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放纵走私罪与走私罪共犯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区分放纵走私罪与走私罪共犯一直是困扰司法界的一个难题,为此,两高一署颁布的《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第16条第1款对该问题予以了解释。本文着重从理论、逻辑及实践三方面分析放纵走私罪与走私罪共犯的形成、联系与区别等问题,提出了不同于《意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论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张品华一、弘扬高尚的道德准则,进一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向快乐、避免痛苦。现代心理学家麦独孤也最早提出,社会行为的动力是人的本能,换句话讲,人的本能是社会行为的动机。本能,即人之欲望,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的世界趋势纵观世界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尽管程度不同,却都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点,呈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追求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刑事诉讼的实践表明,过分偏重案件实体或对犯罪的惩罚,或者过分关...  相似文献   

15.
郜芬 《江淮法治》2011,(22):57-57
曾看到一位四五十岁的妇女,背着大口袋,靠在一根电线杆上,对面是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男人。女人满脸黝黑,额头、眼角明显地刻着深深的皱纹.一口永远也刷不净的黄牙,一笑起来自然突到唇外。女人真的算不得美,甚至连干净也算不得.看着就给人一种脏兮兮的感觉。这样的拾荒女人,一般人是没有耐心和兴致停下来多看一眼两眼的。我却在不经意路过时.驻足观望了女人好长时间。我的观望缘于女人一阵有些放肆放纵的大笑。  相似文献   

16.
杨蓉 《法制与社会》2012,(36):266-267
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一般分为阐明解释和补充解释两大类型.在阐明解释,应依被解释法律行为的不同类型而分别坚持表示主义或意思主义.我国《合同法》尚未确认合同的补充解释,但依法理确有通过补充解释来填补合同漏洞之必要.对遗嘱的解释应充分尊重遗嘱人的内心真意,如果允许法官对其补充解释,则属过分干预.  相似文献   

17.
引言自19世纪末以来,转型一直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从君主专制政体下的“老大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独断意识形态主导的政治社会向市场主导的经济社会转型,从“独立自主”向“与国际接轨”转型,从精神狂热、本能压抑的禁欲时代向伦理颠覆、万象众生的开放时代转型……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一直处于历史大转型的进程中。与社会转型相伴生的,是大规模的法律改革。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中华法制传统…  相似文献   

18.
电信网络诈骗退赔责任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颇具争议。责令退赔制度本质上属于对物的强制处分措施。完全连带责任和完全独立责任,或过分加重犯罪人责任或过分减轻犯罪人责任,未能全面理解责令退赔制度的实质。为实现权益保护的平衡,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从犯进行分类,构建固定工资型从犯承担实际获利范围内的独立责任、诈骗提成型从犯承担直接参与的诈骗数额范围内的连带责任的复合责任方案。上下游的关联犯罪人获利模式与固定工资型从犯类似,也应在实际获利范围内承担退赔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一份“故意伤害致死案”的卷宗,两份按满鲜红手印的“民众联名请愿书”。到底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正当防卫?、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案件,如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放纵一个罪犯,更有可能给群众造成这样的误解,合法保护自身的权益也会犯罪。发生在黑山县无梁殿镇:大民村的一起刑事案件,让人们对“正当防卫”这个法律上的字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论高管“问题薪酬”的董事问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遇高管薪酬,董事就可能基于互惠和群体思维等情景以及单纯接触效应和框定效应下的生物本能,无意识地"董董相护",高管"寻租"如愿以偿,自应对董事问责。理性回路下的注意路径不能对情感回路下的"董董相护"对症下药,实际上放纵了高管"问题薪酬"。以诚信路径予以涵摄,则可以不枉不纵。是否构成"董董相护",需借助于高管薪酬的合理性进行推论。基于高管薪酬合理性边界的模糊性,拿捏高管薪酬的合理性,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指针,借助高管薪酬的标准、水平和结构的合理性,厘定相应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