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衡 《世纪风采》2006,(8):47-47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9周年前夕,一部由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组织编撰的力作《粟裕年谱》公开出版。7月24日,中共江苏省委和军事科学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共同举行了《粟裕年谱》出版座谈会。追忆粟裕同志的丰功伟绩,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6,(1):53-53
根据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同志回忆,在1955年授军衔时.毛泽东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军区司令员.现在又让了元帅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强加在粟裕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大罪状是说粟裕是“野心家”、“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原因是“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  相似文献   

3.
我党我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外驰名的将军粟裕同志逝世一年多了,我作为他的老部下,悲痛之余,常常想起在他领导下战斗、工作时的情景。他的革命业迹,他的音容笑貌,长久地萦回在我的脑际。一九三三年反第四次“围剿”时,粟裕同志在大会上讲话。他瘦瘦的个头窄窄的脸,十足的小后生模样。这是粟裕同志给我  相似文献   

4.
胡兆才 《党史文汇》2002,(11):11-16
人间难得的信任和真情粟裕是中国革命军事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将。他于1984年2月5日病故。与一般病故的人不同的是,粟裕病故后,社会上出现了两个奇特的现象:一是每年的2月5日,北京地区的原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的许多老战士都纷纷前往地安门雨儿胡同粟裕故居,参加粟裕的家祭。他们在庄严肃穆的大厅里向粟裕的遗像敬献馨香的花篮,表达他们对老首长无限的崇敬心情。十几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而且不论是年轻一些的在职的将军们,还是步履蹒跚的、需要拄着拐棍的那些年事已高的老将军、老军人,都会不约而同,有的…  相似文献   

5.
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身于会同县枫木树脚村一个破落的侗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不落第秀才.整年不出门,只是一心想培养儿子继承和振兴祖业。然而时移事易,粟裕走上了与父亲愿望截然相反的道路。投笔从戎粟裕少年时代正处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的进步潮流影响着少年粟裕的成长。他从小勤奋好学,热爱劳动。课余喜读《三侠五义》等剑侠小说,崇拜  相似文献   

6.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大将军衔的十人中,粟裕排名第一。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著名军事家、战略家粟裕身经百战,战功显赫。刘伯承曾说:“粟裕同志百战百胜,是解放军的最优秀将领之一。”一生革命粟裕,侗族,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县一个地主家庭,6岁上私塾,后随家迁入县城上小学。据他回忆,“父亲一心想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11)
正粟裕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身经百战,战功显赫,逐步成长为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高级将领和军事家。他戎马一生,从头到脚,先后6次负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头部贯穿伤1927年马日事变后,粟裕从湖南奔向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在那里,他入伍到了武昌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第二十四师是共产党掌握的一支力量,师长就是大名鼎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中国革命,造就了灿若群星般的一代将才。粟裕大将,就是这灿烂星河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将星之一。 粟裕,本来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湖南省立常德第二师范学校的学生。他貌若处子,温文尔雅。当投身于中国革命战争的熔炉以后,他身上蕴藏着的军事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红军时期,从南昌起义、井冈山的斗争,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时期,从韦岗初战、黄桥决战到车桥战役,粟裕出生入死,无役不从,从人民军队的  相似文献   

9.
鞠开 《世纪桥》2012,(6):18-19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一生战功总结的一个缩影。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为什么单独提粟裕立了第一功呢?这里仅从提建议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们在中国革命的大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史剧,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粟裕,就是这些革命家、军事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以非凡的革命战略、卓越的军事才能、崇高的思想品德和无畏的革命精神,运筹帷幄,驰骋沙场,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他是  相似文献   

11.
粟裕大将是我党我军一名卓越的军事家。他驰骋沙场.身经百战,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他六次负伤,以自己的热血为中国革命书写了极为壮丽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粟裕是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他非凡的革命胆略和杰出的战略思想,在解放战争中的几个关键时刻,一再显示出来。这里仅仅记述他的三次重大建议。暂不西进淮南在苏中打几个胜仗  相似文献   

13.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大革命走向低潮。粟裕作为湖南省常德第二中学学生、共青团员,受反动警察当局的搜捕,辗转到达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后,他义无反顾地参加南昌起义,追随朱德、陈毅到达井冈山。粟裕这一段的经历十分艰辛,但革命意志非常坚定,表现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27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到北京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粟裕大将诞辰100周年大会。这次大会,开得非常隆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方反响强烈,使我深受教育。粟裕同志是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为我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他的革命风范、高尚品格和卓越功绩永远为后人所铭记。  相似文献   

15.
正我1937年3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新四军在南昌成立时,我是战地服务团第一批成员,当年我只有13岁。1940年初,我从皖南分配到江南指挥部机要科任译电员,从此一直跟随在陈毅、粟裕等首长身边。粟裕不仅是位常胜将军,而且是位爱兵模范。他平易近人,脸上总是  相似文献   

16.
戴和杰 《湘潮》2013,(8):20-22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南昌起义共走出26位共和国开国将帅,其中大将有3位,均为湖南人,他们是粟裕、陈赓、许光达。粟裕:忠诚坚守革命职责1927年5月,粟裕在武昌参加了由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二十四师是共产党控制的武装力量,特别是教导队,  相似文献   

17.
赵劲 《党史文苑》2014,(9):40-43
粟裕是我军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全国抗战爆发后,粟裕率领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加入新四军战斗序列.先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司令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亲自指挥了几次重要的战斗,打出了新四军的威风。  相似文献   

18.
一代名将粟裕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首。粟裕决心写战争回忆录虽然是在1976年,但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对军事领域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倾向极为不满。1958年,厄运毫无征兆地突然降临到粟裕的身上。在那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并被调离了军事指挥第一线。  相似文献   

19.
韩继云 《党史博采》2004,(12):41-44
粟裕大将是我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一生指挥战斗无数。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指挥才华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先后独立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 战役、渡江战役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其中,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13—16日)的制定和实施,是粟裕军事指挥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展现,是神来之笔,值得大书特书。 此役,粟裕与陈毅密切配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 雄气概,采取“猛虎掏心”战术,指挥华东野…  相似文献   

20.
鞠开 《湘潮》2008,(7):15-17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我作为粟裕的秘书,从头至尾跟随他参加了淮海战役。粟裕酝酿、参与战役决策指挥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