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基本上属于依赖性消费,但他们的消费行为又是复杂多样的。存在着消费总额过高、浪费现象严重、感性消费较强、追求消费虚荣、攀比消费档次等问题。这是由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只有通过积极营造健康的社会消费环境,加强生活指导。组织勤工助学等活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才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分配公平与消费公平是辩证的统一,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意义上的消费公平是以分配公平为前提的,实现分配公平与消费公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消费不公的状况,而这又是分配不公的体现.从分配领域入手,通过分配公平来实现消费公平,是解决分配公平与消费公平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消费日益取代生产而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标志着西方社会由生产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消费相比,消费社会的特征表现为消费的民主化、消费的符号化、消费的异化,由此导致大量生产和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代价。这是跟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理念完全相违背的。要从根本上使消费社会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所产生的环境代价得到有效治理,就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树立生态价值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加强全球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者运动的不断深入,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此,建立起有效的消费保护机制,明确界定有关消费损害的法律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通过对消费损害及其范围、归责原则、责任方式的探讨,提出消费损害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完善我国消费损害赔偿制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赛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控制是造成单向度的人的重要原因的角度,对“消费控制”进行了批判。剖析马尔库赛对“消费控制”的批判,有利于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消费社会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因而消费社会理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但是,消费社会条件下对于消费作用的突出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生产的基础性地位,生产与消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在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是共同发展的。针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社会现象,我国应该采取可持续消费的态度来应对。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青年群体中存在着住宅过度消费的现象,这种过度消费的价值迷失,给青年及社会都带来了很多危害。住宅的过度消费给青年人增加了经济压力;对自然资源的超能力诉求,给环境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严重的消费不公平局面。因此,青年人应从实际出发,把消费和收入结合起来;政府和媒体也应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青年的住宅消费观念逐渐成熟,真正做到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8.
消费绝不仅仅是对消费对象的"消耗"而使其"渐渐减少".消费作为一种行为,其方式、作用于消费对象的方式和结果,随人的需要和消费对象的日益广泛和丰富而不断发展.消费是使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对消费资料的消耗、享用、享受、观赏以及支配权和使用权.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大学生消费观中既存在理性化的一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消费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要注重精神消费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城市青年职业女性的消费已超越了消费本身的原有内涵,其消费活动越来越凸显了商品的附加价值,即商品的符号象征价值.城市青年职业女性消费在情感、品牌、炫耀、身体等四个方面具有符号特征.她们对消费符号价值的追求受到消费社会的商品繁荣、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传统性别文化的约束、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范红伟 《工会论坛》2008,14(3):95-96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特殊的消费群体,在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流行时尚、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对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形成特殊的群体消费特征。要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以使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2.
商品匮乏的消除使人类社会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20世纪中后期,消费社会来临。消费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必然使消费文化发生转变,消费主义文化渐成主流。社会消费时尚显现着社会消费文化。消费时尚研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网络消费是网络社会的重要消费形态,主要有网络信息消费、网络实物消费、网络劳务消费等三种类型,并在社交、经济、娱乐等三个领域形成了典型消费现象。网络消费的兴起和发展对社会转型产生了双重影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的创新发展、网络文化的形成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网络信息消费的“虚实之间”、网络实物消费的“消费主义”和网络劳务消费的“泛娱乐化”又使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为有效应对网络消费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我国社会治理需要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网络消费情境,着重在树立互联网思维、遵从网络消费逻辑、及时把握动态变化等方面更新治理思路,充分发挥互联网正向功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进入消费社会以后,消费越来越独立于生产、收入、分配和流通对人类贫困产生影响。随着社会化消费模式向私有化消费模式的转变,消费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与两极化的社会结构发生密切联系。加强社会底层的消费能力是消费社会缓解贫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实行可持续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只有实现了可持续消费,才能保证可持续生产,并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以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的当代表征与消费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在当代主要表征为炫耀性消费和先行性消费,由此带来了当代人的价值失落和“消费人”的生成,造就了享乐主义的消费伦理。当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合乎科学发展的“适度性”消费伦理,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从史前社会壮硕的维纳斯,到维多利亚时代紧身褡束缚下的贵妇人,到民国之前中国三寸金莲的缠足女,再到消费社会中的骨感大胸女,女性身体成了一个不断被改造与被控制的对象.但是对女性的身体为谁所有的问题却少有探讨,因此,持续批判男权主义与消费主义对女性身体的合谋,有利于赋权女性,探讨女性的精神自由与思想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消费模式转变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经历了四种消费模式,即原始经济消费模式、农业经济消费模式、传统经济消费模式和低碳经济消费模式。目前,传统经济的消费模式已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低碳经济消费模式。低碳消费模式是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模式。它的实行,将极大地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全面小康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存在严重的"三公消费"畸高问题,"三公消费"与铺张浪费和腐败联系在一起,一直为我国社会各界所诟病。如何从根本上抑制巨额的"三公消费",学界对此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本文以预算监督为着眼点,分析了导致"三公消费"畸高的诸因素,主张强化人大的预算监督职能,加强对政府预算的管理控制,实现预算节俭、公开、透明,从根本上解决"三公消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02-105,108
拉夫尔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一书中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减弱了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绿色消费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积极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受到政府、学者和居民的关注。积极构建绿色消费模式,对发展消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