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两岸关系》2009,(1):F0002-F0002,I0001
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全面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主张,是指导新时期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对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不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自1979以来两岸关系的历程,全面总结了祖国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深刻阐述了祖国大陆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主张和政策目标,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涉外事务、军事互信等多个方面描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蓝图,成为新时期指导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1979年元旦,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确立了以两岸关系和平为主轴和寄希望台湾同胞的方针,积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献和新的里程碑。《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祖国大陆以《告台湾同胞书》为基础,不断调整、充实、发展、完善对台方针政策,使两岸关系出现了和平稳定发展的新态势,这对在30年后的今天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都将产生积极和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余克礼 《黄埔》2012,(1):4-6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战略部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9,(2):8-9
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陈述 《时事报告》2007,(3):22-2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我们党关于两岸协商谈判主张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六点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这一重要主张,立足现实,前瞻望远,擘划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清晰路线图,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毅周 《台声》2009,(2):12-14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座谈会上,发表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历史意义,全面回顾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深刻总结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宝贵经验,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基础.途径和动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承前启后,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是新时期新阶段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六点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这一重要主张,立足现实,前瞻望远,擘划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清晰路线图,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年多前,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及时抓住这一重大历史契机,做出了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战略决策,并与中国国民党、马英九当局和两岸同胞一起,共同携手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转折。经过四  相似文献   

11.
刘红 《统一论坛》2008,(6):5-7,53-57
陈云林会长访台和“陈江会”的“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迈出的历史性一步,也是“两会”制度化协商机制开始运作的重要象征。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标志,“陈江会”和“四项协议”,是在共同缔造“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作为“再平衡”战略的重要部署,美国高调主导并强势推动TPP,对两岸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TPP成为美国对两岸关系施加影响的新切入点,对两岸的制度性经济合作造成直接冲击,也可能成为“台独”势力操弄影响岛内政治认同的新手段,给两岸务实解决台湾“国际空间”问题增添变数.大陆方面应该做好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准备、政策研究和行动方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中国的和平崛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两岸政治关系有所改善,经济关系突飞猛进,然而两岸政治关系的相对滞后已明显妨碍到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在两岸关系步人“深水区”之后,两岸双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巩固“一中框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开启政治对话进程,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两岸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Tse-Kang Leng 《当代中国》2002,11(31):261-279
Cross-Taiwan Straits economic interaction is a political as well as an economic issue. General trends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globalization that are weakening the role of the nation state should promote a focus of shared 'civilian governanc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WTO entry will provide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challenges for 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s. In anticipation of this dynamic, the new government in Taiwan is attempting to design a new national security web to guarantee Taiwan's 'economic security' in coping with Taiwan's increasing economic dependence on mainland China. As one key agent of globalizat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urban area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may potentially improve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s decentral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on mainland China proceed, major cities have developed closer interaction and systems of accountability with the civil society. From a prudent perspective, developing func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t the urban level could be a first substantial step to confidence building between these two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正逐步取代传统安全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要威胁。因此,海峡两岸应当在原有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NGO的作用,不断推进双方在防范"三股势力"、打击跨境犯罪、防治自然灾害、核能安全合作、应对突发事件和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等方面的互助与合作,共同保障两岸交流的正常秩序和两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到和平发展阶段的生动体现,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式步人制度化轨道,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要看到,ECFA只是两岸经贸制度化的第一步,其后续的政策落实,以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仍将面临诸如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制约、两岸政治军事互信较低等问题与挑战。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复兴腾飞的锦绣前程。  相似文献   

17.
Kevin G. Cai 《当代中国》2005,14(45):585-597
While China's move toward a FTA with ASEAN reflects Beijing's most recent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adjustment and represents a new stage in the nation's open-door policy, it inevitably produces significant impact on cross-Taiwan Straits relations. This recent development in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brings not only substantial psychological and real effects and pressure on Taiwan for its possible isol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from the ongoing proces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but also growing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island's business community that fears being pushed into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competition with ASEAN companies in the ever expanding and lucrative market of the mainland. For strategic,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face of this new challenge, Taiwan is pursuing counter-measures by searching for its own FTAs with other countries within and beyond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亚太经济战略均以减缓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挑战"一个中国"框架为主轴。马英九上台后,以"黄金十年"愿景为蓝图,在"壮大台湾、连接亚太、布局全球"的总战略下"通过大陆走向世界",以"战略平衡"、"同步多轨"、"官民结合"等方式推动对外签订双边经济合作协议(ECA)及加入TPP、RCEP等多边经济合作机制。这一战略虽给大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带来新课题,但总体上保持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稳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并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台湾经济“四化”问题与两岸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初期,在全球化、区域化大发展背景下,在两岸经济合作日趋紧密而政治对立不见缓和的矛盾纠结中,台湾对外经济层面凸现出"出口导向产品单一化"、"新产业空洞化"、"经济边缘化"、"发展战略泛政治化"等问题.文章对上述"四化"问题的现象和成因加以探讨,重点分析大陆经济成长对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进而阐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对解决台湾经济"四化"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