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匪首黄雨定是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委派的"东南军区反共救国军漳厦地区游击总司令",其地位仅次于"中国人民自由军闽粤赣区总司令"唐宗.这股反革命土匪主要活动在闽南华安、长泰、安溪和南靖等县一带,搜集我党政军重要情报,组织发展反动势力,抢劫财物,残害人民群众,破坏我刚解放地区的基层党政组织和交通、军事设施,为配合国民党的所谓"反攻大陆"做准备.这个罪大恶极的匪首终于被我们击毙.我回忆此事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潘琦 《党史博览》2014,(5):10-13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迁至香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广东全省。4月17日,中共广东区委秘书长赖玉润(赖先声)召集在广州的区委成员穆青、杨殷、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泉州市在文化上下功夫,在改革上求创新,在落实上求突破,着力打造"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东亚文化之都""全国文明城市"等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美丽泉州、幸福泉州、文化泉州建设。一、打造闽南文化品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台盟、台联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泉州既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4.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就围绕着起草九大政治报告问题,发生了一场明争暗斗。这场斗争,是林、江两个反革命集团之间的第一场较量,在较量中,也暴露了他们的真目的和真面目。  相似文献   

5.
宋燕辉 《党史文苑》2008,(11):21-2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退让政策,帝国主义采取分化瓦解手段破坏革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是导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四月上旬,国民党右派先后在福州、厦门等地发动反革命政变,全省各县市党组织相继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摧残打击,福建革命运动转入了低潮。——八月初,陈明、陈昭礼等同志受中央委派,从武汉分别返回厦门和建瓯,着手恢复和整理党的组织,改组了中共闽南特委,建立了闽北特委。这两个组织机构建立之后,立即着手整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12,(9):31-32
历史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大肆屠杀。与此同时,北方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在北京逮捕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国内局势迅速逆转。全国由此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蒋介石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七年四月上旬,国民党右派先后在福州、厦门等地发动反革命政变,全省各县市党组织相继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摧残打击,福建革命运动转入了低潮。八月初,陈明、陈昭礼等同志受中央委派,从武汉分别返回厦门和建瓯,着手恢复和整理党的组织,改组了中共闽南临时特委,建立了闽北临时特委。这两个组织机构建立之后,立即着手整理各县党组织,领导开展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9.
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遭受自建党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而就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前夕,中共领袖陈独秀与国民党领袖汪精卫在上海联合发表了<汪陈宣言>,宣称国共两党的合作决无分裂的问题.陈独秀究竟为何签发<汪陈宣言>呢?  相似文献   

10.
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遭受自建党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而就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前夕,中共领袖陈独秀与国民党领袖汪精卫在上海联合发表了《汪陈宣言》,宣称国共两党的合作决无分裂的问题。陈独秀究竟为何签发《汪陈宣言》呢-  相似文献   

11.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随着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揭发和清算的深入,全党不断冲破"左"的思想的严重束缚,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党中央的决策和领导下,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使各方面的工作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我国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是在毛泽东直接指导下开展的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是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尖锐的对敌斗争。《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镇压反革命运动有力地扫除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基本上肃清了曾经猖獗一时的特务、地下军及会道门等反动组织,  相似文献   

13.
1955年5月15日,就在报纸发表"胡风反革命集团"第一批材料的第三天,上海高教局领导以开会为名把贾植芳叫到了办公室,问贾植芳对《人民日报》上《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编者按语》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4.
1976年10月6日,随着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在中国大地肆虐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随着拨乱反正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对造成十年浩劫的罪魁祸首进行审判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9月,中央决定设立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为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张春桥,就是这一次被  相似文献   

15.
正林语堂从小离开故乡,漂泊中不忘乡情、不改乡音。晚年他写《来台后二十四快事》第二件与第三件都与闽南话有关:"二,赁居山上,听见隔壁妇人以不干不净的闽南话骂小孩,北方人听不懂,我却懂。不亦快哉!三,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座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不亦快哉!"在大街上听到妙龄女子说闽南话,他又感慨:"这又是何世修来的福分。"于是他想用文字将乡音书写出来,这时他遭遇到书写乡音的困难。也就是闽南话有很多词语用现代汉字无法准确书写,  相似文献   

16.
李桂芳 《党史博览》2007,(12):37-38
一"文化大革命"前期,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党内和国内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定党内存在一条与中央路线相对立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从而将在中央主持一线工作的刘少奇当作"党内反革命修正集团的总头目"和"全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且采取错误的方针和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刘少奇进行了公开、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化的提出和讨论,至今约有100年了,而系统地全面地讨论闽南(河洛)文化,笔者记忆是2003年2月15日在泉州举行的首届"闽南文化论坛".  相似文献   

18.
"一打三反"运动源于1970年中央发出的三个文件,即<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和<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它是"文革"中深入"斗、批、改"的一个重要措施,打击了一些反革命分子和各类犯罪分子.但在当时"左"倾思想的指导下,在贯彻"公安六条"和许多地区一派掌权的情况下,也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9.
福建南部(即闽南)为我国重点侨乡.抗日战争时期,闽南华侨"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为祖国的抗战胜利、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到中共福建省委(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漳州诞生八七会议之后,党中央指示福建党的工作"应根据紧急会议的决议来确定自己工作的方向",同时指示中共闽南临委"应立即派最活动分子到各县组织农民暴动……"中共闽南临委就派罗明、罗秋天等到闽西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