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张洁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有幸到石河子大学参加学习培训,并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和军垦第一连,那里浓缩了全疆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创业的过往,一代代兵团人维稳戍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年轻的他感受到石河子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也正是为以后的他选择来到这座军垦新城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正在众人眼里他是一个善良热心、乐于助人的人;在年迈的母亲眼里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妻子眼里他是一个敢于担当、勤劳的丈夫;在孩子眼里他又是一个慈祥可敬的父亲。他就是现年已53岁的军垦第二代,二师二十二团林管分站职工,共产党员张金平。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张金平从事养蜂工作已有34年了。他总如一只小蜜蜂般辛勤奔忙,酿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一个执着于梦想的青年,一个平凡的戈壁守望者,一个把梦想种进戈壁滩的新一代军垦人,他就是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五连副连长李正涛。出生于河南省渑池县黄河边上的李正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2008年高考结束后,他悄悄瞒着家人报考了塔里木大学。当录取通知书送  相似文献   

4.
军垦养老院位于石河子开发区63小区312国道边,是陈新、陈岩、陈静三姐妹于2005年11月共同投资50多万元创办的,使用面积共有2000多平方米,目前已住进高龄军垦老人50多人,是老人们的"康乐之家"。开家养老院:伺候军垦老前辈今年39岁的大姐陈新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兼讲师,丈夫是一家企业的高  相似文献   

5.
1960年8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23某部编为军垦大队,开抵萨尔图。支援石油大会战。8月20日晚,三探区指挥部在当地电影院举行欢迎联欢晚会。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基建指挥部指挥陈李中,军垦大队徐部队长,马政委及军垦大队代表等数百人参加了晚会。晚会一开始,由康世恩副部长代表战区全体职工向参战的官兵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石油大会战的大好形势。他说:“任何新的事物都从艰苦的道路开始的,二万五千里任征是这样,抗美援朝胜利是这样,石袖大会战也是这样。英勇的中国人民从来不避艰苦,不怕困难,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张强强是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儿时他就喜欢蓝天白云,喜欢青青草原,喜欢小河流水,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甘肃老家的黄土高坡上,梦想有一天自己能放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这是他向往的生活。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新疆农业大学,大学二年级社会实践期间,他在团场参加拾棉花,结识了兵团,了解了老一辈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光辉历史。被无数兵团先辈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从那时起,他就深深爱上了兵团,决定大学毕业后,像老一辈军垦人一样做一个屯垦戍边  相似文献   

7.
军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军垦文化不但是屯垦戍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新疆兵团军垦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新疆兵团军垦文化的形成、实质和内涵、军垦文化对新疆文化发展的意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疆兵团军垦文化。  相似文献   

8.
耳畔传来战马的嘶鸣声,远处是袅袅的炊烟,眼前是伸手可及的地窝子、帐篷——宏伟悲壮的历史画面,让人们穿越时空隧道,仿佛又来到了当年开发新疆的现场。一些来自南北疆各地的老军垦们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半景画《军垦战歌》前伫立良久,他们默默地看着,默默地寻找着,默默地回忆着,眼泪不觉噙满眼眶。有的人还情不自禁失声痛哭。博物馆馆长刘宁动情地说:“半景画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震撼,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相似文献   

9.
正10月29日,八师一四四团组织机关"五办一所"、事业单位五大中心负责人、15个连队的党支部书记30余人,赴兵团军垦博物馆和红山1958文旅小镇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在军垦博物馆里,大家聆听了讲解员讲解兵团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老一辈支边青年和先烈们积极投身边疆军垦的光辉事迹,大家在珍贵史料、历史照片、还原往昔的劳动场景前,不时驻足、久久凝视,敬佩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屯垦戍边、保卫边疆所作出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0.
军垦文化是边疆在进行军事准备和生产建设的屯垦戍边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本文分析了军垦文化的来源与发展,以及军垦文化独有的"军垦魂、包容性、进取心"文化内涵,提出了在新时期,传承和发扬军垦文化的软实力,进行维稳戍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二师三十四团,提起十连职工王运江,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承包25亩枣园,依靠科技年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被团场职工誉为"枣王",在团场小有名气,他的果园年年被评为"精品园"和"观摩园",他本人也因此被评为农二师"丰产攻关先进个人"和"农二师远程教育学用典型"。今年48岁的王运江是老军垦的后代,有着老军垦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精神。他1978年参加工作,种过棉花、盖过房子、养过羊……要说王运江的致富经历,那还得从1999年说起。  相似文献   

12.
<正>农二师二十二团六连赵光明和他的妻子秦桂都是土生土长的军垦二代。从小受父辈的熏陶,在工作、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兵团人那宽阔的胸怀和待人的诚挚与热情。团场广袤的田地,为他们提供了致富的沃土。夫妻二人靠着多年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把孩子培育成材,并且走上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军垦文化是边疆在进行军事准备和生产建设的屯垦戍边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本文分析了军垦文化的来源与发展,以及军垦文化独有的“军垦魂、包容性、进取心”文化内涵,提出了在新时期,传承和发扬军垦文化的软实力,进行维稳戍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兵团精神也是军垦精神,军垦文化传承着军垦精神,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就必须大力推进军垦文化建设,弘扬兵团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张自立今年已经46岁了,是二师二十一团五连职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军垦二代。他1991年参加工作,现为五连保管员。说起这20多年的工作经历,他有过泪水,有过欢乐,也曾有过迷茫和退缩,但更多的却是收获后的喜悦。在他不到一岁的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脚落下残疾,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自强自立,因此给他取名"自立"。他是个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做事执着认真。上学时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正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兵团军垦第三代,他又是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大学生。为帮助团场职工寻找致富门路和助推脱贫增收,他自己摸索生态鸽养殖技术15年,凭着军垦后代坚韧不拔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一举攻克了生态鸽养殖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不仅使育雏肉鸽饲养周期大大缩短,并且将经济效益提高了两倍,使月出栏生态肉鸽达到两万羽,鸽肉产品销往新疆各地乃至内地各省区。现已发展成为年产值300余万元,纯利润近100万元,全疆肉鸽存栏数量最多、品种最全、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爸爸以前是一个下岗职工,但现在人家都叫他'汤总'……"这是汤文军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在她的一篇作文中的开头语。 汤文军,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军垦人的家庭。1988年,他在兵团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参加工作。1996年,由于公司建筑施工任务不饱和,企业负担太重,汤文军下岗了。下岗后的他一度消沉、迷茫,生活没了着落,家里也没有了工资收入。妻子是家属,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女儿,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来自边远贫困团场的职工,我的父亲是一位老军垦,1965年因公去世时我才2岁,是团场把我们6兄妹抚养成人。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我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过上了好日子。作为军垦人的后代,我对兵团、对团场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报答  相似文献   

19.
<正>"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今年46岁的庄健,是农四师六十八团十连的军垦后代,他精心照顾母亲的事迹在职工中广为传诵。庄健兄妹五人,妹妹在团中学教学,两个弟弟在城市工作,哥哥听力和语言有障碍。庄健排行老二,多年来,由于婚事总不称心如意,至  相似文献   

20.
张仲瀚是我国农垦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为我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率领部队前往新疆,通过创建军垦农场和主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发展了新疆的农垦事业,通过援助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区组建军垦农场,发展了这些省区的农垦事业,通过支援越南建设国营农场,扩大了中国农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