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与劣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东、中、西部区域不同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东部地区有特定的要素禀赋、区位优势、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中部地区历史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资源优势,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各个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也具有各自的劣势,东部地区目前缺乏文化产业创意人才,中部地区亟待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西部地区在缺乏人才的内部环境基础上也需要法律、投融资环境的更新与配套。  相似文献   

2.
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是塑造中国经济版图和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近些年来,受生产成本、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中国的产业转移从金融危机之前的“西进北上”演变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长江隆起”。通过简要地构建劳动和土地两要素的梯度优势指标体系,发现要素梯度优势受要素价格和要素可获性两方面的影响,其进一步的发挥和释放推动产业承接需要以地理区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支撑条件;根据要素梯度优势以及产业转移的区域分化特征,可将全国区域分为新五大板块:东部发达地区、长江经济带(不含江浙沪)、东北和华北(不含京津)、长江经济带地区、西部人口稀疏区和海南。  相似文献   

3.
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梯度开发格局,先东部再中部再西部。在东部已经实现高度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情况下,应进行全国甚至全球配置资源,从而优化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分工协同发展。随着东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和承载容量不断减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力量必然理性进行产业转移或者产业布局,加上中部地区丰富的各种资源以及相对较低的各种成本等优势禀赋,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内生性。国家主动对中部崛起进行政策支持,特别是中部地区外资成功发展案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各种新政,必将使中部崛起具有外在性。中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的企业和产能也继续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外资完全可以同中部资本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外资参与中部崛起具有巨大潜在空间,外商投资中国必须有新思维新举措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逆全球化经济趋势明显,经济社会动荡局面下的重大战略部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想建立在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是转向大国经济的发展契机也是承担大国责任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制度基础、信任资本与消费潜力的三方面优势为新发展格局的推进奠定发展基础。为进一步实现双循环格局的发展,应注重供给端的产业结构创新升级,需求端的市场、消费、企业三方平台搭建,为最终实现国内国际循环畅通,加大对内开放程度,优化对外开放结构。  相似文献   

6.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而进行国内国际市场主体转换的权宜之计,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推动实现中长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目标的主动战略选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限于封闭的自我循环,而是走更高水平开放的发展之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区分,需要我们将眼光从内需外需指标转移,聚焦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经济活动在本土市场和国外市场的空间配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非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并行循环,两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由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发展模式,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具有"中国价值",而且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推动和引领构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7.
强化中国自主可控的国内产业链循环体系是维护和提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中国需要利用 自身市场规模优势,全面突破制约中国产业链安全和发展、关键领域和"卡脖子"地方的各种机制体制束缚,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产业链循环体系的构建以及未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战略布局.当前,外资企业的全面进入、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不同群体收入不平等和城乡发展差距、既有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面临全面挑战等问题,都对中国国内产业链循环体系的构建和提升造成了难以忽略的负面效应.分析当前阻碍中国加快构建国内产业链循环体系的突出障碍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布局国内产业链循环体系的战略思路与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发展能力的实践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表象上是发展问题,本质上是全面改革问题,就是要构建一个多方畅通衔接、协调发展的动态循环系统,既要注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也要兼顾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更好地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挥好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畅通市场循环、疏通堵点与断点,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
西方自由贸易理论与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丰富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带动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这种优势目前正在面临挑战。要努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营造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地提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强大、畅通的国内市场的支撑.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要全面深化改革,连接国内大循环中的"断点",打通"堵点",化解"痛点",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有效的制度安排.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但经济发展大循环中的"断点""堵点""痛点"仍未根绝.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省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形成"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打好"十四五"开局,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适时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在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经济冲击提供了切实举措,同时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中国方案。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更是贴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品低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与以产品差异化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是统一、互补的。因为差异化优势可以还原为低成本优势。决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四种因素也是创造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又分别适用于解读要素禀赋不同地区和相同地区间的分工与贸易。浙江经济奇迹是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具有统一、互补性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决定分工地位的不仅是优势要素的质量和层次,还包括能够促使优势要素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开放战略和举措。中国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主的"边境开放"措施和"非均衡"发展的优惠政策等开放战略,适宜于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禀赋优势需要,据此以"低端嵌入"的方式全面而快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就了制造业大国地位。面临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必须转向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据此引领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其引领的作用机制不仅体现在对中高端生产环节和全球先进要素更具吸引力上,还体现在能够提升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从而为攀升全球价值链打造更优外部环境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生产要素质量和层次的提升以及经济规模优势逐步凸显等,也为中国转向制度型开放奠定了必要的经济要素支撑。为充分发挥制度型开放引领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新引擎作用,未来必须在打造制度开放高地、加强负面清单管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等具体路径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产业结构经历了渐趋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从供给侧的企业、需求侧的家庭、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条件四个方面构成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非国有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进而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需求和城镇化持续稳定的驱动力,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和金融市场发展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作用,共同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入世"前后、地区差异性情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上述四方面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现阶段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提升购买力、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回应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第三次向西推进,同“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相比,这次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上我国加入WTO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使西部大开发就面临着能否做到“两种适应”和发挥“两种优势”的巨大考验:能否适应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市场竞争的新变化,发挥自己在国内区域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能否适应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发挥自己在国际区域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这个考验要求我们既要探索出一条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充分发挥西部在国际、国内两种环境下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新路子,又要在西部开发的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16.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历史任务、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化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不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效衔接存在梗阻等诸多挑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打通社会再生产堵点,全面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17.
王彦红 《工会论坛》2004,10(2):63-64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国家竞争优势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 :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及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我国在四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国家竞争力较弱。要提高我国竞争优势 ,必须改善国内的要素条件、加强国内需求层次 ,促进需求的升级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优化国内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双鸭山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把握好“十四五”发展优势,克服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体制机制不健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外贸主体实力不强等不利因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在遵循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发挥比较优势,依据各自的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要素特点,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已成为各地产业发展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发复杂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在分析青岛市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青岛市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施路径。研究发现,青岛市应当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夯实“双循环”的市场根基;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破除“双循环”发展的技术难题;推进胶东半岛发展,保障“双循环”的区域协调;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激发“双循环”的人才活力,多措并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