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遭遇突发事件该怎么办?有了烦心事该向谁诉说……别着急,有困难,可以找“市长”:只要你拨打“市长公开电话”63854444,或轻轻一点鼠标,给“市长信箱”发一封“伊妹儿”,就会有人——甚至可能是市长——帮助你。  相似文献   

2.
世相动漫     
据《齐鲁晚报》报道,双节期间,央视推出特别调查节目,记者们走街串巷,向人们发问——“你幸福吗?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千差万别,有人坦承有人犹疑,甚至出现了诸如“我姓曾”这样的“神回复”。一时间,“幸福”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成先 《奋斗》2008,(12):62-62
“知舍得谓之智,成就至尊唯有舍得”。没有付出,怎么可能有收获呢?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荣华富贵、名誉高尚,想得到这么完美的结果,你对这个世界付出了什么?你有播种吗?倘若没有,又怎么会有收成呢?人若总是斤斤计较.不想付出.又怎能有所得呢?  相似文献   

4.
刚刚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就犯嘀咕:前些年,一些劳动模范由于兼职多、会议多或者社会活动多,的确有过不少苦恼,都已解决得差不多了,怎么你又说他们有了新苦恼;再说,劳模在人们心目中几乎都是意志、力量的象征,你却说苦恼时时困忧着他们,岂不显得他们有些软弱,过于“小资味”了吗——倘若有人责怪你在有意无  相似文献   

5.
当领导的都脱不了要即席讲话,比如汇报会、座谈会、记者招待会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人请你发表“重要讲话”,而你又不可能时时都有准备在前、成竹在胸。咋办?只好“随便讲两句”。可是,这“两句”可不能真“随便讲”,讲好了,听众动容,领导树威,下属生钦佩;讲砸了,那可就“丢大了”。所以,即席讲话也好,即兴发言也罢,都要讲的有板、有眼、有根、有据,说的有内容:有重点、有层次、有亮点。咋讲才好呢?不妨按以下“路数”试一试——  相似文献   

6.
“我没受贿一分钱12003年以来,我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岗位津贴,甚至打牌赢的钱都交给了蒋晓红保管,累计大约有50多万。”“你别把责任都朝我这儿推!没有你的指使和许可,我敢接受包工头行贿吗?”2006年8月23日,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上,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原局长贺本荣和他的地下情人——长沙市烟草购销公司原副总经理蒋晓红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相似文献   

7.
倘若有人问我:“真正共产党人的心是什么?”我会一下子打住,说也说不清。不过,在我的心目中却是明朗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活生生的共产党人,他们用自己高尚的行为向人们勾画着自己心地的赤诚。今天,我要向读者介绍的便是那许许多多中的一人。  相似文献   

8.
学会拒绝     
楚奇 《党课》2011,(24):68-69
最近,一位领导在上党课时谈到:“学会拒绝,是每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有人想向你“意思意思”,必须拒绝;有人想请你“休闲休闲”,必须拒绝;有人想给你灌输一些消极的思想,必须拒绝……”细细品味,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9.
一哀乐低回,挽幛低垂。你走了,任长霞,——十里长街泪纷飞,十万百姓心欲碎……曾记否,面对艰险不皱眉,除恶打黑,不顾个人安危。曾记否,走千条街巷推万户门扉,用一片爱心唤醒愚昧。  相似文献   

10.
个人为了谋得某种好处,向有关部门和掌权的人送礼、送物,被称为行贿。与个人行贿不同的是,某些部门和单位为了本部门和单位的局部利益,对能给本部门和单位带来特殊好处的权力单位和个人,用公款进行贿赂,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公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均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因为行贿的目的,不是为某一个人带来好处,而是为一个团体(集体)谋利,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一次副总理陈毅将要去成都,临行前向毛泽东告别。陈毅的浓重四川口音唤起了毛泽东对一位老友的思念,他向陈毅问道:“你们四川有个王光祈,你知道吗?”陈毅答:“不知道。”毛泽东说:“你到成都时可以问一问是否有人知道。”到了成都后,陈毅在宴会上遇见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向他打听王光祈的下落。李劼人说:“王光祈是我中学同学、少年中国学会会友。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时刻,人们可能忘了你;危难的关头,人们肯定离不了你。你用满腔赤诚、一腔热血,换来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安宁、市场的丰富、物价的稳定。今天,直面SARS的战斗中,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坦起了战士的责任,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中,有人畏缩不前、临阵脱逃,有人宣传迷信、盅惑人心,有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有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甚至有人恶意将SARS病毒传播……人们的生命和利益遭到了双重的危机。是你,人民的卫士,火速出动、重拳出击,用大无畏的勇气和高度的责任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利益甚至生命!SA…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爱讲“危机感”。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证明,没有点危机感,不知“福兮祸之所伏”,总是要坏大事的。适时适度的危机感,是十分必要的。“危机感”是否越多越好?怕也未必。倘若有个郎中告诉林黛玉:“姑娘患的是不治之症,所享福份,不过数月耳。”我想,那羸弱的林小姐必会悲上加悲,病情恶化,早归黄泉。这样的“危机感”未必好。倘若政治上大造虚假的危机感,那更是要坑国害民的。比如十年浩劫  相似文献   

14.
警惕行贿“经纪人”田原穿针引线又一族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将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从中取得佣金的人称为经纪人。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有这么一些人,乐于为人们行贿送礼穿针引线。因而,有人称之为行贿经纪人。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从近几年查办的一些受贿大案中就...  相似文献   

15.
言之有误     
瞧见一博客上有人这样留言:“艺德比艺术重要。”——糊涂也没有这么糊涂的。雷锋说相声你听么?  相似文献   

16.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听到这脍炙人口的歌声,你一定会想到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枣庄,倘若再向你介绍民国第一案、台儿庄大战、运河支队,或许更让你对枣庄肃然起敬,心驰神往。枣庄这片热土,不仅仅有往昔的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有自古及今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17.
陈晋 《新湘评论》2024,(6):49-51
<正>问:现在都在议论中美是否可能“脱钩”的问题,你怎么看?答:中国是不主张中美“脱钩”的。在美国,“脱钩”的议论虽不缺国内政治上的支持,但总体上很难按美国的意愿做到,起码在工业制造、经济贸易上做不到。高科技领域的脱钩,危险是存在的,合作空间会越来越小。如果危险降临,也只能坦然面对。为什么说坦然面对?这是中国从历史中得来的心理准备和自信底气。  相似文献   

18.
和谐诚力先     
张真 《党课》2011,(22):65-66
时下,“不信”,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语:做好事,不信,认为是作秀;帮助人,不信,认为有企图;甚至有人遇险去解难也不信。媒体报道,广东肇庆一70多岁阿婆跌倒后被人扶起,闻讯赶来的阿婆女婿却对其恶语相加:“周围的人都不扶,就你来扶?不是你撞的你会扶她?”多亏有监控录像证明。这个故事真让人感慨。  相似文献   

19.
《党的生活》杂志约我写稿.而且,是为专栏写稿;我始而踌蹰、婉拒,继而欣然应约,这其间,有许许多多的想法。想法之一是,作文化人在党刊上撰文,总觉得有点“那个”,所以,始而踌蹰、婉拒。是啊.很难。党刊严肃,这是自然的;而我的文章一严肃,便会让读者——多数是党员干部——生厌乃至责清:你一个文化人怎么竟对我等“严肃”起来?好吧,不“严肃”,换一个路数,不妨“嬉笑”为之,可是,一“嬉笑”,又怕有违刊物的性质。“怒”又“怒”不得,“笑”又“笑”不得,多难!所以,我始而拒之。可是,编辑同志说,我的文章,大家都…  相似文献   

20.
和谐诚为先     
张真 《当代贵州》2011,(28):7-7
时下,“不信”,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语:做好事,不信,认为是作秀;帮助人,不信,认为有企图;甚至有人遇险去解难也不信。媒体报道,广东肇庆一70多岁阿婆跌倒后被人扶起,闻讯赶来的阿婆女婿却对其恶语相加:“周围的人都不扶,就你来扶?不是你撞的你会扶她?”多亏有监控录像证明。这个故事真让人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