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孜州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是全国第二大藏区。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原因,甘孜州藏传佛教影响很深,信仰者众多,美国等西方国家把甘孜州作为利用宗教进行民族分裂、破坏活动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宣传思想工作为甘孜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占总人口85%的农牧区宣传思想工作还十分薄弱。宣传文化阵地严重萎缩。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加之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使得宣传文化工作投入捉襟见肘,传统阵地和手段逐渐丢失,宣传阵地不断萎…  相似文献   

2.
甘孜,因拥有贡嘎山、海螺沟等世界顶级风景区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受到世界关注。甘孜,是四川乃至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发展潜力巨大,却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持,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改变甘孜州旅游人力资源现状与一流旅游资源不相匹配的窘境,四川省委组织部、省旅游局、甘孜州政府联合启动了"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消除制约甘孜旅游业提档升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章梦晗 《廉政瞭望》2023,(11):22-25
<正>处于西藏高原东部、四川西部的甘孜州高山林立,地形崎岖。这里既有绵延冰山,也有绿茵草地,然而在冰雪与沃土覆盖之下,红色情感却深沉又蓬勃。从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在甘孜的泸定、康定、丹巴、道孚、炉霍、甘孜、白玉、巴塘、得荣、雅江、理塘等地有过不同时间的停留。1936年,红二、六军团为北上抗日,也从云南进入甘孜涉藏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4.
甘孜州文化贫困主要表现在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差、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落后等方面。文化贫困有着强大的辐射力,不仅影响了甘孜州贫困农牧民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还直接造成教育科技的落后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不足,从而制约了甘孜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应当以政府为主导、以当地民众为主体,采取一些反文化贫困战略,具体包括:注重农牧民自身能力建设,发展教育和科技;重建社会组织体系,推进参与式扶贫;关心文化转型,保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唐卡,是藏族传统绘画的代表,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圣殿中的一株奇葩.藏族传统绘画风格主要分为三个较大的流派:一是"门唐"画派;二是"钦则钦莫"画派;三是"噶玛嘎孜"画派.甘孜州正是"噶玛嘎孜"画风盛行的中心地区和传承基地.  相似文献   

6.
刘成鸣 《党建》2020,(2):27-28
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近年来,甘孜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坚决落实中央治藏方略和省委藏区工作思路,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把全州各方面工作往民族团结、凝聚人心上聚焦,各族群众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律、奔小康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不断筑牢。2019年12月,甘孜州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相似文献   

7.
信息扫描     
正甘孜州强化综合分析研判科学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最近,为增强领导班子配备的前瞻性、科学性,甘孜州实施了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管理。甘孜州将18个县(市)党政班子、102个州级部门职责定位、职数设置、岗位任务要求、任职条件等科学集成为36个数据模型,并按照一岗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探索了甘孜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问题.对甘孜州县域财政财力运行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作了六个方面的归纳和分折.进而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培植财源,推动甘孜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廖少华 《当代贵州》2011,(16):24-24
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是黔东南最大的比较优势。目前全州有39项53个保护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排列全国地州市级第一位,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我州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风光秀美,气候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各地通过整理党史、军史,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仍有一批红色资源面临风险:一些红色遗址、遗迹保护缺失;部分无名烈士陵园、墓地遭到破坏;红色历史研究不足,部分英烈生平事迹宣介不足,逐渐湮没无闻……红色文物、红色景区等是重要的红色资源,承载着一个个闪光的历史记忆,是重温党的辉煌历程、传播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省省会城市的成都,在援助藏区建设中勇当领头羊。成都市在推进10个藏区县的对口援助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甘孜州的发展与成都的发展统筹起来谋划,把甘孜州的事当作成都的事来做,坚持以加快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根本,以加快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加快干部人才和资金支援为保障,以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速览·四川     
要闻8万多藏区牧民群众喜迁定居房为加快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改善藏区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我省从今年起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8个多月以来,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优质高效地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底,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木里县共256个定居点中,已有93个完成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只有理清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关系,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调动与学生教育紧密相关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认识它们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民族精神,为理想信念和国家民族发展奋斗。  相似文献   

14.
<正>地处川西的甘孜州雪山雄奇、山涧凛冽,高原冻土、峡谷深林间蕴含着独特的州情、社情、民情。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和乡村振兴稳步起航,甘孜州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护航员作用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15.
四川藏区主要包括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木里县,是全国第二大藏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我们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着眼全局谋划推动民族地区工作,四川藏区静悄悄地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变化,实现了全省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闽东苏区人民和各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闽东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闽东苏区红色文化的重大政治与文化价值在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上,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构建了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以勤劳勇敢为基石,闽东苏区红色文化培育了不惧艰难的坚强信念;以自强不息为动力,闽东苏区红色文化铸就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以为民谋利为目的,闽东苏区红色文化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  相似文献   

17.
3月20日,四川移动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成功开通TD-LTE基站,标志着甘孜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率先迈入了4G时代。至今年底,全省将建成1万余个4G基站,覆盖所有市州城区。信息加速跨越提升TD-LTE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国际4G标准,此前已在杭州、深圳等6个城市开展规模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见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承载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文化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文化自信与红色文化是互促共生的关系,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根基,文化自信彰显了红色文化的先进性、革命性及科学性,有利于实现共同的价值认同,为民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省委、省政府9月7日在甘孜州康定县召开富民安康工程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富民安康工程,促进甘孜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正"你家里有几口人?去年家庭收入是多少?收入来源有哪些?对当地干部的工作是否满意……"近日,甘孜州纪委监察委工作组走访慰问时,来到德格县呷依村的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情况。今年是新时代的第一个年头,也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甘孜州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态度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开年,甘孜州纪委监察委就组建工作组,兵分6路,深入全州18个县(市)的乡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督导检查。通过政策宣讲、实地走访、慰问贫困户、与群众座谈,吃透基层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