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董存瑞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隆化县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修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9.16万平方米,在全国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陵园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园内有纪念牌楼、烈士纪念碑、烈士塑像、纪念馆、碑林等13项主体建筑。  相似文献   

2.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率领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共8.6万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毛泽东同志在参加由中共赣南省委召集的省、县、区三级干部会,做了安定工作后,于10月18日晚带警卫员离开于都城,踏上长征路。长征初期,“向西”和“向北”的战略方向之争,经过了三个回合的角逐,毛泽东终于争取到中央领导层多数的支持,得以拨正长征方向。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中央红军先后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进入了潇水、湘水地区。蒋介石在判明红军西进的意图后,立即部署重兵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面对越…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22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参加过红军长征和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老同志,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  相似文献   

4.
红色纪念馆是纪念我国近现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专题性博物馆,在新的历史时期红色纪念馆可以建设成为红色旅游胜地、可以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代替。曲靖虽然地区偏远的西部,但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均有革命的痕迹,涌现出无数的革命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特别是红军长征两次经过曲靖,曲靖人民及地下党组织积极支持和拥护,保证红军顺利通过曲靖。革命胜利以后,曲靖地区也先后建立起了许多红色纪念馆,这些纪念馆的现状和作用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亚南在《竞争与谋略》上撰文说,红军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江战役红军蒙受重大损失之后,中央“三人团”的博古、李德坚决主张中央红军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眼看着疲惫之师将钻入敌人布好的口袋,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毛泽东等力主改变行军方向,面向贵州。作为中央“三人团”成员之一的周恩来在最高决策机构中孤掌难鸣,感到无可奈何,毛  相似文献   

6.
1.民政部公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民政部公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设立烈士纪念设施分级保护管理体系,未经批准不得迁移烈士纪念设施,并提出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纳入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配备讲解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3月5日,在“三&#183;八”国际妇女即将来临之际,平昌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全体女干警到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和红军纪念馆为英烈扫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还组织大家进行了接力赛跑,进一步增强了检察干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致力于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团结互助、和谐效能的检察队伍。  相似文献   

8.
弘扬长征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的集中体现,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本文是运用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来阐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进行求实的人生观教育,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常熟市近年来不断强化红色教育与廉政文化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作用,利用沙家浜红色资源全力打造廉政教育示范品牌,使沙家浜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沙家浜镇整合地缘人文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资源,在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的同时,强化革命历史纪念馆、廉政教育  相似文献   

10.
因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6年被长征精神照亮。2006年10月16日至12月10日,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全景再现红军长征历史的大型主题展览《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作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历时56天的展览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揭示了穿越时空、震古烁今的长征精神。据统计,整个展览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群众,包括一些外国人,共计201万人次走进了长征展厅这座神圣的殿堂,创造了军博展览史上前所未有的“红色轰动”。  相似文献   

11.
长征歌谣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无论何年何月,无论何时何地,一想起红军长征,就让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长征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一曲英雄主义的凯歌。最近,在贵州重走了一段长征路之后,我才发现,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不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歌谣。长征途中,红军走一路,讲一路,写一路,所以便有大量的长征歌谣,留在了沿途老百姓家的门板上。在遵义红军长征纪念陈列馆里,至今,仍保存着贵州省仁怀市长干山区,一位大王寨农民王泽光家的几块堂屋板壁,上面写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  相似文献   

12.
长征中女红军人数不多,却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她们却在长征中和长征刚结束时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如忽视、歧视、性骚扰、政治婚姻等,这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曹参  刘炳华 《检察风云》2006,(22):60-61
上海与长征特别有情有缘:在普陀区,不仅有“金沙江”,“大渡河”命名的路,还有以“长征”命名的乡镇和中学。10月20日,曾参加过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今仍健在并居住在上海的33位老红军代表欢聚长征中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军功勋章金灿灿,老红军是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监察》约我写一写我所经历的长征往事。长征中,我担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师政治委员。作为一名长征老战士,一名红军政治工作干部,回首长征岁月,我深深地感到:红军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面对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依靠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决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还离不开严格的纪律。我就讲几个红军长征严格遵守纪律的小故事。取出青稞麦,就要给乡亲们留下足够的银元1936年4月26日,红二、六军团从丽江的石鼓、巨甸渡过金沙江,进入人称“香格里拉”的雪山藏区。5月上旬,红二、六军…  相似文献   

1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军长征结束后去陕北采访,他发现了红军与其他军队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红军的指挥员经常说:“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其他军队当官的经常说的:“弟兄们,给我冲!”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为加强对干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清明节前夕,吉林省靖宇县人民法院组织法官到杨靖宇将军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祭扫活动。全体干警身着制服、佩戴白花,缓缓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清扫积雪,并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靖宇县法院将此次活动作为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干警切实体会到自身的使  相似文献   

17.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副对仗工整,气势恢弘的对联,出自四川省达县一个叫何永瑞的父子三人之手。更令人难忘的是,何永瑞父子三人的命运,与红军长征紧密相连。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西征,经陕南进入四川东北部,经过浴血奋战,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所到之处,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地方豪绅纷纷闻风逃窜。当地达县梓桐乡的团总杜光亭平时仗势欺压百姓,群众对他恨之入骨。他听说红军马上就要打到梓桐乡了,就赶紧连夜逃走了。敌人怕红军,穷人盼红军。以教书为业,在梓桐乡颇有…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十月,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的难忘时刻。回望70年前这场气吞山河、壮丽史诗般的长征,她不仅令人敬仰,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长征,创造了人类军事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有着无数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浸染出的壮美。抚今追昔,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红军英烈,深深怀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每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有人要问,红军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靠的是什么?很重要的一条靠的是,红军将士心中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因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70年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没有磨损长征精神的光彩,相反更凸现出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价值。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和中国革命的危难关头,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战胜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开创了党和中国革…  相似文献   

20.
话剧《万水千山》(以下简称《万剧》),是一部伟大长征的英雄史诗。但是,“四人帮”却恶毒咒骂:“《万水千山》那些东西,都是为那些老东西评功摆好的!”对《万》剧进行疯狂的诋毁、扼杀。打倒“四人帮”,《万》剧得解放。今天,放射着伟大长征万丈光芒的《万》剧,在全国各地广为演出,是对“四人帮”污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攻击毛主席革命路线,篡改我们党光辉历史的有力批判。《万》剧是一曲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赞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