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妈妈的信     
不知为何,妈妈的这封信被我保存了整整八年。——是自责吗?妈妈去世前的确如此,每读一遍万箭穿心。是忏悔吗?妈妈去世后,每读一遍泪如泉涌。这封信写于2004年的10月25日,这一年妈妈已是86岁的高龄。我能想象妈妈伏案疾书时的情景——她的手在颤抖,她的眼在流泪。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却非要写信?难道不能面谈?不能在电话里讲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道歉"!——母亲向女儿道歉!那天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例行回家看望妈妈的  相似文献   

2.
妈妈,我爱您     
正"妈妈,我爱您。"因为不好意思,这一句话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没有对母亲说出口。我的妈妈62岁了,在她的脸上总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坚强,遇到困难挫折时,她不放弃,总会乐观地去面对;她爱帮助周围的人,一直影响着我,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一提到"妈妈"这个字眼,我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3.
在一起     
正我是一个还没来得及出生就被迫与妈妈分离的孩子,严格地说,我只能算是一个胚胎。我爱妈妈,我们一直——我一直怀念在妈妈子宫里度过的日子,尽管妈妈把她的肚子裹得紧紧的,紧得我都快喘不上气来了。妈妈一直都在动。有时,我觉得她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飞;有时,她大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有时,她奋力挥动手臂。这时,我会听到歌声,有妈妈的,也有其他人的。  相似文献   

4.
大爱无言     
刘礼 《廉政瞭望》2004,(6):40-41
他是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富婆的独生子。正当他想当然地准备在妈妈公司里出任要职时,可自知身患绝症活不过一年的“狠心”母亲却只他1000元现金让他离家出走。到哪她不管,一年后才能回来。在这一年里,他不得回家,不得与母亲通信,更不能要钱……  相似文献   

5.
一 母亲离开我时,我才呼吸了人间20天的新鲜空气。产后大量出血,医疗条件的极端落后,很快地枯萎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直到现在,她唯一的儿子在无穷的思念里,对她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而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母亲是活在我心中的。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母亲的,如果我不能好好地活着,人们惋惜的,绝不会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6.
十枚硬币     
在我母亲的心中,我们是她明天最美好的希望和期盼。母亲常常在煤油灯下缝补一家人的衣服,我和弟弟则躺在离她不远的床上,她一边缝补一边唠叨一些话在我们耳里。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等明天你们长大了,我们的日子会比现在好很多,你爸爸没这么累,我们也没这么辛苦了。我们在母亲期盼的明天里磕磕绊绊地成长着。  相似文献   

7.
杜美 《新湘评论》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8.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9.
母爱在远方     
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母亲问:"有啊?""不是,是我。""发啊?""不是,是我。锁。""有"是我二弟,"发"是我小弟。我都有点生气了,在母亲心目中,我这个老大怎么就没了位置呢。母亲在电话里"哦"了一声,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想她了,打电话问侯一下。母亲说,昨天不是还来过吗?怎么又想了?没事挂了吧。手机里便听到"嘟嘟"的盲音。  相似文献   

10.
在一起     
正夜里,阳光没有了,我变成一股冷气,我真恨自己,连一点温暖都给不了妈妈。远远的,我看见妈妈和一个阿姨在推让一件大衣,后来,妈妈和阿姨蜷缩着,挤到一起。天亮了,那个阿姨却再也没有醒来,她永远睡在了雪山上。妈妈穿着阿姨留下的大衣,蹒跚在黎明的曙光里。她又咳嗽了,我真担心……我流泪了。我的泪水凝冻成雪花,在妈妈面前飞舞。  相似文献   

11.
熊明 《湘潮》1987,(12)
以湘鄂赣边区革命斗争为题材的现代京剧《杜鹃山》里,那位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的杜妈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原型,就是著名烈士涂正坤的母亲——何九莲,人们都亲切地称她“涂妈妈”。涂妈妈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又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女性。在那血与火的日子里,她不但热情支持丈夫和儿子投身革命,而且自己也担任交通员,出生入死,为党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他说:“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最坚韧不拔的。我热爱祖国母亲,坚信母亲也一定会爱她的优秀儿女。”他还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会象生长在墙头的狗尾巴草那样软弱,我把自信建立在报效祖国的基础上,这是我赖以生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 一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不认识朱霞,我的阅历里就少了一次难得的感动.刚见到这个来自大西南山区的20岁女孩儿时,我想像不出在她热情开朗的笑容背后竟有着那样沉重的心曲.当我试图探寻她不懈进取的动力源泉时,被拨动了心弦的朱霞满含深情地说起了她的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4.
岁月是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在它日夜奔腾的涛声中,我的父母先后去了天堂,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母亲出身贫寒,天生丽质。年少时随外祖父做小本生意。她不识字,但却有着聪明的经商头脑,是外祖父的得力助手。十八岁嫁给我父为妻,在岁月更迭中度过了她的一生。母亲先后生下8个孩子,后来仅存我们姐弟5人。  相似文献   

15.
永恒的母爱     
<正>母亲的爱是天下最无私而神圣的爱。孩童时,不管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经常听到《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几首歌。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时常从大人们的口中听到:"谁家的母亲如何如何对待孩子,宁可自己吃糠咽菜,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一些委屈。"  相似文献   

16.
瑞芳老师您好!很高兴见到您。来之前,我拜读了您的自传体新书《岁月有情》,很全面,很真实,也很生动,真没想到您的革命经历这么丰富,更没有想到您还有一位革命的妈妈。我在书里写的很坦诚,都是真的,包括我的感情生活。其实我妈妈的经历比我丰富多了,她老人家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总理曾对我们说过,你们的母亲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相似文献   

17.
安宁 《党课》2011,(24):75-76
我一直都不喜欢母亲,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我记得年少的时候,小城里放电影或者有戏班子来,她从来都不会有时间陪我去。她总是把我送到电影院门口,为我买好票,而后便逆着来陪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家长往外走。偶尔回头,看到我还站在那里不满地看着她的背影,她便会一挥手,重复那句干篇一律的话:“我在散场后等你。”是的,她唯一能够给我的,就是散场后用自行车载着我回家。  相似文献   

18.
田秀娟 《党课》2012,(12):91-92
她八岁时,父母开始闹离婚。她不懂什么是离婚,只记得母亲反复地问她:“想跟着谁生活?”她说:“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北风呼啸的冬目,姥姥牵着她的手说:“你爸爸被狐狸精迷住了,不要你们了,咱去法院‘过堂’。”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她的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小小的心如掉进了冰窖一般,那冷,钻心入肺。多年以后,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母亲是个农民,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平凡而又朴实。母亲是个憨厚待人的人,母亲勤劳,家里家外她无所不通,无论是那般活计母亲都干得漂漂亮亮。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营务庄稼,把田间地畔收拾得干干净净,休息时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候大山深处母亲是我的依靠,我的母亲犹如矗立的巍巍大山给我们安全与依靠。家里种着苹果,母亲在天还麻麻亮时背上一背篓苹果,去集市上卖。不管怎样母亲都会把苹果换成实用的东西,那时候我们盼望着  相似文献   

20.
刘霄 《廉政瞭望》2014,(8):12-12
下决心杀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可能这个问题比杀自己的母亲要好回答一点。有人问“杀母亲后再自杀,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杨九同答说:“我不想活了,但我死了我妈也没人照顾.所以就那样了。”这是带着瘫痪母亲,去东莞打工的杨九在弑母未遂后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