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于目前下发,明确提出鼓励、引导、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福建文化产业。文件提出,福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以下领域: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介、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等。  相似文献   

2.
开展民族语电影译制和发行放映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特殊关爱,继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少数民族同胞迫切的文化需求,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民族语电影译制和发行放映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重视、关心和支持,使之在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3月的北方,傍晚。离电影放映还有一段时间,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大杨村的村民陆续走进村委大院。一袋烟的工夫,偌大的文化广场就挤满了前来看电影的乡亲们,11岁的周志坤和小伙伴们兴奋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今晚又有电影看喽,听孙伯伯说今晚放映《我的长征》,可好看呢!”  相似文献   

4.
1958年自治区成立以来,宁夏文化事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作演出、群众文化活动、电影发行放映、文物发掘保护利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市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推动宁夏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发挥电影这现代传媒艺术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现代文明和道德的作用,宁波市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是建立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体系、实行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农村电影放映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6.
电影《庐山恋》1980年7月12日在庐山恋电影院初映至今,创世界电影史同一家电影院放映同一部故事影片三个之最的记录:观众人次最多(136万人次),放映场次最多(7000场),使用拷贝最多(12个)。2002年12月12日获得世界吉尼斯记录。创作《庐山恋》剧本的,是英年早逝的鄱赣英才毕必成。本刊特约他的生前好友、作家周兴发先生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电影被迅速纳入主流政治话语和国家行政管理与规划当中。作为电影放映的唯一专门场所,1949—1956年,北京市各大电影院在各大影片上映的同时,也上演着经济、政治乃至文化之变。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作为部分有财力市民娱乐消费场所的电影院,在多措并举之下逐步被构建成一个政治宣传和人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主管部门所代表的国家意志与影院经营者的心理及行为互相融合,共同形塑了电影院这一特殊的放映空间。  相似文献   

8.
“‘何电影’来咯!”随着山村小儿阵阵兴奋地呼喊,一个头戴军绿色帽子、骑着摩托车的身影由远及近。近了,细看,摩托车上载着两个大箱,大箱上写着“电影放映机”。  相似文献   

9.
《北京党史》2008,(3):48-48
王昆仑副市长批示:同意。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关于我市农村电影普及放映问题,目前除门头沟区由于根据山区生产队户数多少,经济情况,适当减少包场费用后,山区电影放映基本达到普及外,其它山区电影普及问题尚未解决,根据了解主要是因为山区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负担能力低,为了解决广大山区电影普及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有一部黑白故事片经常被全国各地电影院、电视台放映播出,它就是曾经风靡神州、家喻户晓、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红色经典电影《英雄儿女》。那么,它在由小说到电影的过程中,以及电影公映之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谷梁 《北京党史》2012,(3):59-61
电影是在19世纪末传人到中国的,早在1896年。在上海的徐园就有中国人开始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的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00多年的路程。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一些“主旋律”电影之所以选择免费放映,有时候是因为担心充斥着说教味道的电影内容难以吸引观众.收费放映更会乏人问津。然而《建国大业》用事实证明,“主旋律”电影也能好看。有人估计它的票房最终将突破4.5亿元。这部电影的实际投资未超过4000万元。成就《建国大业》高票房的除了高人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票价。该片的高票价引来不少争议:有舆论质疑该片扛着“爱国”的旗帜大规模地“吸金”;也有舆论认为,既然是“爱国”影片,应该免费放映,免费放映更易让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木华 《党史文苑》2003,(6):38-42
1976年10 月“四人帮”垮台后,一部神秘的影片作为“四人帮”反党的证据,在全 国各大电影院连 映多日。当时,虽然名曰“控制放映”,但其放映范围之广,观众之多, 报刊舆论引导力 度之大,只有文化大革命前夕的《早春二月》、《北国江南》可以媲美。 从这部影片中, 广大观众还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名词——阴谋电影。它。就是“四人 帮”精心策划,用 以炮轰周恩来、邓小平的“哑炮”——《反击》!  相似文献   

14.
共办文化多方受益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电影院加盟小天鹅三江电器公司,组建了“三江放映队”,有效地解决了电影放映经费不足的难题,企业由此也扩大了知名度。自从有了这支“三江放映队”,农民每年只要花1.5至2元,就可以观看到10场20部电影。共办文化 多方受益@田园  相似文献   

15.
施后贵  周君  陆睿 《当代党员》2013,(10):40-42
杨云华,男,今年66岁。城口县电影公司年纪最大的农村电影放映员。  相似文献   

16.
土乡放映员     
夜幕渐渐降临,欢笑声响彻山乡,村民们纷纷来到银幕前,静谧的小村庄一下变得热闹起来了。老爷爷、老奶奶们早已自带凳子坐在7前排,孩子们也三三两两,追着玩着,站着等待电影开始…… 这是前不久电影放映员叶胜春在互助县台子乡楼子滩村放映电影时的情景。27年的漫长岁月中。叶胜春就这样带着放映机奔走于山梁深沟的村庄与农舍之间,不断地将外面精彩的世界呈现给偏僻的土乡村庄。出生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贺尔村的叶胜春,小时候家境贫寒,又是家中的老大。一次偶然的机会,14岁的叶胜春报名参加了互助县电影公司电影放映员的培训,拿到了放映证,开始了长达27年的农村电影放映生涯。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7,(7)
本文首先概述了会计信息的含义以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通过电影发行放映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几个实例,分析了由于发行结算体制、人为因素、行业核算方式缺陷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指出随着市场环境、经营模式的变迁,核算办法的改进,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马恭志 《学习导报》2011,(19):51-52
我叫马恭志,今年38岁,是永兴县柏林镇一名普通的农村电影放映员。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2,(21):49-49
因患小儿麻痹症,马恭志5岁那年失去了笔直的双腿,掩在裤管里的双腿弯成一个“O”字。15岁起,这个残疾青年挑起重达百斤的电影放映设备,在母亲的陪伴下,开始了翻山越岭的放电影生涯。  相似文献   

20.
黑白爱     
丁立梅 《党课》2012,(16):92-93
这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 那时候,他二十六七岁,是老街上唯一一家电影院的放映员,也送电影下乡。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放映的全部家当——放映机、喇叭、白幕布、胶片。当他的身影离村庄还隔着老远,眼尖的孩子就率先看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