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应结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以此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等方面来改善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环境,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1,(11):14-14
为增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广德县积极探索,深入调查研究,将其分为在校学生青少年、社区青少年、农村青少年、未升学就业青少年、外来青少年、“留守”青少年、闲散青少年、劣迹青少年、刑释解教青少年、残疾青少年等10类,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是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观点不一。寻找青少年犯罪深层次原因,强调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价值导向,从根源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某些地区出现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物的情况.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物,会使身体成瘾,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与安定.本文研究常被青少年滥用的成瘾性药物及其对身体的危害和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物的原因,提出预防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有报告称,青少年犯罪已经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社会“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做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就显得极为重要。青少年罪犯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重点探讨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及其成因,旨在预防众多的青少年或儿童形成犯罪心理特质,从而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终目的。一、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质研究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是一种极端偏离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和触犯法律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指在其违法犯罪心理特质支配下所实施的反复的或持续的反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上林法院在依法审理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侧重照顾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培  相似文献   

7.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促使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青少年网络犯罪者上网操作能力娴熟、网络犯罪几乎没有罪恶感以及网络犯罪强大的破坏性等特点。导致青少年进行网络犯罪的原因有青少年特殊年龄段的因素、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应该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法制观念、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加强课外指导和教育、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完善网络管理,开辟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站以及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使青少年网络犯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逐日递增,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21世纪的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其中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传媒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罪案报道刺激青少年的犯罪动机、黄色传媒扭曲青少年的性观念、商业传媒助长青少年的消费主义倾向、网络世界颠覆青少年的传统伦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探求其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有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之一,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阴影。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以及青少年犯罪现象和特征出发,探寻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探讨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状况,加强青少年思想的引导与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当前的新形势,分析当前青少年思想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的路径与载体问题,提高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可以使青少年树立禁毒意识,自觉拒绝毒品,减少吸毒人员,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毒品犯罪。那么怎样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呢?首先是政府部门要把青少年禁毒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来抓;第二是要加大对青少年禁毒工作的宣传力度,其次是不断地健全、完善、落实对青少年吸毒人员的帮教措施,另外还要落实处罚措施,建立青少年吸毒人员劳教场所。  相似文献   

14.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飞 《法制与社会》2010,(17):81-82
青少年犯罪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就如何更好地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提出了以下对策:大力开展法制教育,积极构建家庭防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行为,完善立法预防青少年犯罪,建议立法机关考虑将刑事责任年龄适当降低等,以期对违法青少年的转化及遏制青少年犯罪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具雏形,这不仅体现在一系列附属性的青少年法律规范的规定上,而且也体现在专门性的青少年法的颁布和施行方面。本文拟就我国青少年法的基本内容和种类作一概要的分析,以为青少年法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界阈范围,并为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必要的实务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性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除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直接关系外,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有重要关系。因此,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所要面临的大事。本文将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青少年的犯罪成因、如何控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然而我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青少年犯罪,不仅使自己身陷囹圄,而且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青少年犯罪极大的破坏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预防青少年犯罪,保障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将具体研导致青少年究青少年犯罪的两类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的对策,以期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青少年犯罪的主体特征表现在: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女性青少年犯罪案件增长,青少年犯罪人员的身份和职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指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个人因素,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凑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青少年犯罪的数量日趋增多,而且青少年犯罪的性质也越来越恶劣,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何规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和平稳定以确保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入手,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征特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浅薄之处,以为贻笑大方之言。  相似文献   

20.
<正> 第一章危害青少年的作品第一条对危害青少年作品的规定1.对危害青少年道德的作品,要作出明文规定。本法所说危害青少年的作品,主要是指有伤风化、具有粗野影响、助长青少年使用暴力和犯罪、煽动种族仇恨,以及美化战争的作品。对危害青少年作品所作的规定应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