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边环视     
《重庆市信访听证暂行办法》8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采取听证会的形式,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在听证会举行的7个工作日前,组织听证的机关要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书面通知信访人。当场做出听证结论的,信访人在15日内获取书面结论,未当场做出的结论,必须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结论并书面送达信访人。听证结论可向社会公示。  相似文献   

2.
新《信访条例》对办理信访事项的工作人员有哪些总的要求?编辑老师,您好。新《信访条例》对于办理信访事项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哪些要求?岳阳市君山区读者李富安答:新《信访条例》对于办理信访事项的工作人员总的要求是:1、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恪尽职守”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尽职尽责。“秉公办事”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要出以公心,不徇私情,做到公平公正。2、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查明事实”是指行政机关处理信访事项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查明信访事项的真实情况。在此基…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动态     
《党风党纪月刊》2002,(4):28-29
高县在全县实行领导干部信访问题处理意见书制度,各乡镇和各部门对初信初访的接待工作统一使用由县委、县政府制作的《信访问题处理意见书》。时初信初访的处理。依据政策法规提出切合实际的处理意见并与信访人见面;填写的处理意见书,须有信访人签字方可上报处理结果;信访人对处理意见不服。可持处理意见书向上一级机关申诉,请求复查,主管机关须及时复查并出具本级处理意见书。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8):67-67
目前,广州市出台了《行政机关首问首办工作责任制试行办法》,对首办行政机关及首问公务员的工作作出了严格规定。根据规定,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办理事项或者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不明确等特殊情况,首办责任人应及时帮助其咨询了解或者请示报告,并将结果告知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多数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此条规定的本意,一是减少信访人的信访成本,二是为了维护信访秩序。但在现实中,信访人信奉"人多力量大"、"法不责众"等思想,认为上访人越多政府越重视,人数超过5人的集体上访大量存在,成为集体访的常态,处理不当还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其实,集体上访人数动辄超过5人,不仅跟信访人的认识有关,也跟行政机关和信访机构未能有效引导群众  相似文献   

6.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31号令,颁布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信访条例》同时废止。这次国务院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和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的内容;同时,增加了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内容,以促进群众反映的合法、合理问题及时得以解决。■关于畅通信访渠道信访人可直面机关负责人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信访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  相似文献   

7.
一、听证当事人的界定 有的学者认为,听证当事人是指与举行听证的行政处罚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主动要求行政机关举行听证会,并参与听证程序全过程的人.听证当事人仅指被事先告知将受到行政机关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并依法有权向该行政机关提出听证要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管理的相对人.(1)有的学者则认为,听证当事人是指拟受到适用听证程序行政处罚并提出听证要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充当听证程序中的当事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拟受到适用于听证程序行政处罚,即属于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二是向行政机关明确提出了举行听证的要求并为听证组织机关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实施《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加强信访监督,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的答复,可举行公开听证,并通过答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接受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9.
听证当事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听证当事人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 ,听证当事人是指与举行听证的行政处罚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主动要求行政机关举行听证会 ,并参与听证程序全过程的人。听证当事人仅指被事先告知将受到行政机关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 ,并依法有权向该行政机关提出听证要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管理的相对人。(1)有的学者则认为 ,听证当事人是指拟受到适用听证程序行政处罚并提出听证要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充当听证程序中的当事人 ,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拟受到适用于听证程序行政处罚 ,即属于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二是向行…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6,(10):70-70
公安部发布了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按照规定,公安机关在作出下列四种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违法嫌疑人可以要求举行听证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享有向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催促处理、要求答复信访事项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05,(10):59-59
1.《信访条例》在保障信访人权益方面有哪些新规定?编辑同志.我是责刊的热心读者。听说前不久颁布了新的《信访条例》,不知新《信访条例》在保障信访人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  相似文献   

13.
1.《信访条例》在保障信访人权益方面有哪些新规定?编辑同志,我是贵刊的热心读者。听说前不久颁布了新的《信访条例》,不知新《信访条例》在保障信访人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益阳市读者:李天达答:修订后的《信访条例》强化了对信访人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这也是信访工作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14.
博识文萃     
通过信访完善公民权利救济渠道 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的《信访条例》前不久公布,将于5月1日实施。行政系统的信访,应当是行政救济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旧条例相比,新条例具有如下特点:畅通信访渠道,扩大信访事项范围,坚持便民原则,强调秩序和程序规则的细化,提倡社会参与,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切实保障权利,追求和谐共治。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让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迅速化解社会矛盾,切实保障信访人的权利,实现参与型行政或者政民协作型行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云南省昆明市出台了《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试行办法》,并于6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规定,因行政机关告知有误而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告知行政机关应承担法律责任。《办法》规定,实行告知承诺方式的行政审批事项,因行政机关应告知而未告知或告知内容不完整、不清晰、不适时、不准确,导致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由告知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告知的内容,未全面理解或理解偏离造成损失的,由行政相对人承担责任。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未履行《办法》中规定应承担的义务的,可向市政府便民…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6,(10)
一、决定文种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网上公布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 《意见》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国家信访局研究室副主任缪传忠表示,信访部门将不再受理、交办、协调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而是引导相关信访群众到政法机关按程序反映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     
正有关行政机关不受理,并不意味着这些事情就没人管没人问。——国家信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恩玺说,新颁布的相关办法规定了有关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6种信访情况,目的是明确分流,使来访事项更好地落地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决策中的听证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证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而作出影响行政相对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决定前,就有关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在我国,行政决策引入听证制度有其充分的法理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听证会不是决策会,不能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听证事项进行决断。目前,我国在行政决策领域引入听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人们在多方面作出努力,从而使听证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20.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核心制度。本文拟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不足与完善作一些必要的探讨。 一、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提出听证的主体范围过窄。《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依法由当事人提出。依该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是指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行政机关认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