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明燕飞  王颖 《工会论坛》2006,12(5):109-110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贸净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相对于投资和外贸净出口,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偏低。居民消费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将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刺激消费需求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共需求与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是私人需求急剧升级、公共需求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能否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满足人们日益迫切的公共需求是政府面临的挑战。从浙江经验来看,必须强化政府满足公共需要的经济职能,以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为出发点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完善方面,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只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它自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量。据测算,1987-1996年我国GDP的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为61.7%,投资的贡献率为34.7%。也就是说,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以上,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以上。在消费需求没有回升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  相似文献   

4.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阐述西方有效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有效需求的基本状况,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由此得出有利于扩大内需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而正确认识推进城镇化的现实必然性、准确把握城镇化创造需求的作用机理是深化理论研究、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化创造国内需求的机理是: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郊区转型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  相似文献   

6.
需求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求不足问题的出现,既有消费不足的问题,也有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而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承认需求不足问题存在的前提下,应着眼于我国已经摆脱短缺经济格局,有效需求依然存在,经济处于上升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基本具备且非常必要。所以,本文提出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期间的一条工作主线,它对于农村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结构要实现战略性调整,必须同农民的需求实际相结合。 一、与农民的生产经营需求实际相结合 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状态,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民,在实践中随时都面对一些实际困难,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具体的困难和问题,表现为其需求的满足。因此,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要义之一就是今后几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由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二是由当前我国的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不协调状况决定的。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必须千方百计增强消费,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但是 ,也必须联系到供给去分析问题。在经济发展中 ,供给与需求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当前我国内需不足 ,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关 ,如能转变为集约型经济 ,必然能从多方面促进需求的增加 ,而发展高新技术是转变我国增长方式与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当前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落后 ,与经济体制的落后有关。从需求出发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是我国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蒋玉霞 《工会论坛》2004,10(5):64-64
最终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本文对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主要呈现消费需求变迁的经济结构转型、投资需求变化的经济结构转型、出口需求变迁的经济结构转型、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变化的经济结构转型、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结构转型、化解各类风险的经济结构转型的六大新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将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而有效需求不足则主要归因于消费需求的不足。在这种状况下,只有把重点放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消费信贷机制上,才是立足长远、消除消费障碍的良策,只有启动农村市场,才算找准了另一个扭转消费颓势、刺激经济高速增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消费需求的现状,探索消费需求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四川省为例,运用四川省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首先分析四川省的消费需求现状及其内部结构,得出影响四川省消费需求的因素。接着重点分析四川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扩大四川省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供求平衡理论认为,供需平衡发展,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社会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总需求不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扩大需求的政策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必须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根本,努力形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双重拉动。  相似文献   

15.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对于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来实现,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导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要实现山东省经济  相似文献   

16.
从 1997年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以来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回升的政策措施 ,使总需求不足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总的看 ,收效并不理想 ,所形成的两次经济回升也没能持续。其原因是 :需求不足的本质发生了较大变化 ,宏观调控过程中对需求增长率的适度水平估计不足 ,总量调控力度没有到位。  相似文献   

17.
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把远期需求变为即期需求 ,要求我们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努力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多渠道扩大就业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扩大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对推动山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对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统计资料.从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出发,对当前山东省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措施。这对于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山东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东杰  谭顺 《工会论坛》2010,16(5):57-58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由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个体消费需求分散、互扰、不稳定,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约束,从而误导经济发展目标,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有三个构成要素: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构建要素齐全、内在逻辑统一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理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总体生活状况的概念,是指生活条件系统对生活需求系统的满足状况。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性需求、社会性需求、精神性需求和生态性需求四个基本方面。提高生生活质量的任务就是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努力推进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这四个生活条件系统的建设,使它们不断与生活需求系统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