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译厂传奇     
近日,著名配音演员李梓辞世.引来了许多影迷怀念,人们正是通过她塑造的简·爱,开始真正理解人格在爱情上的分量。而《简·爱》《叶塞尼亚》这些众多优秀的译制片都来自上海永嘉路383号上海电影泽制片厂(简称上译厂)那个简陋的录音棚。  相似文献   

2.
娄晓凯 《世纪桥》2005,(3):123-124
《大浴女》是铁凝的又一长篇力作,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尹小跳“犯罪/失落”,“自审/赎罪”,最终解脱这一艰难而又痛苦的精神与心灵的跋涉,真挚地表明了铁凝对现实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天地》2006,(6):37-40
《青春之歌》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现代著名女作家杨沫的一部成名作。这部以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反映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清新秀气,卓尔超群,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成为建国后一部经典长篇小说。由此成功拍成的电影也蜚、声海内外,成为我国上世纪50年代的一部经典影片。那么, 《青春之歌》是如何搬上银幕的呢?  相似文献   

4.
是是非非勃莱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勃莱特是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女主人公。多年来,其放荡不羁的行为一直受到众多评论家的指责。文章从勃莱特所处历史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观照其所作所为,指出勃莱特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名新女性。  相似文献   

5.
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主人公李向阳和电影《剑吼长城东》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可是,也许有人并不知道,他们艺术形象的原犁,  相似文献   

6.
朱亭瑶 《世纪桥》2012,(11):150-152
身体在近些年越来越成为社会学家热衷的研究对象。通过身体社会学的视角解读李安的电影《色·戒》,可以发现女主人公王佳芝的经历正是权力对身体的控制以及身体如何在本性与意识的对抗中挣扎的过程。在男性权力的统治下,女性身体被作为革命工具,践踏女性身体与尊严的行为被价值合理化,而最终这种对身体的无视宣告了权力对身体统治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罗凌霞  冯亚玲 《湘潮》2012,(5):11+14
宏观上,《押沙龙,押沙龙!》文本与《圣经》形成了时空上的对话。微观上,四个主人公通过对斯特潘家族悲剧的替叙述形成了交错喧嚣的对话;而且传统小说中无所不值得作者也与主人公展开了平等的对话,整个对话场使得《押沙龙,押沙龙!》这部小说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安吉拉·卡特(A ngela Carter)是当代一位很有争议的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挑衅、反叛和颠覆传统的父权制文化。《老虎的新娘》是她改编的一部短篇童话。在这个童话里,既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奴役、压迫、摧残和羞辱,又通过文中的女主人公展现了一个新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在文中,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了男权和女权的对垒。女性主义认为自从女性传统地位丧失以后,妇女生活便进入父权主义一统天下的漫漫长夜。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沦为被奴役的对象,女性被当作一个不完整的存在,一件物品而…  相似文献   

9.
笔者作为一个欧美文学的研究者,拟在此从伟大的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同名女主人公的勃勃生气终被环境所扼杀这一角度,引发当代女性更全面深入地观照自身、认识自我,更积极主动地投身现代生活,创造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其代表作《红字》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通过解读《红字》中女主人公的命运,探析作家的宗教信仰及与之相悖的宗教怀疑。  相似文献   

11.
李军红 《理论学刊》2006,(7):122-123
丁玲的创作是真正以女性视角基于女性立场的女性言说,其《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和《三八节有感》,对于在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女性生活的两个重要领域———爱情和生存做出了根本性问寻,并在理性的反思中流溢出对女性人生的深刻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捕捉其中的女性文化信息及显现的社会学价值,对审视当代女性自身及女性写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笔者作为一个欧美文学的研究者。拟在此从伟大的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同名女主人公的勃勃生气终被环境所扼杀这一角度,引发当代女性更全面深入地现照自身、认识自我,更积极主动地投身现代生活,创造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批评家之死》是马丁·瓦尔泽二○○二年的作品,分为《涉案》、《招供》和《粉饰乾坤》三部分,共十六章。全书围绕主人公拉赫著作《犯罪的愿望》中的一句话展开:"一个让人觉得罪该万死的人,他果真死了,那就是现实主义!"这句话在全书中出现了七次,尤莉亚引用了四次,施特莱夫引用了两次并重新界定了拉  相似文献   

14.
<正>《咬文嚼字》杂志社日前公布了对作家池莉的"纠错"报告。在池莉的长篇小说《所以》中,主人公叶紫6岁时告诉招生老师:"当我们站  相似文献   

15.
<正>四哥王光杰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主角原型王光美的十多个兄弟姐妹中,最早参加革命的是四哥王光杰,他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的原型之一。解放后,王光杰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成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3):124-1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向下属推荐《大清相国》。这是作家王跃文的长篇历史小说,塑造了清朝康熙年间以陈廷敬为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特殊历史境遇中政治担纲者的艰难抉择。因为他的推荐,《大清相国》一时洛阳纸贵,主人公陈廷敬也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4月21日,以弘扬"北京精神"为主题的公益电影《爱无言》在北京太阳村首映。影片主人公的善举让在场嘉宾无不流下感动的泪水。这名主人公的原型名叫张淑琴,曾是陕西省监狱局的一名高级警官、内刊的副总编。然而,失去  相似文献   

18.
大林 《党建文汇》2011,(8):21-21
其实早在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里,就有主人公冉·阿让在巴黎下水道里做长途旅行,逃避追踪的情节。有趣的是,《悲惨世界》发表于1862年,这正是现代巴黎庞大的“下水道”迷宫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电视连续剧《希望的田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之后,以其独特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切注目。 这是一部直击“三农”问题的电视剧,民以食为天,与农村、农民最息息相关的东西莫过于土地。编剧对故事主人公名字的设计可谓寓意深刻:徐大地。故事的主人公对农村、农民和土  相似文献   

20.
王鹏 《世纪桥》2012,(22):53-57
电影《赵一曼》完成于1948年底,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拍摄的。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为主人公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那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赵一曼》公映后,人们都想知道有关赵一曼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