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高罗佩     
他是荷兰的外交官,也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他热爱中国的琴棋书画,"神探狄仁杰"在他笔下生花。他在重庆恋爱、结婚、生子,娶的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他的传奇与重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严锴 《学习与实践》2012,(5):134-140
晚清时期湖北工业化起步比上海晚了将近30年,但发展势头却很快赶上上海。这与张之洞个人的作用密切相关。张之洞在湖北的任期长,使他的施政比较稳定;他的"中体西用"思想和振兴实业"以塞漏卮"的主张,使他的政策具有现代性;他罗致中外各方面人才到其幕府中效力,使他的事业具有人才优势。张之洞的督鄂,也使得当时的湖北于中部地区迅速崛起,武汉亦成为华中腹地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曾任两广总督,其间,香港华商在中法战争中向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法军情报,协助他筹措巨额军费,对中国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特殊贡献。香港华商还踊跃捐款、捐物救济广东水灾,启发张之洞发展近代采矿业。为感谢香港华商对赈灾的贡献,张之洞还奏请光绪皇帝赏赐匾额给香港东华医院。  相似文献   

4.
李光泉 《求索》2008,(1):217-219
张之洞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其经济思想在《劝学篇》中有着直接的体现。张之洞处于近代中国的转型期:他崇尚西方科学技术,提倡近代工业,强调工农商的协调发展等,颇具改革精神;但他又忠实于传统,推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缺陷;他所做的贡献是绝不仅限于他曾督署的区域,更对整个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由清流健将转化为洋务“殿军”,经营荆楚之地十八年,筚路蓝缕,兴建起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近代大工业基地,他又是一位思想家,其《劝学篇》对于影响近代中国全部文化历程的“中体西用”说,作出了集大成式的理论贡献。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对于历史借鉴的迫切需要,张之洞成为史家瞩目的研究对象。最近,湖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湖北大学陈钧副教授的力作《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以下简称《论析》),开拓出张之洞研究的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他对人才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有着充分认识,非常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他根据当时实际条件注意拓宽培养军事人才的途径,通过派人去西方学习、聘用西方军事人才和开办军事学校三种方法培养中国的军事人才。张之洞的军事人才教育活动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辛亥革命爆发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时期,看了很多有关张之洞的资料。看着看着,就被张之洞这个人迷住了。这里且不谈他的经世之学、济国之功,单说他为官从政之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就很值得我们今天大大小小的官员学习。敢做大事,敢为人先。《清史稿·张之洞列传》说张之洞"莅官所至,  相似文献   

8.
黄俊棚 《求索》2012,(4):115-117
作为清末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不仅在实业救国方面卓有成就,在教育救国方面也做出过重要贡献。张之洞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深受儒家熏陶,这对于他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处于近代社会背景下的张之洞,其所作所为无不以保国保种为目的,并为此提出了兴办教育、留学教育、拟定学制等教育兴国的学术主张。张之洞对于发展教育的所有主张,其落脚点都在追求效率之上。从现实角度看,张之洞做出教育效率优先的主张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这种见识和勇气正是张之洞在多年的儒家文化熏陶和浸润之下形成和树立起来的,符合张之洞本人的儒家情怀,更契合近代中国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9.
张鸣  诸慧菁 《小康》2004,(7):68-70
清末官场上据传有三屠:张之洞为"士屠",袁世凯为"民屠",岑春煊为"官屠"。张之洞得名大概是因为他主张废科举,断了大批"士"的上升之路:袁世凯则是因为镇压义和团,杀了不少大师兄、二师兄之类的团民;而岑春煊的"官屠"之名,却是因他在两广整顿吏治得来。岑春煊做两广总督前后历时三年有余,他"每至一省,必大肆纠弹,上下皆股栗失色"。为了整肃贪污,岑春煊对于所辖文武官弁中的  相似文献   

10.
熊茂松 《人民论坛》2012,(14):150-151
张之洞主张以"办洋务、开新学"为手段来维护满清王朝的统治,与维新派在政见主张上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界限。维新派对张之洞寄予厚望,当维新运动失败,维新派就骂张之洞背叛了他们,后世学者也因循之。其实,张之洞并没有背叛维新派。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0,(22)
正汉阳铁厂的建成投产,比日本的一家钢铁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七年。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被称为"东方雄厂"。张之洞是被毛泽东认为的少数几位不应被忘记的近代中国人之一。在张之洞署理湖北期间,创建了汉阳铁厂等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因而被誉为中国近代的"钢铁之父"。上回说到,1890年4月,到湖北上任不足半年的张之洞就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杰出的洋务教育家,晚清时期外语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湖北外语教育近代化的先驱。他对清末新式教育思想和实践做出过重大贡献。他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并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种的选择、外语专业招生条件、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诸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为培养洋务运动所需的外语人才,他亲自创办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培养外语人才;重视留学及师范教育,培养外语师资。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奠定了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基础。回顾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及其在湖北近代外语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借以指导当今外语教育改革,推动我省外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石文玉 《长白学刊》2012,(6):117-121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是流行于晚清社会70余年"中体西用"论的集大成者。其"中体",是包含学统、道统、政统三位一体的联盟,其"西用",突破了此前洋务派仅引进、学习西艺的局限,将学习西方的范围实际扩展到社会制度层面。为应对"中体西用"原则可能造成晚清士子身心与世事分裂的情形,张之洞还提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教育原则。这是否在实践层面上无意识地开辟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分途的道路,值得思考。同时面对中学的浩繁与西学的新来乍到,张之洞大胆地提出简化儒学、守住儒学基本要义即可,以便省出精力学习西学,是为"守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封建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他却能对培养职业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性予以高度的认识,并且亲身实践,兴办了大量的各种门类的新式学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张之洞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南皮县人张之洞(1837—1909),不仅是清末洋务派首领,而且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在他的一生中,所到之处积极办学,一共办了几百所。为“兴学育才”,“大开”本县“风气”,他在家乡南皮双  相似文献   

16.
论张之洞的外债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中国近代史上 ,关于外债思想与实践 ,尤其是洋务派的外债思想与实践 ,曾是争议颇为激烈的问题。解放以后 ,学术界长时期对此也大有微词。张之洞是继李鸿章之后兴办洋务企业最多的人 ,且其观点较李鸿章更具理论色彩。因此 ,研究张之洞的外债思想与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 ,不仅对评价张之洞及洋务思潮和洋务运动大有裨益 ,而且对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也不无借鉴之处。一、张之洞的外债思想关于张之洞的外债思想 ,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借款目的 :兴办实业 ,以图“自强”、“兴利” ,抵御外侮。随着中西经济交往的日趋频繁 ,传统的思…  相似文献   

17.
<正>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中年以后自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晚年则号抱冰老人。他举咸丰壬子乡试第一、周治癸亥一甲第三进士及第,其后抚晋督粤,二权两江,三督湖广。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受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宣统元年(1909)死后谥文襄,追赠太保,入祀贤良祠。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晚清实行“洋务运动”和“新政”的地方实力派大员。在清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实行“新政”后,翌年张之洞创办近代湖北警察,正如他在给张彪的信件中所说的“须知警察为推广新政之根基,责任所关,极为重要。”由此可见,张之洞希望警政的推广运用,能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清政府打下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们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存在着"方向性"和"设定性"两种不同的路径.如何处理两种路径的关系是影响社会主义运动成功与曲折交替变化的重要因素.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就是在正确认识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种路径进行科学整合即按照"方向性"路径的要求赋予"设定性"路径以新的内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J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梁盼 《人民论坛》2012,(28):78-80
在张之洞看来,不管是他所认识的日本,还是他所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中国,专制有理,反专制的造反、革命和全盘西化,就是大逆不道近代以来,中国积弱,国门洞开之后,面向全世界寻找老师,便势在必行。我们先后学过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苏联等国。日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继承总结前人的经验之外,与他个人的丰富经历、品格、胆识、才干等有密切的关系。下面侧重从四个方面来论述邓小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者的个人特质。(一阵富的经历及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威望和影响力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伟大人物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一个伟人的产生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与个人的丰富经历和实践活动密不可分。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毛泽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