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长株潭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反映出长株潭养老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构建与三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探索、改革与创新。文中分析了长株潭人口老龄化形势与发展趋势、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状况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长株潭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济南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讨了济南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重点分析了济南市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养老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要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多元化、多类别、多渠道的养老服务网络;制定权威化、专业化、细致化的政策支持;建立有利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稳定发展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养老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优化供给结构,明确多元组织权责;开放运行系统,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拓展项目内容,践行"文化养老"理念;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养老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局势更加严峻。从相关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不断弱化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等,并从立法建设、资源供给、队伍建设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5.
马荣真 《工会论坛》2011,17(3):21-22
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且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下,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社区养老服务不足、机构养老水平仍然很低等,严重影响着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借鉴美国的养老模式,加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上引入市场力量。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山东省济南市辖内的一个县级市,章丘市也已经跨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但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后,应采取得力措施,稳步合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机构养老,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面临严峻挑战。而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养老问题更加突出。为打通"堵点",消除"痛点",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就成为辽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贯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导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总体数量大、快速增长且日趋呈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给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全面分析了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结合目前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包括政府引导、社会推进、人员提高、养老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提出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表现出绝对数量大,高龄化趋势显著,未富先老等特点,同时,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很大,给政府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居家养老产生的背景,对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居家养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运用。继而从理论上对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概括,并且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对静安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在居家养老网络体系的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完善该网络体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文章对于全文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养老是民生之本。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难题日趋尖锐,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不断加重。审视南京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取得了开拓性的成绩,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必须着力加强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在提升养老服务规范化水平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建立养老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内在要求。调查发现,城镇老年人群体生存状况总体较好,具备一定的养老服务社会支持条件;在养老服务需求方面,大多数老年人更加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对于机构养老的观念在逐渐改变,同时对社区养老服务供给需求较为强烈。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在充分考虑老年群体需求基础上,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效和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养老是我国民生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素有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符合时代潮流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新时代下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具体分析了河北省保定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该市老龄人口对养老方式的预期、养老的需求和收入水平,提出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思路,即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大众型养老模式,民间机构养老主要针对中高收入群体,辅之以针对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养老.  相似文献   

14.
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以及疾病谱的改变,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的主题内涵,以提高人民生活的品质和生命质量,这是21世纪的中国必须面对的课题。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为完善沈阳市养老服务体系提供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在传统居家养老功能趋于弱化,机构养老发展滞后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老年工作面临的挑战。本文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社区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在介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部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实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短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缺乏等问题,因此,为了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应落实法律政策,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系统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研究,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在概念界定、人员队伍、服务资金、配套设施以及评估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为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借鉴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和英国“去机构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科学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和网络化体系、健全服务标准和评估机制等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日渐加速的人口老龄化使养老成为严竣的社会问题,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显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口的日常生活保障和精神赡养体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有关问题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指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政治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问题而言。应付老龄化问题的目标:建立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运行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将是全面、深刻持久的。基于此,党在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应对。但是,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我国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在内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较多问题,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体系也还不够健全,尤其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我们当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还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多元化、有效的养老模式,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居民个人养老问题的解决面临严峻挑战,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21世纪的中国来说,养老问题是将要面对的一大社会难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与和谐稳定。文章主要从对当前的养老模式角度入手,对当前的养老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