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命哲学:哲学人学的基石和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生命哲学是哲学人学的基石和核心,因为自觉自为的生命是人的基本规定性,是人的最高价值;劳动实践是人的自觉自为的生命活动。本文所主张的生命哲学和劳动实践哲学是内在统一的。通过研究生命哲学,我国的人学研究将走上一条卓有成效地“认识你自己”的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中小学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时期是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然而,逐年增多的大学生自杀、暴力事件突显出我国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乏和生命责任感的淡漠。应引导学生认识并尊重生命,提高生命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侯惠勤 《前线》2013,(12):201-201
信仰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精神追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精神状态,其实质是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追求生命的“不朽”和永恒。  相似文献   

5.
艾迪 《党课》2012,(13):101-103
世上最宝贵的无疑是生命,而生命则是由健康来呵护的。从生命诞生之日起,它就注定要面对一个万象纷呈的世界。滚滚红尘中,难免有尘埃、细菌和喧嚣对我们时时侵扰;生命也会被雨淋、霜打、重压。在生活中,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曾经充满活力的生命转瞬间便消逝了;  相似文献   

6.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自然界美丽的循环,如春花秋月,花开花落,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对于我们来说,自然的生命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病理的生命,则是中年得病,肉体痛苦,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相似文献   

7.
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政兵 《世纪桥》2009,(21):111-112
生命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广泛传播与实践,而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对缺失,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以人生现教育、关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为基本内容,通过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加强大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人类乃宇宙之精灵。人的生命是这个星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生命产生智慧,生命书写历史,生命创造文明。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了。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1):1-1
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笼统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抽象的生命,而正是你的生命。你也许有点儿伤感,但有点儿伤感没什么不好。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  相似文献   

11.
蒋政兵 《世纪桥》2009,(23):111-112
生命教育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广泛传播与实践,而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对缺失,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以人生观教育、关爱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为基本内容,通过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袁媛 《党史文苑》2010,(7):77-78
生命教育以人为核心,是教育的根本,是人本关怀的真实显现。和谐高等教育的构建,离不开生命教育作积淀。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生命教育在构建和谐高等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对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可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生命教育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推进。生命有限性的教育、生命审美教育、生命和谐教育及人文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活出最好的自我?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生命内涵、生命意义的本体探寻和对死亡现象和死亡价值的深刻反思,探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构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提出了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人是“万物之灵”,这其实是自封和自诩的,动物大会并没有表决过。卢梭讲:“人生来是自由的,却无时不在锁链之中。”人性是有弱点的, 人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现实中不难看到,女人爱戴项链,男人爱打领带,人总习惯在脖子上套点什么。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充满变数,要活得自在,要赢得成功,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应当重视加强自我升级.努力养成良好品质。不管是谁,不及时升级,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一个人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完善和提升自我.来拓展生命的厚度、丰富生命的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死学与生命教育的发展脉络是相似的。由于各自理论侧重点存在以下诸多的不同,二者构成了相互诠释的逻辑关系:生命教育是各学科教育的基础,而现代生死学则是建立在科际整合基础上的高层次反思;生命教育是教育之始,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教育之成;生命教育偏重的是对生命之“生”的一面的理解,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从生命之“死”的一面来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偏重于对教育对象的外在性规范,而现代生死学则偏重于教育对象的内在性体验。  相似文献   

17.
李顺万 《探索》2004,(2):66-68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个体意识到自我的人格尊严和自我生命价值时 ,人格生命才形成。而自我意识形成的唯一途径则是人们之间的互相交往。  相似文献   

18.
向英  梁建新 《探索》2011,(3):189-192
生命是指人所具有的,在实践中生成的,不断与生存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意义交换的系统。人的生命可以划分为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两个层次,具有整体性、生成性、超越性、独特性、有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本质是自我完善性,自然的本质是自我否定性。生命的实质就是不断的创造和生成,这就构成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将科学融入生命,从根本上改变生命的原生态,从而提高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给科学注入生命,生命给科学带来无穷的动力和魅力。没有生命的科学哲学往往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应构建一种以生命为本体的科学哲学,使这种新的科学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欣烨 《世纪桥》2023,(2):91-9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回答大学生现实的生命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关注大学生网络生命形态、生命互动形态和精神生命新形态,提出优化网络传播的信息,澄清生命假象;提出优化生命教育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命教育协同育人功能;提出整合本地社会资源,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