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精袖  王思雨 《实践》2013,(9):2+49
多伦县将以建设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城四地、五个多伦",努力把多伦建设成为全区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富有生机活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锡盟地区面向京津冀开放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2.
张文雄 《求是》2013,(12):35-36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务实推进城镇化,必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当前,一些地方城镇化盲目扩张,一哄而上,贪大求洋,城市迅猛"长大",导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有的"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远",缺乏产业支撑,有城无市;有的"化地不化人",重物轻人,忽视人的城镇化,城镇建设品位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石首市瞄准"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及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工业,构建大交通,建设新城市,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两轮驱动,协调共进的新路。一、产城融合发展初显成效(一)以产兴城,园区经济作用凸显石首"一区四园"(石首经济开发区、张城垸工业园、金平工业园、东升林产品加工园、江北农产品加工园)的逐步崛起,成为石首新城产业发展的"四驾马  相似文献   

4.
<正>晋江始终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并进。以产兴城,存量提升。以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内涵,促进人口聚集,带动城市繁荣。结合城市改造,晋江推动126家优质企业退城入园,52家企业转型转产,229家低效污染企业淘汰出局,实现产业集约集聚、转型升级;深化实施"品牌经营""资本运作""创新驱动""龙头带动"和"全方位创新"等发展战略,推动"晋江制  相似文献   

5.
王征 《实事求是》2014,(3):28-32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探索产城功能统筹结合互动、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实现"双轮驱动",以此寻求地方经济健康持久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顾冰洁 《当代贵州》2022,(13):46-47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六盘水实现了华丽转身,一城山水入画来,"凉都"旅游扬帆起航.近年来,六盘水市相继获得了"中国健康城市""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全球避暑名城"等称号.逐年上升的数据、纷至沓来的荣誉,见证了六盘水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7.
林胜平 《湘潮》2016,(1):105-106
欠发达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条件较差的山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有特色的产业。福建柘荣因地制宜,做大"一根参",推动生物医药新型工业化;做强"一株茶",推动优质高效农业现代化;做响"一个乡",推动长寿福地品牌效益化;做优"一座城",推动健康养生产城一体化;做活"一位仙",推动民间信俗文化产业化,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3,(6):36-3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长岭县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12345"发展思路,即围绕把长岭建设成为吉林省中等富裕县这一目标,建设能源、生态"两个大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三城",打造太平川工业集中区、长岭环城工业集中区、天然气开发利用工业园区、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四大园区",壮大能源及装备制造、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3,(4):34-36
正2012年1月,中共牡丹江市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城市、沿边开放先导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幸福城市的"五城建设"目标。一年来,作为"五城"建设中的一城——和谐幸福城市建设工作在市委的科学领导下,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万山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立足于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恶化、群众贫困的实际,以脱贫脱困为目标,坚持产业兴城、城市促产、产城互动、城产融合,实施“两个转型”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矿竭城衰”难题,逐渐摸索出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脱贫新路。  相似文献   

11.
正过去五年,六盘水高新区坚持"兴产业、建城市、聚人气"的总体目标,以"产城融合"为抓手,紧紧围绕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公共配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有效资源,持续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这是奋斗的五年,也是辉煌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六盘水高新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东部新城"和"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战略定位,奋楫争先,砥砺前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朝阳县的发展受到"有县无城"的制约,随着新县城建设得到省、市的批复同意,县委审时度势,研究确定了以新县城、朝阳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朝阳工业园区等为重要依托的"一城两区"发展模式,一批产业集群企业和骨干企业相继落户"一城两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县委把做好"一城两区"非公企业党建放在全县基层党建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指导,狠抓工作落实,有效提升了  相似文献   

13.
"文科融合"与"产城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城融合"是硬件之间的融合,用以打造城市的"硬实力","文科融合"是软件之间的融合,用以打造城市的"软实力"。"产城融合"是"文科融合"的载体,"文科融合"是"产城融合"的灵魂。新型城镇化以人为目标,现代人的生活以城市为载体,城市要以产业为实力,就业也以产业为载体,产业需要文化和科技的支撑。所以产业是所有要素融合的纽带。文化和科技则是产业和城市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把"1+4"作为公司发展的主投方向,"1"即贵安新区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4"即大数据、大文旅、大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一新",相关产业活力迸发,成为助推新区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大数据,是贵州生长的"智慧树",开采的"钻石矿";大健康,作为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正逐渐成为贵州省打造的又一张名片;大文旅,作为大生态下文化与旅游的新产物,未来必定会成为一个城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具有人文文化底蕴的生态式现代城市,必然是一个依法规划和治理的城市,且能不断打造城市"人文的魂"、保留城市"人文的记忆"和养护城市"人文的绿",使人与自然、城与自然相谐相趣、相映相辉.  相似文献   

16.
对经营城市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城市的一条新路子 ,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建设的单一融资渠道 ,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土地等资源 ,把城市作为一个重要整体资产去运营 ,通过市场手段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 ,实行有偿使用 ,走以地建城、以城养城的城市建设市场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郑强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7):20-21
正绥阳的城镇化演绎着变与不变的精彩:变的是城市和理念,不变的是山水与乡愁。一城山水一城诗,半城湖光半城林。走进魅力绥阳,处处欣欣向荣。这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意境展示着"中国诗乡"的韵味;这是一座生机勃发的城市,凭借惊人的速度书写着城镇建设新篇。  相似文献   

18.
正贵安新区以招商、安商、利商为落脚点,通过广招商、招大商助推新区产业带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众多优质项目落户,构筑产业高地,推动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近年来,贵安新区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总体要求,明确以大学城为核心的城市建设和以产业大道为重点的产业带"一城一带"建设思路,努力打造有活力、有产业基础、深度植根新区创新土壤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城市房地产化是城市发展严重依附于房地产业,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社会现象,它是地方政府的城市化冲动、房地产偏好和土地依赖症等行为的必然产物。城市化冲动是政府主导意志的集中体现,房地产偏好是"造城运动"的重要推手,而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土地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城市房地产化损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偏离了城市化的正确轨道,使我国城市化陷入欲速不达的困境。因此,矫正政府行为的偏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正胜浦街道辖区17.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约10万人口,如果细分一下人口构成,胜浦农城过渡社区的特质便跃然纸上:行走在胜浦大街的每三个人中,起码有两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胜浦人,剩下一个土生土长的胜浦人,是刚刚洗脚上岸的动迁农民。从"农民"到"市民",一字之间有看不见的鸿沟。近年来,胜浦相继获评"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美丽时尚的城市风貌让昔日水乡焕然一新,但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身,核心还在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