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理痕迹指犯罪分子在犯罪预备、实施和既遂后的心理活动过程 ,包括犯罪预备过程中的心理痕迹、犯罪实施过程中的心理痕迹、犯罪既遂后的心理痕迹三种形态。研究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对分析犯罪目的、犯罪分子的情绪、犯罪分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犯罪分子的个性特点等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反常情况是侦查初期开展侦查工作的一大障碍,但只要能找准其成因,据此展开侦查反而是侦查破案的一条捷径。其形成原因一般包括犯罪分子的伪装、偶然因素的介入、现场地理位置、环境因素、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或目标特殊、犯罪分子的附带作案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临战控制是公安干警依法缉捕涉枪犯罪分子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掌握和支配犯罪分子,使其不能任意活动或越出被限制的活动范围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临战语言控制、临战武器控制和临战动作控制三个方面。它是减少和避免公安干警遭受持枪犯罪分子的不法侵害,顺利完成缉捕任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汽车在给人们提供交通方便的同时,也容易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在一些涉车暴力犯罪或涉车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犯罪分子常常借助汽车作为违法犯罪和作案逃逸的交通工具,如"10·28"金水桥、"11·22"葫芦岛等暴力案件中,犯罪分子均有驾车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五、查缉严重暴力犯罪分子的临场战术和措施之二——调查控制查缉严重暴力分子的调查,是侦察人员向有关人员和知情群众及时了解逃犯身份、特征、逃跑方向等情况的措施。控制是指侦察指挥人员对在逃犯罪分子可能联系的人员、涉足的地方、侵害的部位以及可能利用的各种条件,布置力量,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发现逃犯踪迹,制止新的犯罪,相机缉捕犯罪分子的一项措施。调查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控制是及时发现犯罪分子行踪,加快完成查缉任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剥夺政治权利是人民法院适用的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刑法》第 56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这一规定表明,剥夺政治权利这种刑罚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会被剥夺政治权利。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仍应享有包括选举权在内的政治权利,当然其应享有政治权利的期限也不能因服刑而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04,(24):40-41
近年来,绑架案件,特别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案件,在各地时有发生。因此,对劫持事件的防范不能松懈,至少应掌握一些应对常识。犯罪分子劫持人质,往往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且犯罪分子往往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因此,一旦被劫为人质,一定要沉着应对,不可轻举妄动。1、孤身一人被犯罪分子劫持,内心难免惊慌失措。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尽量保持镇定,不要做无谓的抗争,更要坚定自己能被营救的信心。只要不惧怕犯罪分子的威胁,保持镇定,就有被救脱险的可能。情绪失控只会让犯罪分子狗急跳墙,危害自身安全。在以往的劫持人质事件中,就曾出现过由…  相似文献   

8.
在闹市区缉捕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民警及无辜群众的伤亡,或者使犯罪分子脱逃,从而导致缉捕行动的失败.因此,闹市区缉捕严重暴力犯罪分子,必须坚持"依法施策,确保安全"的战术原则,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同时,要按实战要求制定训练方案:假设案情、预案制定、战前准备训练、战术实施训练等,以最小的代价或不付代价取得缉捕行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强化公安干警的法制意识,健全执法办案规章制度,加强执法的考评和检查,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逐步增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因素,各地法制工作的开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相对滞后地区的基层公安机关,在严格执法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对犯罪分子“打击不力”。本文拟就基层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打击不力”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探讨,以期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一、目前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0.
揭发他人犯罪立功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准确界定对公正处理犯罪分子、分化瓦解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考察揭发立功的刑事政策价值基础上,根据刑法目的论的解释方法对揭发行为的构成特征科学地界定。揭发立功的本质是国家与犯罪分子之间就犯罪信息上的合作关系,揭发主体范围是全部犯罪分子,揭发行为不是履行法定强制义务,揭发的应当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他人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持刀枪犯罪案件的增加 ,犯罪分子袭击警察事件不断发生 ,警察牺牲、负伤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观注。因为人民警察是社会正义的象征。警察被害与一般社会人员被害相比具有不同的潜在社会负效应。警察伤亡事件的频繁发生 ,不但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使人民群众怀疑公安机关维护治安 ,打击犯罪的能力 ,使他们职业安全无保障 ,影响警察严格执法的工作积极性 ,损害国家与法律的尊严 ,不利于国家整体形象和国际声誉。长期以来 ,各级公安机关 ,虽然对犯罪分子袭警事件都极为重视 ,对犯罪分子给予了及时…  相似文献   

12.
她有个习惯,喜欢穿便衣在上海站的人群中转。火车站,永远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丁榕沉到一线,深入调查、和刑警队员一起分析研究上海站各个时间段犯罪分子活动的规律、特点以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每天都要忙到子夜才能睡觉。  相似文献   

13.
缉捕严重暴力犯罪分子与缉捕其他犯罪分子不同,这类犯罪分子都持有杀伤性较大的凶器。或控制有人质作为筹码,缉捕活动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干警及公众的伤亡;因而缉捕活动必须讲究策略,注意方法.依据缉捕时的不同环境和情势,可将其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许震 《人民公安》2008,(12):36-38
到医院检查后,齐托被确诊得了中度肺结核。有人说是累病的,有人说是被犯罪分子传染的。专家说,两者都有,但主要是被犯罪分子传染的。  相似文献   

15.
出租汽车是流动的复杂场所,是各种犯罪分子经常涉足之处。金华市公安机关本着"刑侦职能有必要向前延伸"的指导思想,在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变涉车案件查控难为查控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逐步摸索、总结出了出租汽车治安管理的"金华经验"。为此,笔者在对"金华经验"进行调查、座谈的基础上,特撰此文,就对付涉及出租汽车犯罪问题谈些认识,以抛砖引玉。一、出租汽车已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重点目标和作案的重要工具出租汽车既可以为社会大众所利用,也往往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目标,或为犯罪分子所利用,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的交通工具。随着出租汽车的普及,出租汽车中的治安问题、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犯罪活动以至抢劫、杀人等重特大刑事案件直接发生在出租汽车上,或者与出  相似文献   

16.
高丽娜 《前沿》2007,26(12):162-165
近年来,我国的外逃经济犯罪分子在涉及遣返、引渡的问题时,常常遭遇诸多的限制,并已成为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国际司法合作的一大难题,其中"死刑犯不引渡"成为最为敏感的问题。我国在不断加大对外逃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但现状确实不容乐观。我们与有关国家司法制度的差异,开展司法合作的依据不充分等都成为我们惩处外逃犯罪分子的障碍。如何消除这些障碍就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谈规避鞋印作案现场的勘查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鞋印是犯罪现场提取率较高的痕迹物证.但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水平和手段的不断提高,在现场勘查实践中发现有些犯罪分子采用各种手段以避免在现场留下自己所穿鞋的鞋印.本文分析列举了犯罪分子规避鞋印的常用手段以及勘查技术人员识破作案人规避鞋印意图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类现场的勘查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8.
强奸案都发生在特定的具体条件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条件都是犯罪分子周密考虑、精心选择的.这个条件对犯罪分子有利,对被害人不利.发案时,一般没有第三人在场,不可能有其他人协助被害妇女来同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侦查谋略的目的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侦查谋略是为了侦查人员在侦查对抗中更有效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因此 ,必须强化侦查人员的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和谋略意识。侦查人员应借鉴古人谋略思想 ,巧于谋划 ,应对挑战 ,使侦查人员在与犯罪分子的对抗中增强能力 ,提高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误区一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的一切政治权利  简析我国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这一规定,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并不是剥夺了犯罪分子的一切政治权利(死刑犯除外),而仅仅是限于剥夺上述几个方面。对于犯罪分子的有些政治权利,如申诉、控告、检举等,或者与政治权利密切相关的其他权利,如荣誉权等,是没有被剥夺的。  误区二对判处主刑的分子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