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德华 《法制与经济》2009,(10):119-120
城市是各利益主体的集散地,有效防止城市群体事件,是摆在每个城市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做一简要分析,以减少群体性事件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刘琴 《法制与社会》2012,(28):240-241
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在全国各地频发,其中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在2000年后超过了城市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如何解决农民群体性事件成为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入手,试探讨弄明群体性事件中的法治理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凸显,各种矛盾很容易激化,从而诱发各种群体性事件。如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本文主要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缘起、城市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更好地加强城市治安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近日 ,山东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调研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上 ,确定对五项重点课题展开调研。 ( 1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调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现状、特点、起因和规律 ;剖析典型事件 ,总结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 ;着重研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从工作机制、政策、法律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也是中央政法委确定的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 ( 2 )城市社区治安问题。包括城市社区治安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及解决城市社区治安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成功经验等。 (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打防结合 …  相似文献   

5.
张永春 《特区法坛》2004,(11):41-42
近年来,海口市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有:农村土地权属纠纷;企业改制过程中,人员安置就业、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问题引起的上访;城市社会管理中,交通运输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医疗机构管理等引发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涉法上访;部分企业军转干部上访等问题。这些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了基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城市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有的地方政府在城市开发中具有明显地物质主义倾向,甚至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和民众福利,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构成了未来10年执政的最大挑战。因此,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就是要转变刚性稳定的思维方式,改变对群体性事件的片面认识;遵守《宪法》和相关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利,依法行政;实现官员问责制,严惩腐败。  相似文献   

7.
肖文涛在《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6期上著文《治理群体性事件与加强基层政府应对能力建设》说,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相比,现阶段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点是:数量上呈现出阶段性高发、频发的趋势;参与主体愈益多元化;其所涉及的领域集中在农村征地补偿、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等社会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尤其以城市更普遍,影响更大,大大的影响着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本文从微观各方面来分析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维护政府的形象,加快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昊 《法制与社会》2015,(7):173-174
本文围绕微博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微博维权是现阶段预防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微博维权在预防群体性事件方面的优势分析、通过微博维权来构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对通过微博维权来构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这一举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于群体性事件可以借用中医上的"望闻问切"的思想来进行应急管理,所谓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望诊"则是根据观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规模、参与人群等表征来进行观察,来确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闻诊"则是根据观察群体性事件的目的、特征和行动指向来确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的类型和危机程度。"问诊"则是要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利益诉求,通过沟通来确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切诊"确定群体性事件的症结和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黄杰文 《法制与社会》2012,(27):216-217
目前,我区正迈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格局不断整合拓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社会潜在不稳定因素复杂多变,群体性事件处于高发态势.通过总揽分析我区群体性事件和缠访案件的类型、特点、危害,总结经验对策,推动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刘扬 《法制与社会》2012,(34):188-189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利益对立的阶层,社会控制、管理机制运转不灵都必然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频度和强度。因此,群体性事件频发是社会矛盾在新形势下的综合反映,是各个群体利益冲突的现实体现,是集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首先就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其类型,然后对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进行阐述,分析了其功能与作用,最后在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与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的构建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不仅会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易衍生各种群体性事件。研究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探讨特定的灾害情境及群体性事件要素的异化,构建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模型,明晰事件的演化特征,可以从动态角度分析自然灾害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衍生关系,实现对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的全景式展现,拓展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思路,为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处置提供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2,(33):121-122
群体性事件的化解需要综合运用是政治、经济、司法、教育等多种手段和方式,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具体措施和对策上探索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频频爆发有特定的社会原因,也是地方政府处置不力应对乏术的表现;从调研中得到的部分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结果信息分析:行政决策者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事件时失误比较大,粗心大意,控制群情不办,导致严重的财物毁损事件发生;构建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的行政决策机制,演练预案,比对落实责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源还是因为群众缺乏行之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本文立足群体性事件的现状,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由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使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各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复杂特征,从法律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定性、分类并加以规范,是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朱全宝 《行政与法》2012,(2):100-103
农民群体性事件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农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正在向着多领域、多角度方向展开和延伸。但农民群体性事件问题的本质仍是权利问题,因此,要研究该问题就必然要对它进行宪法上的界定,进而寻求农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宪法根源,最后从宪法高度找到应对农民群体性事件的"良方"。  相似文献   

19.
段嘉庆 《法制与社会》2014,(5):185-186,203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已呈高发态势。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然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为化解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研究,辨析事件性质、揭示发生原因、阐释演变规律,是有效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前提,也是从本质上正确把握处置思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因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土地承包、企业改制和城市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和纠纷,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