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官之言,位高权重之时,往往是豪言壮语;组织审查之时,往往是巧言辩语;身陷囹圄之时,又住往是真言悔语。贪官之言,常为花边新闻,多为饭后谈资,然而贪官言权力、金钱亦不失有“精彩”“独到”之处。今摘录几段贪官之“精彩”语言,加以点评,让大家换个角度看看贪官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 贪官人头落地,“要钱不要 命”成了一些贪官真实写照,成了老百姓鄙视贪官的口头禅。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在贪婪中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当他们走向刑场时,却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之晚矣。 贪官毙命  无路之时说悔迟 一些贪官污吏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掠财。然而,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将一个个贪官送上了断头台。 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省委书记夫人阎健宏大肆贪污索贿,被判处死刑; 广东省大龙集团公司总经理谢鹤亭(副厅级)贪污公款人民币419万、港币…  相似文献   

3.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4.
姬建民 《前线》2008,(12):68-68
别以为贪官行贪之时总想的是伸手未必被捉.进而毫无顾忌地趁机贪敛钱财,其实也会想到伸手可能被捉。所以,贪官贪财之时多留个“后手”,就像盗贼入宅之时。首先要把退路看好一样,一旦撞到枪口上,也好有个退身之步。  相似文献   

5.
大伪若善     
古人云:大伪若善。大凡贪官,其表演功夫都属上乘,拿老百姓的话说叫懵人一愣愣的。贪官往往能说会道。贪官十有八九都曾高唱“反贪曲”,其言凿凿,其语切切,人家不仅站得高、看得远往往还有独到见解。成克杰、胡长清都曾多次发表廉政演说,有数条反贪名言被媒体传播,胡建学对钱字的解释更是“别具匠心”,而且有著作出版,很可惜,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只不过是一种装饰、一种故作姿态、一种欺骗而已。我认为,贪官吞噬人民的血汗钱令人痛恨,而贪官的言行不一对老百姓公开欺骗更令人难以容忍。我想,对贪官不仅应判处贪污受贿罪,更应判处欺诈罪。贪官…  相似文献   

6.
杨涛 《党建文汇》2008,(10):28-28
尽管贪官语录一直被人关注,但是,贪官们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关注其语录的本意。因而,依然屡屡出现贪官“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现象。笔者总结一下2008年贪官们“发表”的语求,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警求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位长期从事反贪工作的人说:“找到贪官情人,往往就能对贪污贿赂案件的侦破起到突破作用。”原因有三:一是如今被查处的贪官绝大多数养旮睛人;二是找到了情人就能顺藤摸瓜,毕竟贪官的情人不是官场老手,反侦查经验少;更主要的是,如今的“情色腐败”呈现一个新动向:越来越多贪宫的情人主动参与腐败官员的受贿,我将其称为“情人主动参与受贿型”。  相似文献   

8.
大凡贪官东窗事发,身陷囹圄之时,都表示忏悔。其忏悔词往往也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放松思想改造”之类的套话。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昔日这个峨大冠、坐高堂、不可一世的高官,在成为阶下囚后,在其“书面检查”中虽然也毫不例外地讲了许多类似的套话,但其中也有“实话实说”,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左克 《先锋队》2010,(3):40-48
官员作秀,是作风不正、操守不严和浮夸不实、弄虚作假的表现:对贪官来说,其作秀,更多的是为了包装,“表演”的目的是欺世盗名,以博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贪官往往是一边作秀一边贪腐,并边腐边升,性质十分恶劣,危害非常严重。自然,一经落马,贪官作秀也往往成了笑柄。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04,(4):9-11
据统计,近年来,贪官落马80%来自群众举报。而当人们为贪官落马击掌相庆时,是否想到:为举报贪官,多少举报人都有一部用血泪写就的辛酸史。因为拳报,举报人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举报,举报人常常惨遭迫害。贪官倒了,而举报人的境遇依然那么凄惨;贪官判了,而贪官的罪名中却少有“报复陷害”罪。这不免让人产生“免死狗烹”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胡军  周照 《廉政瞭望》2005,(4):48-49
干上反贪这一行,与形形色色的贪官打交道,我发现,准确洞察贪官的心理,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运用得好,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古今有不少英雄豪杰。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舍身取义,视死如归,写出“绝命诗”留传千古。但也有一些贪官每当身陷囹圄、死到临头之时,竟然也故作镇静,煞有介事般地索笔赋诗,留下一些“绝唱”。  相似文献   

13.
冯江红 《党课》2010,(15):75-78
近年来,当众多贪官逐渐浮出水面、露出丑恶的本来面目时,人们往往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贪官基本上都是玩“潜伏”的高手,在被查出问题之前,他们其实已经腐败很多年了。他们一身“潜伏”的功夫是如何炼成的?为何总能突破重重防线大肆敛财?一个贪官到底能隐藏多久?他们又是怎样露出马脚的?  相似文献   

14.
“贪官大多出身苦”被作为一个特点提出来,最先于去年7月25日《检察日报》署名周建达的文章《贪官的八大特点》,随后又被作者兰帆几乎全文引用并刊登在《青年参考报》上,再后兰帆的这篇文章被《政工研究文摘》2000年第五期摘录。此语先后被三家报刊(笔者所看到的)刊登,可见其影响力和影响面。笔者认为,“贪官大多出身苦”作为贪官的一大特点,不仅提法很不妥当,而且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对“贪官大多出身苦”提出质疑,目的在于澄清是非,正本清源。为郑重起见,现将周建达《贪》文中对这一特点的文字原文抄录:“六是贪官大…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官场上,上下级关系异化.一些下级官员为了获得上级的青睐,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显得奴性十足,严重丧失人格尊严。有人称之为“官场‘家奴'”。这种“家奴”现象,在贪官群中表现最为突出,小贪官往往匍伏在大贪官的脚下.鞍前马后听其指使,为其效劳,从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6.
检察官与大贪官之间精彩的灵魂搏斗,曲折、惊心。令人回味无穷,掩卷长思。  相似文献   

17.
齐民 《前线》2013,(1):83-8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发人深省。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中国传统白话,人们常挂嘴边;如果文雅一点,可以换句孔子之言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倘若说得再具体一点,则可如明代政治家钱琦在《钱公良测语》中所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凡此皆一个意思,讲的是官员自身素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学习月刊》2013,(4):53-54
民国时期,贪渎严重。撇开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不说.仅在国民党执政的22年间.各级大小贪官即饕餮自肥,难以计数.而且还出了可说是那个时期最大的贪官和贪腐家族——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然而令人回味的是.孔祥熙本来是和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同兴共亡的.可孔氏却没等到国民党败亡之时就提前下台了.原因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19.
据“临床”观察,大凡东窗事发的贪官往往会心甘情愿地患上一种特殊的“健忘症”。该症通常发作于被调查、讯问的场合,症状主要表现为贪官对自己明显超出其工薪收入的巨额财产之来源拒不交代或百般狡辩,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信口雌黄。  相似文献   

20.
张军 《学习月刊》2013,(7):53-54
民国时期,贪渎严重。撇开北洋军阀统治的16年不说.仅在国民党执政的22年间.各级大小贪官即饕餮自肥,难以计数.而且还出了可说是那个时期最大的贪官和贪腐家族——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然而令人回味的是.孔祥熙本来是和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同兴共亡的.可孔氏却没等到国民党败亡之时就提前下台了.原因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