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方游牧民族在长期的迁徙流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生态文化。从生态伦理学的视界来审视,游牧生态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万物,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为核心,充分表现在游牧民族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中。就游牧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相比较,如何扬长补短、扬优弃劣,加快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孔子曰:"君  相似文献   

3.
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生态文化,是苗族先民在适应和改造本民族独特自然生存环境的历史过程中所总结、提炼出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入手,分析指出低碳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和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然后从苗族对森林、水资源的保护,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经验,低碳生活方式宗教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黔东南苗族生态文化内涵,最后提出苗族生态文化对低碳经济的启示:传承苗族文化、保护自然环境,加强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倡导低碳消费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是以民族文化的时代发展为基本条件的。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当代表达,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旨、保障和检验标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发展具有核心统领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是以民族文化的时代发展为基本条件的。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当代表达,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旨、保障和检验标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发展具有核心统领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2,(14):37
2007年7月,余秋雨来到黔东南,一周的文化之旅,让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人类精神价值的回归,黔东南提供了一种可能。隆里:互生和谐的文化孤岛隆里是人类互生和谐的文化孤岛,当今人类文明的最好典范。在隆里,历史本着和谐的思维,最后快乐地走向了和谐共生。一切军事冲突域政治冲突最后留下的都是文化成果,所以我们要以保护文化成果的方式来保护整体历史。这是隆里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突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与消极双重效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承认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培育和谐理念和包容精神,加强文化批评和文化管理,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罗宇红 《湘潮》2013,(3):28-29
我们所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这就要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地位,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体会在这种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时代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罗康隆 《实践》2006,(7):17-18
我国一直是各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国家,民族文化多元并存是我国生态安全的根基,一旦削弱这种并存格局,将会面临极其严峻的生态灾变。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可以使错综复杂的生态资源得到均衡有效的利用,避免了对单一资源的超载使用而引发生态失衡。面对从内陆沙漠到高寒荒漠,从湿暖坝区丛林到高山针叶林,从半干旱草原到温湿的高山疏林草甸等如此多样化的生态背景,任何一种单一的利用办法都不能做到既高效利用,又能妥善保持被利用地区生态运行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哈密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自古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历史,造就了哈密特色鲜明的多元文化交融发展。分析研究哈密的多元文化交融发展问题,对哈密和全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优秀成果、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积极成果基础上综合创新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关系,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价值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和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等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和重要的启蒙价值。当代生态伦理学与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契合之处,使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为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性创生提供了历史文化契机。  相似文献   

13.
蒋谦 《学习月刊》2013,(21):31-32
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以及生产和生活实践方式的总和。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深层次关系,也为人类合理、优化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基本的范式。由于多以历史积淀的方式储存于过往的人类经验和自然环境中.生态文化本身就构成了一种资源效应,成为人们加以开发与利用的对象。近些年来,生态文化建设与资源开发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草原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在处理与草原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和谐共生、良性发展的状态。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包括生态层面的目标、经济层面的目标、社会层面的目标、政治层面的目标、文化层面的目标等五个方面。明晰草原生态文明内涵与目标,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有效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系统本质是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自然——人——社会这个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谐共生"核心价值理念。正确处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格生态"三大系统内部及其相互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生态系统整体和谐统一发展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冲突也处于高发期,而新疆地区又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具有同全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特殊性,通过梳理国外内文化冲突及其适应的研究理论并分析新疆文化冲突研究意义,可以丰富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的社会矛盾理论,为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提供借鉴,有助于新疆地区共同理想和共同精神的凝聚,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文化发展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全球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其中科技成为导致生态危机不断深化的工具,而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的伦理关系断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伦理根源.因此,要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必须从和谐生态入手,构建有利于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科技伦理.  相似文献   

18.
全球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断深化的生态危机,而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的伦理关系断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伦理根源。要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必须从和谐生态入手,构建有利于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科技伦理。  相似文献   

19.
耿步健 《探索》2023,(1):14-2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底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核心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够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是在审思西方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中提出的,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提炼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其核心要义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关键是要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人民幸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科学贯彻“两山论”等,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现实问题导向与战略目标引领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相结合、生态底线思维与历史主动精神相辉映的鲜明特色。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讲:“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这两句话深刻阐释了文化、生态和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围绕文化、生态、文明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提出生态文化这样一个概念。生态文化就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协调文明、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