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风四题     
水有深浅,山有高低,文风亦有优劣之分,用平易语说实话,是好文风基本而主要的标志,亦是我国文风的一个好传统。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孟子说:“言无实不祥、”陆游亦有言:“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当前,一种谓之“公贿”的疫病颇为流行。顾名思义,“公贿”乃是由公家出钱,对用得着的掌权之人或巧立名目送钱送物,或请吃请喝,打点得对方遍体舒服,何愁日后收不到投桃报李之效。   从表面来看,“公贿”似乎不同于一般的行贿受贿、权钱交易那么令人可鄙可憎。“公贿”的受之者欣欣然:“我也没有利用手中权力为哪个人谋私利,都是公对公嘛 !”行之者坦荡荡:“我是为了集体,光明正大嘛 !”然细一探究不难发现,就在这“光明正大”“公对公”的交易中,肥的是个人私欲,受损失的还是国家和集体利益。   “公贿”…  相似文献   

3.
怎不杀猴?     
“杀鸡骇猴”作为一种迂回的方法,收效不可否定———“以儆效尤”,让意欲同路者看到“此路不通”,而幡然醒悟,回头是岸。杀鸡骇猴,单是给猴打预防针,是“生命诚可贵”使其慎行、珍重,这本是无可厚非。但,若是这猴本就已染罪孽,仍然仅仅是杀只鸡给他看,吓唬一下,怕是有失公道了。不但鸡会于心不服,大凡知情者都会问:为什么只“治鸡”,而不“治猴”呢?猴之不杀,自有其不杀的原故:一是有人不愿杀猴。怕杀了猴,影响集体形象,丢了先进,为“面子”,且不杀;怕杀了猴,迁及上司,失了靠山,或丢了乌纱,或影响升迁,为了“位…  相似文献   

4.
沈峰 《党建文汇》2002,(15):28-28
群众到机关办事,最难找的要数“有关部门”。比如,一位农民受假农药之害,庄稼绝收,向当地领导反映此事,这位领导批示:“请有关部门解决。”这个农民拿着批示一连跑了好几个“有关部门”,答复一样:“这个问题不属我们管,你找找有关部门吧。”“有关部门”最后都成了“无关部门”。  相似文献   

5.
黄瑶 《党史博览》2011,(4):43-44,53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示形”,即向敌人或潜在的对手显示一部分力量,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示形”有侵略性和自卫性的区别。侵略性的“示形”是耀武扬威、炫耀武力,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本文所谓“示形”是自卫性的,是后发制人。“示形”有实有虚。无而示之有,明修栈道;有而示之无,暗度陈仓。  相似文献   

6.
李泉 《党课》2013,(12):68-69
古人曰:“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意思是说,为人处世,品德崇高至关重要。作为领导干部来讲,要做到洁身自好,保持良好的品行和作风,就必须常备“六盆水”,荡涤灰尘,永葆纯洁性。  相似文献   

7.
物之思絮     
马荣 《党风建设》2002,(10):47-47
古代廉吏深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有言日:“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治家之理,同于治国”,“明内而齐外,故家道正而天下正”。故而,大凡清官廉吏,不仅自身清正,其家风也十分严谨。  相似文献   

8.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之志如何实现 ?一位领导同志说得颇有道理:最基本的是廉政,不做徒有虚名的“样子官”、华而不实的“清谈官”、好吃懒做的“享乐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唯如此,才可取信于民,事业有成。   微言而道出要义,盖因深知“四官”之害:“样子官”好做表面文章,热衷于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汇报成绩时少不了“锦上添花”,不足处便使出“妙笔生花”本领;“清谈官”毫无责任感,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相差甚远,因为没有真才,不敢开拓创业;“享乐官”丢掉了公仆本色,不思为民办了多少事、为国担了…  相似文献   

9.
徐海东将军高大壮实,面圆耳长,虎背熊腰,望之如泰山压顶。毛泽东谓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蒋介石视徐海东将军为“文明一大害”,曾发通缉令:“凡击毙彭德怀或徐海东,投诚我军,当赏洋十万。凡击毙其他匪,当予适当奖励。”(《西行漫记》)后,徐海东将军入晋,阎锡山亦发通缉令:“凡击毙徐海东者,赏洋五万元。”徐海东将军闻之,自摸后脑勺曰:“阎老西不如蒋介石,太小气了。”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  相似文献   

10.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广!”叶帅送出,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曰:“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据云,毛泽东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  相似文献   

11.
“营养不良”一般是针对人们的饮食而言,是由于偏食或饮食当中缺少某一方面的人体必需品,而出现的发育不正常或身体某些方面出现畸形或病变等,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营养不良”:人肌体上的“营养不良”显而易见,而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则因为难以察觉而往往不被人重视。据报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某下岗妇女,被她的女儿吵着要买“麦当劳”吃。她只好给女儿买了一份。而当她试探女儿说:  相似文献   

12.
罗春秀 《前线》2014,(7):120-120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  相似文献   

13.
谋位与谋政     
古人有言:“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够,而耻智之不博。”纵观历史,正是这种患德不崇,耻智不博的思想情操,铸成中华民族谦恭礼让、贤德厚道的优良传统美德。   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一个光彩照人,彪炳史册的“一品百姓”。鲁迅先生一生无品无级,却常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为睡狮猛醒摇旗呐喊,“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陈嘉庚先生无位无爵,为支援抗战,不惜毁…  相似文献   

14.
朱武察吏重廉崇俭。朱武在清雍正年间,以文华殿大学士兼任束部尚书。朱斌治官,以清吏治、正风俗为急务。他认为:考察官吏应把奖廉惩贪放在首位,提倡去奢尚俭。由于未试身居“选官”之要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所以重廉尚检一时成为风气。袁章修不受升酒。魏、齐之时,馈礼成风,袁为吏部尚书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馈”。太宁初,章修出使巡视,考校地方官之得失。充州故交刺史邢邵馈送白绸一宗,袁孝修退而不受,并修书与邢:“今日仰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臂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邵感其清廉,复书云…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3,(33):65-65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当你选择居住环境时,若不选择洋溢着仁德之风的住宅区,又怎么能算得上智慧呢?这说明人会受风气的影响,朋友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耻”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早在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管仲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要领。孔子曾标举“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等作为教导学生修身的标准。《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则把“耻”提到一个较难达到的境界。因为必须有勇气才能知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并且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顾炎武也曾说:“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这些流传的古训无不说明一个道理;知耻是做人的硬道理,只有知耻才能有所为荣,个体的荣辱、耻感,不只是人性的标志,还关乎民族和国家。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3-53
“人权无国界”理论是最近几年某些西方国家为推行人权外交而热衷鼓吹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问题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对另一国内部存在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甚至采取单独或集体的干预行动是合法的,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当今世界上的重大变化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人权已超越国界”,因此,“对人权的遵守不可能通过国界边界加以隔离或掩盖”,“保护普遍人权的义务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国界的义务。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康熙六十四岁时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他对臣下说:“你们总是说‘皇上由天授’,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由于他善于学习,不孤傲自赏,所以能虚心诚意听取和采纳臣下良言。他在御门听政处理折本时,强调大学士、学士要各抒己见,鼓励群臣大胆陈奏。他说:“古有诏旨既下,大臣封驳之例。”“大学士等系国家大臣,凡事当直言,是者是,非者非,若惟逢迎将顺,何益于事?”他对有的大学士不直陈意见很不满意,严厉批评说:“国家用一人,即欲得一人之益,既任学士之职,凡事皆宜尽言…  相似文献   

19.
“德政”即“为政以德”,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而“官德”或称“官品”又是“德政”的重要内容。纵览儒家经典,这样一个观点非常鲜明:为政做官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具备“官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人事之大经,政事之根本”。无德行政则“不能怀远”;为官重德...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13,(3):27-27
齐家在修身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