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3,(33):54-55
2009年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年来,随着侗族大歌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是怎样的7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贵州侗族大歌既为其一。  相似文献   

3.
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贵州首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非遗项目。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简介]邓敏文,1943年出生于黎平县竹坪村,在侗寨长大的他,从小对侗族大歌耳濡目染,对侗族文化充满感情。1980年,邓敏文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任职。从此,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少数民族文学及相关文化研究工作。邓敏文多次呼吁,多方奔走,牵线搭桥,推动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促进黎平当地中小学校组建侗族大歌队或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是歌舞的海洋,贵州17个世居民族创造了众多优美的民歌。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土家族高歌等构成了贵州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优秀画卷。而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批准来自贵州的侗族大歌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侗族大歌这一人类天才的杰作,终于获得了世界的认同。这是贵州的第一个世界人文遗产,扩大了贵州民歌代表之一侗族大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正>侗族大歌是广泛流传于黎从榕地区的一种民间歌唱艺术,因其无指挥、无伴奏、多个声部自然和谐、婉转动听等特点,于2005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贵州省目前为止唯一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解放军进行曲》的曲作者郑律成在从江采风时意外发现了这一独特的民间歌唱技艺之后,侗族大歌便一次次飞出山外,一次次漂洋过海,逐步为外界所知,被法国巴黎音乐界赞誉为"清  相似文献   

7.
杨毅 《理论与当代》2014,(10):39-40
正"侗族大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就有"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的记述。侗族大歌作为侗族文化"三宝"(大歌、鼓楼、风雨桥)之首,在当今已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被国内外音乐界公认为保存最完好的"天籁之音"。其独特的复调和声,无伴奏的自然音质,悠扬婉转的旋律,凝结着侗族人民追求幸福的生活愿景,彰  相似文献   

8.
廖少华 《当代贵州》2011,(16):24-24
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是黔东南最大的比较优势。目前全州有39项53个保护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排列全国地州市级第一位,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我州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风光秀美,气候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形式创新,打造了一批民族文艺精品,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对外交流,不仅展现了民族文化独有的魅力,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打造精品实现"双赢"2015年1月8日,北京,国家大剧院,来自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的侗族大歌队正唱着《夏蝉之歌》。全场观众无不被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歌声深深吸引,凝神屏息,细细品味"天籁之音"。一曲终了,掌声雷鸣。这是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全球首演的情形。该剧改编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民间文学作品《珠郎娘美》,将侗族大歌与民族管弦乐结合,融入侗族舞蹈、服饰、乐器、民俗等元素,以全新的  相似文献   

10.
<正>琵琶歌的音乐低沉柔和,浑厚感人,如同千百年流淌不绝的岁月长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060类别:民间音乐编号:Ⅱ-29项目名称:侗族琵琶歌发布时间:2006年6月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简介:侗族琵琶歌是由大、中、小各种琵琶伴奏的独唱或对唱,以情歌为主,婉转动听。侗族大歌是无伴奏的合唱,气势宏大;而侗族琵琶歌则是用琵琶伴奏的,悠扬抒情,让人有"绕梁三日"  相似文献   

11.
王琳 《当代贵州》2020,(1):54-55
非遗保护,贵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2年,贵州就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2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发布;2013年,《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实施;2014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明确省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1000万元,并要求各市(州)、贵安新区及各县(市、区)也要建立非遗保护发展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其中17个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众多优美的歌舞,因此,依托于浩瀚的民族文化资源,贵州一直有"歌舞海洋"之美誉。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整个演出大气磅礴……作为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贵州黎平肇兴侗寨一首天籁之音《尽情欢歌》,唱出了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流淌千年的神韵。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惊叹"此声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早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13.
正[人物简介]杨月艳,侗族,黎平县尚重镇洋类村人,侗族琵琶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侗族琵琶歌,能够娴熟演唱一千多首侗族琵琶歌。长期担任中小学侗族琵琶歌辅导教师,培养侗族琵琶歌表演人才。她今年54岁,岁月在她脸上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每当有人对她的不老容颜表示惊讶时,她微微一笑:唱歌让我永葆年轻。  相似文献   

14.
李盈 《当代贵州》2010,(1):48-48
2009年12月27日,由省民族事务会、省侗学研究会主办的“庆祝贵州省侗学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欢庆侗年暨庆祝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教育遗产代表作名录》”活动在省民族文化宫举行,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侗学研究会会长杨序顺等出席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15.
十面来风     
正电影《侗族大歌》获美国休斯顿电影节大奖当地时间4月16日晚,第49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举行闭幕式颁奖典礼,由贵州黔东南籍侗族导演欧丑丑编剧执导的电影《侗族大歌》入围并获得两项大奖。电影《侗族大歌》是唯一被国家民委、中国作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代表侗族题材的影片,影片用24首侗族歌谣,讲述三位侗族歌师之间跨越60年的爱情史诗,以独特的视角、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史诗般的故事、极高的艺术品质以及演员的精湛细腻表演,征服了电影节评审团。  相似文献   

16.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中的一朵奇葩,是侗族人民的瑰宝和智慧的结晶,因此,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侗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工程,我们一定要树立主人翁意识来保护侗族大歌,让侗族大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指导精神,本文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处理好几种关系中做好保护工作的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样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国广大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其中某些成分今天正在丧失或者已经丧失了实用价值,但毕竟它们曾在一定历史时段,在民众生活中占据过相当的地位。当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具体事象都闪烁着有益的、健康的、科学的光芒,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和丰富创造力的体现。依靠口耳相传世代承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9.
黎平侗乡是全国唯一以民族风情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侗族文化发祥地、侗族原生文化保留地,侗族大歌核心地,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栖息家园”。  相似文献   

20.
侯儒 《奋斗》2022,(11):67-6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两办”名义印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期望。因此,对标《意见》重新梳理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不仅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必要行动,也将为今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