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请问总理,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回答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2,(9):32-32
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请问总理,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回答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相似文献   

3.
高翠 《党史文汇》2007,(3):14-18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革命作家、记者。她从1929年初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中国的土地,到1950年与世长辞,一直献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她说:“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才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了。不知是什么缘故,在哪儿,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  相似文献   

4.
见不得人     
佚名 《党员文摘》2009,(3):15-15
县电视台记者到某乡就县里实施的一项政绩工程进行采访,硬拉住农民要他说点好话。农民被记者劝得无奈,只好按记者的话说了一遍。说完后农民问:“播出时能否把我的脸用马赛克蒙起来?”记者奇怪地问:“为什么?”农民说:“电视里不都这样吗?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时就用马赛克把他的脸遮住。现在我违背良心说了这些话,也见不得人呢!”  相似文献   

5.
龙年伊始,本刊记者采访了青海一级作家轩锡明。 记者:轩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请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生平好吗?  相似文献   

6.
唐大柏 《湘潮》2006,(6):F0003-F0003
1988年3月2日,在为湖南省近年来在国际上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举行的庆功会上,长沙铁路分局一小学学生、《小学生科普报》长沙记者站的小记者们在会前采访了省长熊清泉。小记者们将省长团团围住,争先恐后的举手提问。熊清泉说:“你们不要急,一个个提,慢慢讲,我要记下来。今天你们是小记者,明天就是大记者了,你们提出的问题,我都会认真回答,能马上回答的就马上回答,可能还要研究一下,暂时回答不了的,就以后按你们的通讯地址写信回答。这样行不行?”小记者们热烈鼓掌,表示同意接着,小记者曹宁志问:“省长,您对我省在国际上获奖…  相似文献   

7.
海涛 《先锋队》2010,(2):61-61
根据近期国际透明机构公布的“2009年腐败指数”,韩国的指数为5.5,在180个接受调查的国家当中排名第39,这说明韩国已基本脱离“严重腐败国家”的行列。对此,韩国国民权益委员会委员长李在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排在前15位,但清廉度却排在40位左右,这令我汗颜”。  相似文献   

8.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第一次参加国际游泳比赛便获得冠军,并且打破世界纪录。当他爬上游泳池,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的提问,这位年轻的世界冠军说:“获得世界冠军,我首先得感谢我身后的那条鳄鱼。”答话令在场的记者大为惊讶。他接着说:“以前我虽然训练得很刻苦.但成绩提高得很慢。  相似文献   

9.
王春 《廉政瞭望》2011,(7):30-32
“我又忍不住戴上了首饰” “重庆打黑之后,治安好多了。”这是记者最近在重庆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当本刊记者联系重庆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试图了解重庆打黑后发生的变化时,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你要了解发生的变化,最好去采访老百姓,他们最有发言权。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打黑还在继续,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10.
沈岳明 《求贤》2010,(4):49-49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思科系统公司总裁钱伯斯接受记者的现场采访。记者问:“作为公司的总裁,您对公司的业务应该非常了解,您能跟我们谈谈贵公司的主要业务吗?”钱伯斯摇摇头,说:“对不起,这要问我的业务经理。公司业务方面的知识,我几乎是一窍不通!”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12日晚上7点,随着《江南style》旋律的响起,成都沙湾路金牛广场上,踩着音乐的节拍,一群老年人跳起了时髦的骑马舞,56岁的王金仙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当记者问她为何这么悠闲时,她拍了拍记者的手,笑着说:“这都是因为社会保障好啊,没有后顾之忧我才有闲情去亭受余生!”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5):79-79
在长沙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长沙市市长张剑飞说:“我觉得当市长就是要‘小气’一点。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全亿的投资,哪怕是1%的节约,也是—个巨大的数字!”  相似文献   

13.
唐钧 《学习月刊》2012,(21):30-31
山西一位务工人员面对“新闻联播”里的央视记者采访.先是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但记者没有放弃,继续追问:“您幸福吗?”接下来的精彩镜头是:这位务工人员用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提问的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这位务工人员的回答.在网上立刻被奉为“神一样的回复”。于是.这段神奇的对话连同“你幸福吗”的提问顿时风靡神州。尤其是后者,似乎有替代“您好”以及“吃饭了吗”等更为中国式的客套而成为专用问候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记者节前夕,中央媒体记者聚集山东济南。这回,他们关注的对象是同行——《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陈中华。 由采访人变成被采访人,角色的转换让陈中华显得有点羞涩。“我这大半辈子,有3个没想到。”瘦削憔悴的陈中华说,“一是42岁重新当记者,二是49岁患上癌症,三是52岁竞成为典型。”  相似文献   

15.
10月10日上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上午会议结束后,代表们陆续走出会场。鞍山党代表冯志国随着人群走出来,记者正要上前打招呼,冯志国一眼认出了记者:“我记得你小李,你是《共产党员》杂志的记者!我们鞍山交警都爱看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16.
1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城区东华门街道灯市口小区时,天空雾蒙蒙的,眼看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京城。迎面走向记者的是灯市口社区党委书记周彦茹:“报纸上说北京供暖系统的设计极限是室外零下九度,我今天也有点担心,  相似文献   

17.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镇宁自治县江龙镇竹新村,正在自家砖厂忙得不亦乐乎的村民张腾贵听说我们采访镇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镇宁联社),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路,专程跑来和记者拉家常,他告诉我们:“多亏有了信用社的支持,我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18.
“小包,昨晚休息得还好吧?” 3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基金会工作人员小王正在打电话。放下电话后,小王告诉记者:“韩红的最大优点就是善良、热心肠,她看不得别人受苦。我刚才通电话的那个小包姑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26日7点20分,新浪网新闻中心登载了来自郑州晚报的一则消息,并配发了新华社记者赵鹏拍摄的一幅照片,文章不长,我把它全文抄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周确 《奋斗》2004,(9):52-53
早就向往着那神秘的美洲足球了。6月25日大早,我们拉美总分社社长王树柏就通知我和文字记者小叶:北京批文来了,你俩立即订机票,确认赛程,准备去利马(可惜的是,小叶终因居留证到期而未能与我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