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吕瑞华 《新长征》2009,(9):10-11
我省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主要是依托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电影基地。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白成立以来,生产了大量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优秀影片,拍摄出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  相似文献   

2.
追溯1958年电影“大跃进”历程,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与中央发动和实施“大跃进”部署紧密关联,可谓亦步亦趋。 这一年5月25日至31日,文化部电影局召开全国电影事业“大跃进”工作会议,确定了电影局局长王阑西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小组会上提出的“省有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的“跃进”目标,还规定到1962年生产故事片150部,1967年计划增加20部至25部。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把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成为世界上电影事业最先进的国家,在事业规模、影片数量上赶上或超过美国。并决定各省、市、自治区当年均开始生产影片。会议还决定将发行权下放,在5年内发展电影院2000座,农村放映队18000个。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位热爱人民的,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他的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他是中国拥有最多观众的导演,几代观众在他的电影的伴随下成长……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阿荣旗电影公司曾经是呼伦贝尔盟电影下乡的一个先进单位。该公司拥有45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平均每个乡镇都有2—3台放映机,4—6名放映员,可不久前,我们来到这里时却发现,大部分放映队已经解散了,而且阿荣旗电影公司用了20多年的办公室也因为公司连续几年亏损,负债累累,连院子一起卖给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公司办公的地方没有了。可公司几十年来积攒下的2000多部电影拷贝却只能放在一间四处透风的小平房里,因为漏水有许多拷贝已经不能用了。因此,这里的许多农牧民也已经多年没看到电影了。面对这种情况,科左中旗的孙淑艳…  相似文献   

5.
兰州电影制片厂地处黄河之滨、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兰州市,座落在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段,是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所属的唯一的省级专业电影制片厂。兰州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8年,占地80亩,拥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影视生产设施基地及生产技术设备140余台(套),培养并拥有一支岗位门类较齐全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经济中,人才即是“资源”和“资本”。那么,经济发展规律必然给人才市场化带来以下推动:一是人才向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聚集。人才由资源配置效益低的地方流向资源配置效益高的地方,是人才流动的客观规律。这几年,我国出现了“出国热”,大批人才流向国外;北京和沿海一些城市外企、外商的总代理,由过去的外国人面孔逐渐变成中国人的面孔,这些人中不乏我国的高精尖人才;从国内来说,欠发达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量加大,仅内蒙古1984年至1998年科技人员外流达16000人,其中1998年就外流2600多人,这些人大多是中青年业务骨干。…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诞生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第一个具有较完备设备的电影制片基地",最初名为东北电影公司,1955年改称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建立之初,它成功开展了"三化立功运动",实施了"七片生产计划",不仅迅速发展,开创了人民电影多个"第一",而且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中国电影摇篮".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1,(12):F0004-F0004
长影集团的前身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45年10月1日成立至今,作为我党最早创建的电影生产基地,拍摄了大量的革命优秀电影,如《白毛女》、《甲午风云》、《刘三姐》、《董存瑞》、《五朵金花》等。其中《保密局的枪声》创造了六亿人观影的历史记录。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被誉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孙瑜作为《武训传》的编导,亲历了《武训传》拍摄和被禁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0.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地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怎样诞生的呢?前不久,袁成亮在《党史天地》撰文就此作了披露。现予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陆魁宏 《新湘评论》2004,(12):59-59
人才学专家杨敬东长期从事人才研究工作.已出版多部专著。作者经过15年的深掘和拓展,最近又出版了他的新著《潜人才学》,这是系统深入研究潜人才问题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2.
谷梁 《北京党史》2012,(3):59-61
电影是在19世纪末传人到中国的,早在1896年。在上海的徐园就有中国人开始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的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00多年的路程。  相似文献   

13.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  相似文献   

14.
多出优秀作品繁荣电影事业丁关根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辉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对广大电影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给予亲切鼓励,对新形势下的电影工作寄予殷切期望,要求电影多出精品,促进繁荣,...  相似文献   

15.
多出精品力作兴起中国电影第三次高潮———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侧记□汤恒文轩三月的江南春意融融,1998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英雄城市南昌召开。这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分析电影形势,总结工作经验,对今明两年的电影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电影界努力推出...  相似文献   

16.
“精神的新发现,信仰的新解读,人物的新表现和镜头的新表达。”这是我看完戏曲电影《铡刀下的红梅》后对它的整体评价。艺术形象的产生是一部电影的最高标准和终极目的,更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和支撑,《铡刀下的红梅》为我国电影特别是戏曲电影的画廊增添了崭新的艺术形象。为什么说它新呢?。  相似文献   

17.
张云 《党员文摘》2023,(19):41-43
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以来,至少在100年的时间里,电影都是以胶片为载体进行拍摄、放映和储存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胶片电影约2万部,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胶片一路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代电影人的艺术梦想与不懈实践。  相似文献   

18.
正红红火火的新年刚刚过完,与火热的中国年一样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路飘红。数据显示,抢档2016年大年初一的三部电影:《美人鱼》《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当天分别以2.8亿、1.8亿和1.7亿的傲人成绩,赢得开门红。其中《美人鱼》更是超越《港囧》,创造国产片单片单日票房新纪录,而年初一全国电影总票房以6.6亿完美收官,也打破单日总票房纪录。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势不可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02,(3)
根据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涉及新闻出版、音像制品及电影方面的承诺主要内容是:在分销服务方面,3年内逐步向外国服务提供者放开在国内市场的书报刊批发零售业务。在音像制品方面,在不损害中国审查音像制品内容权利的情况下,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按照中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与中方伙伴设立合作企业,从事国内市场音像制品的分销。在电影方面,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建设、改造电影院,外资比例不超过49%;在与我国有关电影管理条例相一致的情况下,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电影,用于影院放映。有关部门表示,我国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从1905年开山之作《定军山》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位于朝阳区南皋村的中国电影博物馆,通过馆内大量实物和照片,展示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峥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