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08年12月11日,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08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继续改善,但与全社会平均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残疾人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2007年)》专家论证会2008年1月3日举行。来自国家统计局、卫生部、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专家充分肯定了监测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宇 《中国残疾人》2010,(11):38-39
王军,一个大个子、大嗓门的东北人,2008年4月在新疆自治区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自治区残联理事长,成为最西北的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核心。两年多的时间,说长不算长,说短也不算短。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8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8年4月24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联7月28日发布的《2013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度我国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1.1%,比上年度提高27个百分点。残疾人小康步伐持续迈进,但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是继2011年度和2012年度后,中国残联第三次综合发布有关我国残疾人群体生活水平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8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公布,自2008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是新一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法律。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共有九章六十八条,主要增加了对残疾人权利的  相似文献   

8.
<2009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于12月1日在广州发布.对残疾人生存、发展和环境三大类17项的指标监测数据显示,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53.5%,比上年度提高3个百分点,但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74.6%相比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9.
自1949年至今,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阶段自1949年至1988年,这一时期的残疾人社会政策建立于仁政思想基础之上,以建立居养机构为主,保障水平较低,保障人数少,保障效果差;第二阶段自1988年中国残联成立至2008年,这一时期的残疾人社会政策建立于人道主义思想基础之上,以残疾人自立为目标,建立了一系列的庇护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人的保障水平,但是残疾人自立的目标远未达到;第三阶段自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的残疾人社会政策以社会权利为基础,建立发展性社会政策,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残联日前发布《2012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下简称报告)。2012年度全国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为68.4%,比上年度提高5.3个百分点,残疾人小康进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自2007年以来,中国残联连续6年对全国残疾人状况进行跟踪监测。2012年度监测工作涉及全国734个县(市、区)的1468个小区,有效监测样本数为39825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洛川县残联成立后,先后于1992年、1996年在全县开展了两次残疾人调查摸底工作,并将结果分门别类,建档立卡,为该县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了依据,发挥了很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部分残疾人通过康复、扶贫等,各方面状况已有很大改善,还有死亡、外迁等情况,使原来的残疾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成年残疾人教育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市残疾人家庭收入在1000元/月以下的,占抽样调查的76.1%,月收入2000 元以下的家庭占93.9%。残疾人家庭一般属于困难家庭,根本无力支付高等教育学费。残疾人因自身的障碍, 知识面狭窄,思路不够宽广,这已和健全人拉开很大差距,若不多学习一些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无法和健全人一起竞争,无法立足社会。就是有机会,没有抓住机会的能力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主要数据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残疾人状况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动的阶段。今后十几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残疾人状况还将发生较大变化。为及时了解掌握我国残疾人状况的变化,给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加强残疾人状况监测十分必要和迫切。2006年中国残联开始研究建立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系统,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黑龙江农垦)有634.03万残疾人,其中农村残疾人377.05万,占残疾人口的59.47%。"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秋季组建,展开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8年4月24  相似文献   

16.
●出行篇英国1995年颁布的《反残疾歧视法》要求,所有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和出租车都必须为残疾人提供便利设施。自2008年4月1日起,英格兰地区残疾人在非高峰期间乘坐公共汽车一律免费。英国残疾人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残疾人》2006,(12):4-4
2006年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会议听取了有关部门关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情况的汇报。调查表明,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巨大成绩,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不断改善,残疾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残疾人在基本生活保障、就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师范大学日前发布《2013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残疾人就业》。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2年,我国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45%左右,自主创业比例不断上升,已由2010年的5.1%增加至2012年的7.7%。报告显示,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式包括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公益性就业岗位、扶贫基地就业、个体就业创业、居  相似文献   

19.
2008年至今,武汉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创业培训近3000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5%,创业成功率达60%,于多年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武汉模式"。一体化服务的无缝对接模式强化残疾人职业培训训前、训后及上岗后一体化服务,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是促进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武汉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市场调研、专项培训、推荐就业、跟踪服务"四位一体的残疾人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部为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权利而做出的努力。中国是《公约》最早发起国之一,并于2007年3月首批签署《公约》,2008年6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2010年8月,按照《公约》有关条款规定,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递交履约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