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的作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贵州人民的经济需求、社会关系和文化意义,具有赋予社会文明特性的多重价值。在乡村振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起到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及丰富乡村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等重要作用。(一)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文化形象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较多的省份,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本刊即日起将推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对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进行介绍。在武陵山区的苗乡山寨,只要提起"松桃苗绣",人们便会想起一位名叫石丽平的苗家女子。生长在苗岭深处的石丽平,对本民族通过母女关系祖祖辈辈传承下  相似文献   

3.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3,(33):54-55
2009年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年来,随着侗族大歌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是怎样的7  相似文献   

4.
喻丹 《当代贵州》2006,(14):22-25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国务院新近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共有31个项目40个保护单位,在31个省市区中名列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贵州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特有方式、生活智慧,体现了贵州各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生命力和创造力,成为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见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前瞻的视野与超越物质利益的情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积极热情的心胸与科学专业的精神;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当今社会的文化回归意识与前瞻意识,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类未来构筑更美好精神家园的呼唤和贡献,是我们对民族、国家和历史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贵州侗族大歌既为其一。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是歌舞的海洋,贵州17个世居民族创造了众多优美的民歌。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土家族高歌等构成了贵州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优秀画卷。而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批准来自贵州的侗族大歌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侗族大歌这一人类天才的杰作,终于获得了世界的认同。这是贵州的第一个世界人文遗产,扩大了贵州民歌代表之一侗族大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保护为主,中央财政也设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但更多基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靠发展才能传承,希望国家设立一项非遗的发展专项资金。"3月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贵州团小组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省级非遗"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贵州首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非遗项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本刊于2006年7月29日上午在贵阳市喷水池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随机发出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调查显示:■95%的群众认为有必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超过八成的群众愿意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奉献力量;■八成群众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靠民众共同关注,应采取保存、传授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近七成的群众不知道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哪天,六成群众不了解贵州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数。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统筹:喻丹执行:方辉国梁荻王蓟)问题选项比例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贵州是我们相聚的完美地点,因其经济的欠发达,贵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王琳 《当代贵州》2020,(1):54-55
非遗保护,贵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2年,贵州就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2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发布;2013年,《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实施;2014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明确省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1000万元,并要求各市(州)、贵安新区及各县(市、区)也要建立非遗保护发展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族的活态文化遗产,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在当今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如何有效的实现非遗的保护和开发?贵州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和机遇?本刊就此问题专访非遗专家陈平。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其中17个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众多优美的歌舞,因此,依托于浩瀚的民族文化资源,贵州一直有"歌舞海洋"之美誉。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整个演出大气磅礴……作为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贵州黎平肇兴侗寨一首天籁之音《尽情欢歌》,唱出了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流淌千年的神韵。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惊叹"此声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早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14.
如果将华夏酿酒史比作一部交响诗,贵州酒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章。如果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贵州白酒工艺是这瑰宝焕发的夺目光芒。即使把中国名酒的名录缩减到最短,在上面,贵州酒也一定不可或缺。贵州多美酒,黔酒声名远扬。酒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苗族刺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近年来,苗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苗绣产品在市场上走俏。贵州苗族刺绣(以下简称苗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绣面上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图案源于自然,取自苗族上古传说,一幅幅绣作演绎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在于:促进传承人(群体)文化权利的实现;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应解决精神权利主体的确定、经济权利主体的确定、权利的适度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商标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创新,可考虑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7.
4月底,国务院参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时隔15年再次来到贵州,参加在贵州凯里召开的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研讨会,并深入黔东南苗乡侗寨调研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期间,冯骥才先生就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问题接受了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一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喀斯特自然地理环境所孕育和养成的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形象独特、内涵丰富、魅力无穷、相对保存较好。当人类意识到“人定胜天”、“战胜大自然”的愚昧所带来的环境、资源危机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的生存状况时;当我们环顾世代相传,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下遭到破坏、忽视,甚至濒于灭绝时,人们方从迷梦中警醒。在我们认识到文化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也是发展资本的时候,我们开始反思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相对滞后,不仅是地上和地下丰富的经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而且也是独特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生产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手握着保护与开发的“双刃剑”,徘徊在“积极保护”还是“消极保护”之间,犹豫于“保护为主”还是“利用为主”之间,不能从“关照历史,着眼未来”的全球化视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践“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一国内外共信的指导思想,对我省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既缺乏政府、学界与社会公众的共识,更没有完整的理论指导、实践上可操作、又切合贵州特殊省情的应对措施。因此,认真研究我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利用措施,是当前发展贵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丹 《当代贵州》2010,(20):82-82
<正>《赶黔音》以贵州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要内容,向省内外观众及游客奉献了一台展现多彩贵州的文化"盛宴"。"稀奇古怪、咫尺神秘!"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曾经对故乡贵州发出这样的感慨。而今,一台经过两年精心打磨,精彩炫目的原生态歌舞汇慢慢揭开了贵州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梁荻 《当代贵州》2006,(20):55-56
2006年6月,有“刺绣的活化石”之称的水族马尾绣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8月末,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韦桃花在200“6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总决赛上凭一手精美的马尾绣夺得“贵州名匠”特等奖,位列100“名贵州名匠”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