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来,西沱古镇陷入古建筑一边复建、一边继续垮塌的怪圈。2014年施行的《西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为古镇保护带来契机,支撑起建设"库区周庄"的梦想。"西沱镇旅游发展总体形象定位为‘长江古水埠·千年云梯街',要成立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理顺旅游开发管理体制……"2015年11月24日,重庆石柱自治县委、县政府在西沱镇召开现场办公会,敲定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2.
石政波 《新重庆》2007,(6):32-33
渝东南武陵山区武隆、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六区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树同根,红色经典、民族风情、人文历史、古镇民俗等旅游资源十分富集。有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桥.有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赵世炎烈士故居.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西沱古镇.有地球上同纬度地区森林面积最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已经有700年历史的嘉定古镇,素以人文荟萃闻名,向有“教化嘉定”之美誉,正是有着这份文化的沉淀,1991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相似文献   

4.
易先勇 《重庆行政》2015,15(2):62-63
“千年古镇,君子蔺市”.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位于三峡库区长江之滨,西距重庆60公里,东距涪陵20公里,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特色旅游新干线试点镇;重庆市文明镇、重庆市卫生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城乡统筹示范镇、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貌镇;连续14年被涪陵区委评为红旗乡镇.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蔺市镇党委政府带领带领全镇人民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目标,以提升镇容镇貌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南浔古镇至今已有760多年历史,在"古镇保护与文化传承"实践中先后获得"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成为国内被首个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镇。近年来,南浔区委区政府通过"家园复兴""人文复兴""产业复兴"等举措不断擦亮南浔古镇这张"金名片",在"古镇保护与文化传承"上成就了独特形态和示范性价值的"南浔样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与当代因素的结合,各地方政府在传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经评选出七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受关注的状态.文章在对民族8省区历史文化名镇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选取了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云南省孟连县娜允镇、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研究对象,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历史文化名镇在"传统-现代"的转型中可以能动地产生新的功能与结构,促进产业融合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并作用于古镇的发展之中.同时,在古镇的发展中要认清文化遗产在"传统-现代"转型中出现的多种关系,兼顾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创新性保护才是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现代"转型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7.
安居变迁记     
<正>距离重庆市铜梁县城西北部1 7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少有人知道的古镇——安居镇。这座建立于公元588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眼下正经历着一场大变迁。代表建言古城保护开发初进安居古镇,满地的建筑材料,扬起的尘土让人心烦,但跟随当地工作人员的脚步,走进安详静谧的青石板老街,那些黛瓦灰墙、亭台楼榭,让人渐渐心平气和。在如诗如画的青山碧波之  相似文献   

8.
辛世正 《今日浙江》2008,(20):52-52
近年来,新市镇党委、政府以“创经济强镇、建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大对古镇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充分弘扬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市镇的文化事业发展。以古镇修复为平台,加强文化传承的阵地建设。新市镇专门成立了古镇保沪力吐渲,提出了“创酬虽镇建史,艺名镇”的战略口号,出台了《新市镇古镇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古镇保护规划,三年来,  相似文献   

9.
陈晨永 《今日浙江》2010,(24):51-51
仙居县皤滩乡是一座千年古镇,曾经是古代江南山区的一个食盐集散地,如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0.
《贵州政报》2013,(6):12-13
黔府函[2013]38号安顺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求批准实施〈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请示》(安府呈[2013]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所确定的保护原则、保护层次及保护范围。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为:东至天龙中学、南靠大河山、西抵天龙小学、北临滇黔公路,总面积11.2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核心保护区外延约100米左右,东至体育馆、南靠大河山、西抵天龙幼儿园、北临贵黄公路,面积19.67公顷。环境协调区范围为:东至天龙火车货运站、南靠老陡山、西  相似文献   

11.
千年古镇,好一幅江南水乡美丽画卷。这是许多初到嘉定镇的游客的第一印象。然而,你可知道,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还有另一个名字——练祁。名人辈出,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嘉定镇积淀了丰富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上海市目前唯一保存唐宋以来城市肌理的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2.
古镇旅游开发须未雨绸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独特,200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达20个,之后还评定了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有6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3.
正【调研背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古镇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名片,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丰厚的文化遗存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南浔古镇以其资源的独特性和文化的丰厚度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之首",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多年来,南浔区委、区政府高  相似文献   

14.
陈敏 《新重庆》2007,(3):31-31,47
重庆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独特.200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达20个.之后还评定了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有6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5.
地处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巫溪县宁厂古镇,拥有数千年制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顶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镇内还有众多文保单位的千年古镇,如今却面临“人走镇荒”的尴尬:保护规划难落实,投入不足,建筑加速朽坏、倒塌,仿佛进入死亡倒计时。  相似文献   

16.
曾原  戴世萤 《思想战线》2003,29(4):60-65
边疆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普遍存在着立法、意识、经费、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三者关系问题的核心是能否将文物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文物资源作为普通资源纳入到企业中进行市场化经营。在"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制度"、"动态式保护"、"参与型开发"、"和谐性利用"等思路指导下,建设"文化生态城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如何平衡名城保护中的各方利益?这些问题业已成为新一轮立法的考量重点。新闻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1999年7月2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施行以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省已有历史文化名城18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历史文化名镇39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个;历史文化名村38个,其中中国  相似文献   

18.
邓祖涛 《求索》2013,(5):241-243
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传承着文化的延续。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它又肩负着发展经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重担,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历史文化名镇。也要把它们建设为适合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的城镇,焕发历史文化名镇新活力,是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最具争议、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笔者以汉水流域石牌镇为考察个案,尝试借用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文化自觉”理论来探讨石牌镇保护模式.以期石牌镇的保护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邱洪斌 《新重庆》2007,(8):33-34
龚滩古镇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阿蓬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是由乌江连接重庆的黄金口岸。从1700余年的风雨沧桑中走来的龚滩古镇,建筑格调独具魅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展示出璀璨夺目的历史画卷。两公里长的青幽如玉的石板街,起伏不平,蛇蜒崎岖,盘亘在乌江东岸,悬空托起依山傍水幽雅别致的民居,古色古香的大业盐号、三教寺、川主庙、杨家行等古建筑如艺术群雕,堪称古建筑史上的珍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木渎镇     
《群众》2012,(6):F0004-F0004
小渎镇位于苏州城西,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园林古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镇面积62.28平方公里,下辖1个办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