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寻找到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正确路径,唤起人们内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豪感,让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才能真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人民服务"的理解阐释主要沿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两个层级展开,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历史阶段,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升华。"以人民为中心"既依次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里,又逐步写进了十八大以来党的总体性文件中,它从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方法层面等维度达成了对"为人民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永远在路上,应沿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等多维理路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3.
张静  鄢本凤 《长白学刊》2008,(1):141-144
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和社会舆论支持。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倡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等文化创新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吕红 《湖湘论坛》2020,33(5):45-56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时的起誓之辞,历经百年发展,成为党史的重大事件,构成党建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科学的理论基点和具体的实践土壤,其演进过程体现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以建党为主题,产生了入党誓词的早期版本;第二个时期以革命为主题,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入党誓词的渐变发展;第三个时期以社会主义为主题,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入党誓词的制度化规范。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文字简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涵括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等核心内容,体现了百年发展的"质守"与"微变"的演变逻辑,形成了聚焦最高目标、贯穿中心主线、遵循严格要求、彰显党性教育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5.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主要体现在文化来源于人民,文化服务于人民,文化的优劣由人民来评价这三个方面。文化来源于人民即坚持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人、文化表现的主体及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服务于人民表现为文化要贴近人民、关切人民、引导人民;文化受人民评价具体表现为人民对文化的"自觉消费"、文化在人民中"有市场"、先进文化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依靠什么力量来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是什么等一系列涉及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文化强国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发展过程历经清末民初的"文化救国"之梦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文化立国"之路,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由理论逐渐发展为现实,中国文化的力量日益在世界舞台上凸显。这其中离不开百年来仁人志士接力般传承,更离不开新时代共产党人以绝对的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原则下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是精神文明"这一层语义出发,探讨文化及其多元性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并以马克思主义为视域重点从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及开放性四个方面阐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从而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地位的认识和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包含"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等一系列以和平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理念,即便历经动乱、战争,这些思想从未动摇。面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形势,我们应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基本理念,寻求传统文化与外交策略的共通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提供了新的文化土壤与传播语境,但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对传统价值的销蚀与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商业化操控的大众传媒助推了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泛娱乐化"以"娱乐"来解构价值、消解价值,而其背后的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造成严重影响。对此,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引领多元价值、凝聚价值共识,抵制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从而为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创造良好的价值生态。  相似文献   

10.
王启辉 《群众》2023,(10):41-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滋养了先进的法治文明,培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深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基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在古今对比中彰显,在中外交往中凸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关怀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孕育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环境,蓬勃生长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当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历经岁月磨难与历史锤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日臻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关怀不仅以中国人民为中心而且照耀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王天玺 《创造》2013,(8):6-10
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转型.这样的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苦难中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邓小平说得好:"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我们的总任务,就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同志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文化建设为基础。2013年以来,浙江省围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升级版",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以此为依托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融入农村思想教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近代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民主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风暴,万里长征的艰苦跋涉,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终于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条路,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都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提出了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等新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等新观点,并且阐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与推进战略等重大理论问题.这些论述带有鲜明的理论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是我国现阶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行动纲领,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和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简称儒学,自先秦时期创立以来,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王朝更迭和文化浩劫而不断发展,繁荣—衰落—复兴,至今不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它具有宗教的一些属性,但并非宗教,其在当下的复兴出路便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申坤 《桂海论丛》2018,(4):10-15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从"道"与"器"相统一的角度看,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道"的层面的建设;二是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和文艺作品等"器"的层面的建设。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以文载道,载"道路、理论、制度"之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以文化人,以文艺之思想底蕴、精神力量、艺术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探索新时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途径;以文会友,以文化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冲突;以文辅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曲折,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文化系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努力构建和谐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兵团宣传文化系统始终把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兵团精神,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着力构建以兵团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屯垦戍  相似文献   

20.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软实力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软实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彰显为:思想力、理想力、精神力、规范力.而观念释放、超越自我、扩大影响等"外显"方式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