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劳教人员逃跑是指劳教人员为逃避行政处罚,逃避监管,非法获得人身自由的一种继续违法的行为。这是劳教人员反社会性的心理在特殊情况下的延续和发展。以去年广东省逃跑劳教人员的年龄来看,均为21~25岁的年轻劳教人员。因此,研究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做好劳教人员的思想转化,实现场所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基础 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基础,同其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心理环境有紧密的联系。另外,造成劳教人员逃跑的外在因素,即逃跑的机遇,一般是由于劳教机关管理上的过失所造成的。 尽…  相似文献   

2.
张平 《中国司法》2002,(6):22-23
在新形势下,如何构筑安全防范体系,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已是一个值得广大劳教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浙江实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当前场所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全体民警的努力工作,所政设施的改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实到位,浙江省劳教场所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四防”工作中的“防逃跑”为例,劳教人员脱逃率逐年下降,2001年实现“零”指标。但从现在的社会形势、工作要求、场所设施条件、收容对象情况的变化等方面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3.
防止罪犯脱逃是监狱的头等大事。因此,对脱逃案件的成因、对罪犯逃跑选择的位置时机、对罪犯逃前表象的分析掌握,就为脱逃案件的预防与侦破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深化,细化“入监教育”,对新入监罪犯建立“综合分析评价制度”,内在强化教育与外在严密控制防范相结合,依法文明治监等措施和制度的实施,就成为预防,侦破脱逃案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开展“百日竞赛”喜迎香港回归近日,开封市劳教所召开动员大会,在全所开展“迎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百日安全竞赛活动."这次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无劳教人员脱逃,无劳教人员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及重大事故发生,无劳教人员食物中毒及传染病流行,无生产安全管理事...  相似文献   

5.
强化监狱防逃维护社会稳定天津市司法局长刘广炬防脱逃,是古今中外监狱管理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罪犯在“大墙”内外的境遇反差悬殊,使防脱逃难度陡然增大。长期以来,天津市监狱人民警察不负重托,恪尽职守,在全面推进创建现代化文...  相似文献   

6.
司法部近日出台了《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和《劳教人民警察六条禁令》,包括“严禁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服刑人员(劳教人员)”“严禁索要、收受服刑人员(劳教人员)及其亲属的财物”等条款,明令禁止殴打、体罚服刑人员等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遭辞退(2月21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7.
对抗型劳教人员是指不认罪错,不服管教,违规违纪,不接受劳教所教育矫治的劳教人员。虽然此类劳教人员占收容总人数的比例不大,但他们行为异常,心理偏差,反矫治特征明显,给民警的管理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的所管秩序,是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我处2009年确定的64名重点劳教人员的违纪分类情况上看,其中:不服管理的29人,打架斗殴的7人,自伤白残的12人,诈病伪病的1人,其他类型的(包括所内盗窃、考试作弊等)15人。  相似文献   

8.
主要问题 (一)劳教人员的构成成份日益复杂,加剧了场所的不安定因素,主要表现在: 1、负案在教人员增加。这部分人中有的身负大案要案,有的是因其他案件被通缉的逃犯,有的是监狱里的脱逃犯。他们隐蔽性、伪装性较强,虽然被劳教,深知不是最后处理结果,整天提心吊胆,思想极不稳定,一有风吹草动极易铤而走险。可以说,这部分劳教人员的存在,时刻威胁着干警人身和劳教场所的安全。 2、流窜作案人员上升。就河南的情况看,目前全省收容的劳教人员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这部分劳教人员的共同特点是:从一个地方流窜到另一个…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养工作,是一项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特殊事业,是一个重塑新人的心灵工程。劳教干警应着眼于研究劳教人员的犯罪心理结构、改造心理状态等心理活动及规律,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中找出管教工作的有效办法,以提高教育改造效果。 让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在管教工作上的使用价值。 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劳教人员的心理结构,可以透视劳教人员的“心病”所在。从现阶段劳教人员的罪错类型分析,大致可分为财产型、滋扰型、性罪错型和吸毒型4种。财产型劳教人员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贪图享乐。滋扰型劳教人员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10.
为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用亲情的力量加速劳教人员的改造。2001年11月27日,郑州市白庙劳教所邀请部分劳教人员的家属来所,共同召开了“亲人在呼唤”帮教大会。“法轮功”劳教人员王某的儿子向劳教人员讲述了几年来“法轮功”对其家庭的危害:在其父逐渐沉迷于“法轮功”并动员全家全部参与的时候,他惊诧于“法轮功”的“魔力”,翻阅了一些“法轮功”的经文。在看过这些书后,他感到其中的内容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通篇上下不过是以“人通过修练法轮大法能够成仙成佛、走向圆满”为诱饵而设下的充满诱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毒品的泛滥和禁毒工作的深入,河南省女子劳教所收容吸毒型女劳教人员从1995年底的39人猛增到1999年4月208人,占劳教人员总数的40.4%,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吸毒型女劳教人员的构成特点调查结果表明,2088女吸毒劳教人员呈“...  相似文献   

12.
维护场所安全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在5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圳市第一劳教所做到了恪尽职守、居安思危,从小事做起,且持之以恒,尽最大努力把危险降到最低限度。自1993年以来,深圳市第一劳教所连续5年没有发生一起劳教人员脱逃事故,确保了场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郑州市白庙劳教所是目前郑州市唯一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的劳教场所,自2000年1月开始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以来,在艰巨繁重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民警们认真学习,努力钻研,苦苦探索教育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高度重视“法轮功”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从指导思想和领导组织机构上确立教育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工作的突出地位,是白庙劳教所做好“法轮功”劳教人员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收容、管理“法轮功”劳教人员之初,所党委就要求民警充分认识到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  相似文献   

14.
王建田 《中国司法》2002,(10):23-23
创办劳教特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办特色要面向改革开放,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创办特色的原则是基于劳教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法律法规决定的,在贯彻党的劳教工作方针政策和“三像”的基础上,务必做到:一是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原则;二是坚持劳教人员也是人,而且是特殊的人,要切实保障其合法权利的原则;三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四是坚持思想教育、劳动改造、环境陶冶、心理矫治、所内所外教育、自我教育等诸多内容和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并融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五是与时俱进,坚持运用正确…  相似文献   

15.
戒毒劳教所经过几年对吸毒人员戒毒矫治的探索,认为对吸毒者的矫治仅实施高压封闭式的“一体”管理、进行“三性”(成瘾性、违法性、危害性)和人格改造(重塑责任感、培养戒毒毅力、提升戒毒信心)的专项“二翼”教育还是不够的,尚需充分运用综合治理手段,抓住吸毒劳教人员的心理需要,为戒毒者创建良好的家庭信任、社区关爱、就业扶助3项外部的戒毒支撑。戒毒人员曾因吸食毒品,造成亲情的冷漠及社会的隔阂。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服教期间沦落为“三无”(即无会见、无通信、无邮件)对象。因而往往蕴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给管理教育带来…  相似文献   

16.
探索心理测试和矫治在劳教工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测试和心理矫治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用心心理学知识来测量、研究劳教人员的心理结构,不仅可以透视劳教人员“心病”所在,而且可以为矫正、治疗劳教人员“心病”打下基础。为进一步探索现代心理学在劳教工作中的实践与运用,本文就心理测量方法、测试结果分析、心理治疗初步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劳教工作中如何实践与运用心理测试、心理矫治提出几点思考。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目前比较适宜测量劳教人员心理的是艾森克个性问卷,简称EPQ测试,该卷具有操作时间短、速度快、收效大、实用性广等优点。 EPQ测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作为劳教人员收容教育的第一站,劳教人员的心理呈现出情绪不稳、适应性差、易导致人身危险性等特点。目前,在入所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中,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教育改造质量评价的体系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人所劳教人员心理矫治作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需要完备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白庙劳教所狠抓劳教人员的“三课”教育和各种辅助教育,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达到挽救人、改造人的目的。目前,针对劳教人员在外或在教期间或多或少都存有心理问题这一特点,该所努力探索劳教人员心理矫治的新路子,开设了心理矫治的新课程,效果良好。 该所首先成立了由所主抓管教工作的副所长陈远新任组长,管教科长、教育科长任副组长,一、三、五大队教导员、卫生所长为成员的心理矫治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心理矫治工作原则》、《心理咨询室岗位职责》。《心理咨询员职业守则》、《劳教人员心理咨询要求》等规章制度。三是购买…  相似文献   

19.
何广华 《中国监察》2009,(13):40-41
近年来,领导干部收受现金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阻碍党风廉政建设的“顽疾”和败坏社会风气的“毒瘤”。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产生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是动机的外显。认真分析领导干部收受现金的动机和行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心理扭曲,思想蜕变,是非模糊,私欲膨胀是这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云祥 《中国司法》2001,(11):30-30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以来,第 一代独生子女大部分已走入社会。日前,我们对我所 (深圳市第二劳教所)收教人员中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抽调3个大队共 1056 名劳教人员,其中独生子女为74人.占总数的7%。从查阅以前的资料和了解的情况来看,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明显呈上升趋势。如何针对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弱、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等特点,加强对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应引起我们加以研究和重视。 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的特点 独生子女类劳教人员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