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平 《河北法学》2012,30(9):23-29
监狱文化是监狱这种特定组织内部的文化概括,它包括监狱主流文化和监狱亚文化.监狱亚文化是犯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与监狱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往往不为主流文化所认可.监狱是各种亚文化的汇合之地,许多亚文化的积淀、适应、整合、传承都在这里顽强地进行着.监狱亚文化可分为三类:一是价值观念类;二是行为类;三是语言类.监狱成为监狱亚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的起点.监狱可以通过强制性地持久地灌输主流文化的观念,挤压亚文化生存的空间,将亚文化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相似文献   

2.
“文化监狱”是中国监狱发展到新时期产生的一种新型理念。“文化监狱”是一种具有文化品位的监狱,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先进行刑观的引导下,以监狱警察为主体,以实现监狱的改造功能为目的,以体现时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形式的具有一定文化思想内涵的新型的监狱。通过法律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可以看出“文化监狱”正在中国监狱中崛起。  相似文献   

3.
监狱是一个文化场。监狱存在着一种“势场”,即监狱环境文化,监狱环境文化是由监狱的狱风、监狱文化和环境、监狱警察和服刑人员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舆论氛围等形成的一种气势和情境。监狱环境文化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监狱环境文化蕴含着强大的势能和强劲的驱动力;监狱环境文化对服刑人员的精神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监狱环境文化主要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监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并以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不断影响着监狱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因此,研究监狱的发展史,特别是研究监管改造工作的规律,就不能脱离对监狱文化的研究。然而,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自古以来就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似乎与文化毫无关系,监狱自形成以来就是一片“文化的沙漠”。长期以来,我们也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缺乏对监狱文化应有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监狱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监狱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惩罚环境和改造环境。在监狱环境建设中,我们既要评价与抓好物理环境的完善、优化程度和心理环境的健康、积极的程度,又要评价与抓好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契合程度,使监狱两类环境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我们不仅要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和积极的惩罚环境,而且要建立改造环境和惩罚环境的“联系平台”,共同作用于罪犯改造活动。  相似文献   

6.
英国人温斯顿·邱吉尔,是英国乃至世界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一位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还是“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富有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监狱改良家,在英国的监狱改良运动中也大有建树,主要表现在监狱行政管理与立法、监禁刑、监狱工作人员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媒体对人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罪犯也生活在监狱媒体环境中,监狱媒体对罪犯的思想、情感、精神、心理的影响是潜在而积极的,监狱媒体要针对罪犯独特的接受心理,选择适合于监狱媒体特征的媒体形象、信息、传播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监狱工作的人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监狱工作的人性功能主要是“剥夺依赖功能”、“限制参与功能”和“强化适应功能”等。但具体到不同制度的不同国家.由于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不同,对监狱追求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有些国家注重报应性惩罚,强调“剥夺依赖功能”,而不太注意其他功能;而有些国家,如我国监狱,则对上述三个功能都十分重视,并力求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罪犯个体适应社会关系的能力与素质。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狱改造罪犯的功能,要努力完善监管设施,严格落实干警的全程管理,适度控制罪犯的生理需要。创造条件,使罪犯有机会参加积极的社会活动。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注重对罪犯良好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监狱农场应当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和主动适应国家监狱布局调整和监狱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形势.以“稳定监狱、发展农场”为基本思路,稳步以“三步走”战略发展监狱农场。第一步是基础,目标是犯人退出野外农业劳动,农场成为纯工人企业;第二步是关键,目标是实现农、牧、加工业统筹协调发展;第三步是理想,提高辐射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农场企业的集团化、核心化。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监禁刑的执行存在着若干悖论:罪犯监狱化和罪犯再社会化的矛盾,监禁刑措施所产生的监禁痛苦与刑罚人道化以及刑罚矫正功能的矛盾,封闭的监禁机构与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罪犯的监狱化问题,监狱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果是对罪犯亚文化的学习与接受,表现为犯罪化和机构化。由于罪犯监狱化过程实质是一种反社会化过程,所以监狱化的存在使得以监禁为刑罚手段而进行矫正罪犯、促进再社会化等目标大打折扣甚至归于失败,监狱行刑悖论的基本形式——罪犯监狱化与罪犯再社会化的矛盾由此展开。行刑社会化能够有效地缓解监禁刑所存在的上述矛盾。  相似文献   

11.
信息组织是信息资源可资利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信息资源不断增殖的内在依据。当前,实现监狱信息组织的规范化已成为带动监狱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突破口,是监狱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应树立现代监狱管理理念,结合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从深入挖掘监狱“特色”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信息组织工作机制和流程,改革监狱信息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监狱信息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应构筑我国四位一体的监狱文化体系:1.以社会本位的价值观,构建监狱的物质文化层面。现代监狱应选在人流、物流、信息流比较通畅的大中城市边缘地区,有利于罪犯的社会化;监狱建筑既要考虑安全,也要体现人文关怀。2.以文化本位的价值观,构建监狱的法律道德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规范类文化层面。要点是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实行公开、透明的管理。3.以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构建监狱的人格文化层面、知识文化层面、观念文化层面。4.以批判的观点,引导构建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进行,监狱经营企业的经济职能、管理社区的办社会职能得以剥离,刑罚执行功能得以纯化,正逐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对劳动改造功能却不知所措,甚至将之分离到监狱企业身上;同时对监狱企业模式的探索依然停留于“企业性”、“特殊性”,尚不能站到公民社会的高度去认识。因此,有必要沿着当前监狱体制改革发展的思路,挖掘监狱劳动的深层机理,进一步创新制度,重构监狱企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略论监狱亚文化——从考察罪犯群体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刑罚执行过程中.监狱亚文化对行刑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监狱亚文化有其产生的原因、特有的表现形式及特点.遏制、消解监狱亚文化从监狱管理体制、行刑机制、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方能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监狱,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存在。在一般公众看来,监狱,其实就是一个文化的“沙漠”、“文化的孤岛”,其含义是监狱缺少文化。这样的处境,当然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同样,也与监狱机关长期不重视宣传有关,更与监狱机关长期以来忽视文化建设有关。每一个人,无不是在文化的传承中担当着一定的角色,被文化影响着,也同时影响着文化。在当下文化语境里,“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包括了以人人为本,以每一个具体的人为本。尤其是在权利文化里,更加要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主体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中国传统哲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这种“制度安排”无疑会成为监狱文化建设的润滑剂和动力源。同时,矫正技术的运用,契合当下大力推进的监狱工作科学化的战略,也符合提高罪犯矫正质量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监狱行刑权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刑作为刑罚的一个种类,具有四个特点,即本质上的报应性,内容上的特定性,程度上的限定性,后盾上的暴力性。监狱行刑是指监狱对受刑人进行“剥夺程度决定权与限制自由实体权”的具体行为的总和。我国监狱行刑权由强制权、引导权、激励权三种权力组成。在行使监狱行刑权时要防止将“监狱刑罚内容”与“监狱执行刑罚的内容”和“监狱行刑权”混为一谈;要高度重视‘‘监狱行刑权”的与时俱进;要切实把握监狱行刑权的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社会犯罪急速上升。作为国家对犯罪人惩罚的有力工具之一——监狱,它的存在,对社会、国家和罪犯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还因其固有的属性与特点必然对社会、罪犯的改造有负面的影响。监狱功能中,监禁功能过于强化、惩罚功能呈现“钟摆现象”、矫正功能相对弱化、维护功能有待加强的境况,面临着功能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相似文献   

18.
陈锋 《法制与社会》2010,(15):192-193
监狱工作是做罪犯即人的工作的,监狱所有的工作都要靠监狱的管理者即监狱警察来完成。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发展观还是在“首要标准”的引领下,新时期监狱工作要想赢得社会认可、公众认同和自身更大的发展,必须形成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监狱人才,监狱人才高地概念的提出也符合江苏监狱系统争创全国监狱系统排头兵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山东监狱积极推进“三化”建设,把社会短信方式引进到监狱,开发了“特群体用户信息收发及自动打印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明显。它启示我们新时期监狱管理手段必须进行创新,监狱管理工作要积极吸收社会发展的成果,管理手段的创新要贴近服刑人员的需求,监狱工作的社会化需要构建监狱与社会的互动沟通机制作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正常发展和运转的必不可少的设施。在现代社会,监狱对社会改革、进步,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而我国加入WTO后,监狱作为社会的“窗口”,更需要以巩固国家政权建设为己任。为加强监狱工作与建设,笔者从健全国家政权和法制建设的角度,浅析现行监狱体制改革与监狱布局调整。一、改革当前监狱行刑制度是健全国家政权和法制建设的需要当今中国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处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在监狱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立足本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