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证人出庭一直是我国刑事审判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此次刑诉法的修改将保证证人出庭作为修订的重要内容,从证人的出庭条件、强制证人出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证人出庭制度。这对于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建立现代庭审规则和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一百八十七条以法律条文的明确形式确立了侦查人员及证人出庭制度。这是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作出的较大修改,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确立对抗制以来,对于侦查人员以及证人出庭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本文基于实践中该制度面临的诸如措施保障、出庭证言采信度等新问题,从强化侦查引导、具体细化证人出庭保障机制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3.
何鸿卓 《法制博览》2015,(4):197+196
证人出庭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却一直作为刑事诉讼的痼疾所存在,尽管新刑诉法对证人出庭做了几个方面的新规定,但是却依然收效甚微,本文试图从根源上探寻证人不出庭的原因,进而提出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建立"正三角形"诉讼结构和加强普法教育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明确未成年人具有作证资格,只是对未成年证人权益保护的“浅尝”行为。现行作证制度中的基本理念看直接适用于孩子,必然会对未成年人不成熟的生理、心理产生伤害。因此,建议建立未成年证人权益保护的特殊原则,即拥有作证特免权原则、不出庭为主出庭为辅原则和隐蔽作证原则,以期充分保护未成年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李晓飞 《法制博览》2015,(1):111-112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而证人又是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和裁判者乃至整个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证人证言会对整个案件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整个案件的最终结果。笔者通过以下三部分,对构建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提出一些见解与构想。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种类的一种,对证明案件事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证人出庭提供证言关系着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实现。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推进,证人出庭作证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不容乐观。证人出庭率还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证人出庭作虚假证明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程序设计和立法的不尽完善。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既要强调证人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同时也要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加强证人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鹏举 《法制博览》2013,(10):207-208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改,这次修改通过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彰显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刑事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法的核心,体现着刑事诉讼法的价值取向,其变化也与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精神一脉相承。本文从研究刑事证据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出发,揭示了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人出庭制度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等方面彰显出的司法文明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刑诉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然而,那些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被害人、证人是否完全适应控辩式庭审当庭质证的模式,这一模式对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不出庭质证对案件庭审的顺利进行和判决的正确性、公正性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如何消除和减少这种影响等问题,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体现立法精神,控辩式庭审中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以有条件地不当庭质证为妥.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黎波 《法制博览》2015,(6):261+260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涉及专门性问题的民事案件日益增多,所以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越来越依赖鉴定人出具的鉴定意见,诉讼双方对鉴定意见的争议往往成为案件审理的关键。2012年修改后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明确了鉴定人出庭制度及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但这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部分当事人随意启动鉴定人出庭程序,人为制造诉讼障碍,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效率,或者当事人对权利行使不规范,如拒付、少付鉴定人出庭费用等。  相似文献   

10.
齐艳 《法制博览》2013,(10):228+227
被害人出庭作证对于一些一对一的案件以及证人和被害人各执一词的案件来说至关重要。司法实践中因为被害人地位的不清晰和被害人作证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少有被害人会出庭,因此司法机关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去查清案件事实,甚至有些犯罪分子因此逍遥法外,为了实现公正审判和节约司法资源,应该建立完善的被害人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