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体研究汉赋的起源问题,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散体赋在它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吸收其他文体的某种因素。经过爬梳、分类研究先秦时期的优语事例,发现它们与散体赋的本质特征存在众多的一致性,从中可以看出先秦优语与散体赋存在着独特的承继关系。在从优语发展到散体赋成熟形式的过程中,屈原之赋是先导之风,而宋玉之赋和苟卿之赋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使我们看到从优语发展到文人之赋的鲜明轨迹。 相似文献
2.
《讽赋》与《登徒子好色赋》在结构、内容方面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在题旨与艺术追求方面也存在重大差异:两篇作品主要的相同点在于均以好色为谗言,而在申辩中都强调以礼自防。《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章华大夫形象及其表现出的目欲其颜,心顾其义的情欲观,表现出更高的审美境界和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3.
4.
5.
6.
六朝赋的诗化是唐前诗赋互动的核心内容,是文学思想和文体学领域的重要命题。受现代文学观的影响,学界多注重建安和齐梁尤其是前一时段;实际上这一命题应基于诗赋的辨体自觉,以此二陆赋学才应是六朝赋诗化的理论起点和重要标志。陆机分异诗赋体格,以赋主“体物”而导向语言修辞的“细切”诗化,同时伏下了“体物”“缘情”交越互用、“体物”而“感物”的抒情逻辑进路;陆云无辨体拘执,承建安时风旗帜鲜明地指出赋的“情”本理论,表彰“体物”而“抒情”的物情化写法。但二陆又都强调本于玄学的“浏亮”“清约”审美风格,规限和导引了赋在体物中注重出之以虚化情理的诗性造语与在篇幅上压缩句式和改变结构而延及诗化的修辞策略。二陆赋学一明一暗所建构起的互补性的诗化理论,完全影响了此后赋体诗化的发展路向;这一命题的清理辨析,可以促进对诗化表征于抒情意涵、篇幅形制、语言探索三个方面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8.
对于楚国的商业情况的考察,史学界已经有比较多的研究,主要是考古资料结合典籍进行研究,近年来伴随着出土文献不断发现,从出土文献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考察楚国商业的发展概况。以出土文献为研究对象,能够更好地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在对楚国出土文献的考察中发现楚国的货币体系发达,商品种类较多,商业活动的规模大、范围广,并且楚国对商业已经进行了较为完善、系统地管理。 相似文献
9.
宋玉在古代常与屈原并称为"屈宋",但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史著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书写地位,大多数断代或通史类的文学史都是在屈原或楚辞的专章内附论宋玉。这种现象的形成,既受制于文学史家"宋不如屈"的主观认识,更与今传宋玉赋的真实性长期受到怀疑相关。自上世纪后期"唐勒赋"残简发现之后,宋玉赋的真伪得到重新审视,诸如赵明、蔡靖泉、方铭所编文学史著,皆以专章详论宋玉开创赋体之功并充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从而不仅开始改变轻视宋玉的学术偏见,也对当时及此后文学史著的宋玉书写及其科学评价产生积极影响;当然,所留下的问题也仍然值得继续探讨和深入。 相似文献
10.
赋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关于赋体的特征,历来是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刘勰对赋的界定可以说最为全面,也最接近赋的本质。但刘勰的界定无意中将其外延缩小,为后世人们对赋文学基本特征的认定设置了障碍。本文在分析了历代学者对"赋"文学特征的讨论之后,结合后世赋文学的发展演变情况,认为"铺排"是赋最为稳定和持久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所有赋文学的共性,基本上可以涵盖所有赋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和谐思想是宋玉思想宝库中的重要思想。宋玉继承了屈原的遗志,坚持进谏不动摇;而在具体做法上,在待人处世时,则选用了儒家的讽谏、恕道和修身等和谐方式。宋玉积极地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文化营养,在作品中蕴含着民本、德政,护才、任贤,重教、化民,恢复法制和人与自然相协调以及怀农、重农等和谐理念与见解。对宋玉及其作品和谐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一定要坚持唯物史观,据实而论,公平公正;宋玉为国为民而勤于学习,善于继承,勇于创新,躬行和谐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治学方法,从文化史的独特视角切入赋学研究。章氏力举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尤为企慕战国文章之盛世。众人将萧梁的《文选》“举为辞章之祖”,而章氏整个文史校雠工作的深层动机之一,是试图在时间坐标上将《文选》调整为有为而发的战国之文,从而消解清代义理、考据、辞章严重分离的现象,以补救时世为文之偏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与屈原并称齐名的中国赋体文学的鼻祖和奠基人宋玉,继承了屈原的遗志并发扬光大,是卓越的文学创新大师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宝库中饱含着和谐思想。在处理上下、左右关系并平衡自身心态心理时。宋玉采取了儒家的讽谏、恕道和修身等和谐方式。宋玉积极地吸取了前代和同时代诸子百家的文化营养,在作品中蕴含着民本、德政,护才、任贤,重教、化民,恢复法制和人与自然相协调以及怀农、重农等以独创的文学方式所表达的和谐理念与见解,从而构成了他那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和谐思想。宋玉为国为民而勤于学习,善于继承,勇于创新,躬行和谐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1915年到1965年五十年间,毛泽东在其许多著作或讲话中,时常提及宋玉及其作品,多次将宋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推荐给党的高级干部们阅读;巧妙点化宋玉辞赋中的词句,推陈出新;或将其成语典故信手拈来,古为今用;甚至能熟练背诵其经典中的精彩片段,并对宋玉其人及作品给与非常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自拙作《〈哀牢夷雄列传〉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发表后,王国祥、谢本书两同志先后发表《〈衷牢夷雄列传〉》与李文学起义》、《〈哀牢夷雄列传〉应当可信》两文,与笔者商榷。这一争鸣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史料的真伪问题,是研究历史的前提。历史既然是一门科学,首先就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这是不能有任何含糊的。为此,本文再就《列传》的真实性及与此相关的“李文学起义’问题,谈一些意见,以为抛砖引玉之用,也算是和王、谢两同志共同探讨吧! 一《列传》的真伪问题,是笔者与王、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