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每所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覆盖了各个专业的学生,然而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远远达不到目标设定的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如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性;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创新教学形式,加大实践活动环节;改进评价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有效性的评价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倡导的"有效教学"强调对教学效益、教学结果的可测性和量化分析。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应对国外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有益借鉴并将其本土化。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的局限性,本文在明晰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与方法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中新设立的一门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历史,历史学在本质上是"人学",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大学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历史人物评价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应当紧扣教学目的;必须坚持正确标准和科学的方法;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是热爱生活,情感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4.
张昊冉 《学理论》2012,(20):278-280
军训作为高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和实践课,其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赋予了该课程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通过对军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到军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大学生军训过程中还应处理好教官与学员,军训工作与学生工作等几种关系,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2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战场,而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教学的效果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探索让高校辅导员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来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创建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建立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良性互动交流机制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要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载体几个方面,论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任平 《学理论》2009,(29):198-19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较大的调整和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仍有待研究。笔者分析了新形势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现实意义,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健全的机制保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保障机制、教学管理机制、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如下: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资金保障;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管理;对教学管理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露萍 《学理论》2011,(2):309-310
实践研究型教学是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而探索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其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研究型教学的运用与特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廖泽香 《学理论》2013,(12):275-276
在分析文学作品对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选择文学作品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实践,对运用文学作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赵永进 《学理论》2011,(15):292-29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于受实践教学时间短、经验欠缺、经费困难、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使其内容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促使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互为依托,互相补充,有助于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戈丽薇 《学理论》2012,(29):247-248
如何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创新高校网络文化;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西省29所高校3 119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总体上江西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并能将革命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中,但也存在如思政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薄弱、红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弱化等问题。由此,提出加强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对策如下: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政理论学习;改革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建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丰富革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推进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等。  相似文献   

14.
王艳艳 《学理论》2010,(15):242-2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实践教学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高职学生的特点,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分析影响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8)
广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阐明广东改革开放经验的科学含义和应用原则的基础上,论述了将广东改革开放经验运用于广东高校思政课四门主课程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将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广东高校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对增强广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娜 《学理论》2012,(26):191-19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门重要课程,作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当务之急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涂丽平 《学理论》2015,(8):255-25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是当今不少大学生职业理想缺失的现实要求。其具体路径是:职业理想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高校的社团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8.
于慧  赵聪 《学理论》2013,(6):214-2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社会工作方法的引入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创新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王巧巧  高旭 《学理论》2012,(30):254-25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丰富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目前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科学地对实践教学提出一些对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丁林梅 《学理论》2013,(24):273-274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一致性、融合性和互补性是由课程自身的内生性决定的。因此,确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架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协调的育人模式,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不可或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