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俊宇 《学理论》2013,(9):307-309
后现代思潮、全球化浪潮、流行文化和网络技术化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的来自西方世界的文化语境,它们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给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带来显著的冲击。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克服新困难,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黄浩威 《学理论》2012,(29):188-189
后现代文化是西方广为流传的一种文化思潮或观念形态,是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扬弃,大学生青年文化深受其影响,但它却为研究当代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提供全新视角。因此,积极探索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策略,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水龙 《学理论》2011,(2):266-268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青年,特别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思想、信仰是否与执政党所希望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在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中,全球化、网络化带来的复杂的多元化思潮,对心理尚处建构期的青年一代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便于决策层参考,就大学生的思想和信仰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通过传播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化渗透等方式对我国意识形态带来严重挑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骨干力量,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权稳固和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维护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从分析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拓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里,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与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新的影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杨子 《学理论》2011,(12):225-227
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文化的全球传播、社会思潮的潮涌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有益的角度来看,能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一个窗口,与主流价值观形成互补关系,并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适应力和辨别力。研究和把握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教育中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中国革命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发展沃土。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互联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挑战与应对: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珊  杨婧 《学理论》2010,(24):219-221
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世界背景下对中国正进行着强势的文化渗透,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掌握西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明确其带来的主要影响对我们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本质特征,分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2)
西方社会思潮并非都是洪水猛兽,其理论体系中也有一些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内容和观点。大学生中出现的不当思想行为倾向并非都与西方社会思潮有关联,不能一概扣上西方社会思潮的大帽子。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影响的程度及倾向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和学界精英。抵御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与冲击,根本的是要完善主流理论和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切中大学生和社会民众的现实关切,解决人们思想行为中的困惑与难题。  相似文献   

11.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 ,也是社会变化的“传感器”。透过青年思潮的兴起、变化、发展与走向 ,我们能真切的触摸到社会运行过程中怦怦跳动的脉搏。 90年代以来 ,中国青年思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它的演变轨迹也出现了重大转折。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及展开 ,中国青年思潮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两大走向将日益凸显。(一 )全球化这个概念最初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 ,用来描述各国经济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日新月异而形成的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状况。然而它的作用又不仅仅止于社会的经济生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政治…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的极大解放,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已经成为当代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加剧的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怀疑,这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严重信仰危机。本文旨在探讨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最后重点分析在多元文化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锐 《学理论》2010,(25):246-247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应对经济科技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给当代青年带来的挑战。要抓好高校育人工作,把握舆论导向,把大学生培养成理想抱负远大、综合素质过硬,有正确人生信仰,有崇高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4.
丁玉玫 《学理论》2014,(8):180-182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考研、找工作、出国留学已不再是当代大学生最常见的三种"出路"。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使得部分中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发生着转变。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和谐个性的人而存在,研究大学生后现代价值倾向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中国新生力量的主流价值观,适当的调整教育方针,完善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愈加全球化,青年对于新事物的天生敏感使青年文化和消费成为观察研究全球化在中国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一方面我们看到青年对于西方和日韩文化熟捻于心,惊喜于他们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和超越前辈的见识;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忧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担心盛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是否会"腐化"我们的青年(吴翠萍,2008:17-20)。青年群体中的大学生是文化资本较高、对中国未来发展影响举重轻重的一群人,他  相似文献   

16.
刘倩倩 《学理论》2009,(21):210-211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伦理概念、道德理论和思想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全球化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抉择、影响着大学生的判断、弱化了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为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4)
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渗透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形式,探索互动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国青年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对于认识中国青年组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将中国青年组织置根于社会历史的长河之中进行考察,希望能给人们一个新的视角。一、形成阶段早期青年组织首先产生于青年相对集中、各种文化思潮比较活跃的地方。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较多地集中在日本,他们在那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对满清的腐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2)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一种既重要又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社会思潮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更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乃至交锋越来越频繁,思潮跌宕、良莠并存的全球化景观,从社会思潮及其特点切入,着重对影响大学生较为深刻的几种社会思潮进行了系统剖析,同时就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深层原因做了力求客观而全面的探究,进而提出了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思潮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助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应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院校作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赋予其时代内涵,提炼其正向价值,充分发挥其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