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青年》2010,(11):40-40
问:几年前我朋友把房子卖给我,只有口头协议,未签合同。当时我就付了全款,但因房本还没下来,就未办理过户,之后房子交付给我使用。现在,房本下来了,朋友却反悔不想卖了,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13,(11):43-44
宅基地上的房子能购买吗 问:我想买房,但房子盖在农村的宅基地上,中介没有出示相关的证明文件,也没有表明和村委会有书面协议。请问我能买这栋房子吗?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9,(8):54-54
问:林某是北京大兴区某村的村民。妻子去世后,林某在1998年与汪某签订了买卖合同,将11号院的北房、东房以及院内所有树木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汪某。该合同上注明,宅基地“乙方(汪某)只有使用权,所有权归集体”。汪某是丰台区城镇居民。此后汪某就搬进了11号院,并取得了当时为乡政府、现为镇政府填发的集体土地宅基地使用证,该证“户主姓名”一栏记载为汪某。  相似文献   

4.
一对未成年的姐妹,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生活无着又要偿还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时,变卖了自己住的房子。狠心的母亲知晓后,在其后夫的怂恿下,状告女儿侵犯了她的继承权。姐妹俩无奈,经村民帮助,又将母亲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8,(2):56-57
连日来,江苏省响水县南河镇兴南村的种粮户都在抢赶晴天,忙着晾晒、去杂、包装,准备把收好的稻种卖给红太阳种业公司。承包32亩种稻田的二组村民季学清已拿到46000多元卖粮款,他乐呵呵地说:“没想到第一次搞水稻制种就净赚三万多,明年我还要再扩包三四十亩,争取一年赚到十万块。”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房子     
母亲常常对我们说:你爹这一辈子就拼房子。而父亲常对我们说:房子就是日子。 我是在“文革”期间出生的,十岁以前,我和父母、哥哥就一直住在爷爷奶奶留下的老宅子里。老宅子是三栋旁屋,北房太旧了,按现在的话沈就是“危房”,当然不能再住,  相似文献   

7.
逃犯     
常绘政 《时代风采》2008,(20):12-13
在山高林密的凤凰山深处,住了一个城里人,附近的村民们只知道他姓李,几年前孤身一人来到这里,买下了位于半山腰的两间护林用的空房子……  相似文献   

8.
有人对我说,农民的一些观念跟城里人不一样。比如,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肚子饿了才想起吃饭,不像城里人对时间斤斤计较,分秒必争。我听完淡然一笑,没往心里去:直到工作中接二连三地出现“故事”以后,我才感到,农民的观念还真的有些特别,可并非上面所说的那样。自己对农民的确要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办事。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13,(15):29-29
问:我是云南人,但是一直在外面上班,毕业五年了,也开始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现将房子买在了昆明,但是我的公积金在成都,我房子合同下来了,我能把成都的公积金取出来吗?  相似文献   

10.
周远清 《时代风采》2009,(21):49-50
我把母亲轻轻抱起,感觉她的身子一下子轻了许多,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放到了床上,我的泪水一下涌出了眼眶,我不想让她老人家看见,把头歪向一边。想不到,母亲还是看见了,她说:“儿啊,你怎么了?”我说:“没有啊,眼睛里有沙子。”母亲说:“你别哄我,妈没事,好好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10):46-46
问:李某委托张某卖房,张某将李某的价值150多万元的房子按照2003年买房时的价格、约60余万卖给了王某,且办理了过户手续,而王某是张某的朋友。请问,这种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吗?  相似文献   

12.
中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和就业作为重要任务,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放宽农民工落户城镇“门槛”的政策。农民工多年的心愿看起来就要真正实现了:现在只要“符合条件”,只要自己愿意,农民工就可以脱胎换骨变成“城里人”了。  相似文献   

13.
《时代风采》2009,(22):10-11
我老家在镇雄县农村,要跳出“农门”的办法唯有读书,我在大学学的是工民建专业,就是如何盖房子。有人说,盖房子的没有房子住,这话用在我身上也差不多,至少,我盖的房子都是别人在住。  相似文献   

14.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地图     
谢楠 《农村青年》2006,(5):44-45
母亲每次打电话来。都要千叮万嘱半天,好像我是个还没有长大,依然整天在她眼前跑来跑去的孩子一样.可是母亲却说:你就是80岁了,在妈妈眼里还是个孩子.母亲就是这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为我担心和牵挂着.  相似文献   

16.
田野 《农村青年》2013,(8):19-2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王亚平与其他两位战友一起驾乘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然而,从农家女到中国“神女”、“太空教师”,母亲给了王亚平太多的关爱和付出。面对记者,王亚平说:“我要感谢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成长的力量,给了我‘上天’的阶梯!”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0,(9):37-37
问:我是家住北京郊区的拆迁户,我家的宅基地使用权证是上世纪50年代发放的,以后再也没有发过。请问我家如果拆迁,此宅基地使用权证有效吗?在确认宅基地面积时,是否按此宅基地使用权证上注明的面积计算?“宅基地腾退”是指国家征用还是征收?  相似文献   

18.
熊阳春 《工友》2013,(7):54-55
今年的端午节我过的最开心,这主要缘于我设计制作的塑料管材破碎机获得了技术创新奖。当我把公司发给我的大红奖证和一万元奖金交给妻时,妻高兴得如孩童般更加可爱。妻上街买了鸡鸭鱼肉和水果,还模仿城里人带了两盆花回  相似文献   

19.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07,(4):50-51
老人没留遗嘱遗产未必平分 问:我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老大,从小帮着母亲把弟弟、妹妹拉扯大。去年母亲走了,老人生前未留有遗嘱,但却留下了12万元的存款。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兄妹几个开了个家庭会议。三个姐姐表示放弃遗产继承。由于我是老大,故此前母亲购房及为家中“添大件”时都出了钱,对母亲的照顾也最多,因此,我主张在分配遗产时适当多分。但我的小弟却认为,既然母亲未留有遗嘱。遗产就应平均分配才对。请问遗产应该怎么分?  相似文献   

20.
《农村青年》2014,(5):50-50
问:我是残疾人,多年前母亲去世,父亲再婚。法院判决,我取得房屋三分之一的产权。现在父亲想把我母亲所有的房屋份额给我继母,我担心房屋给她后我无法在这个房屋内居住,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