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入WTO我国能否充分利用和分享由此带来的机遇和利益,能否有效避免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学高效的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此,江泽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世贸组织”专题研究班座谈会上强调: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项应对工作,人才是关键。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创新,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用创新精神推动人事人才工作的开展,使人事人才工作与伟大的时代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通过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统揽人事工作全局的根本任务,把“三个代表”作为做好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实施人才战略的行动指南。通过深化人事制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的讲话精神,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和全省人事工作会议在总结“九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划了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了2001年人事人才工作任务,其核心就是实施人才战略。我们应该深刻领会人才战略的内涵有哪些?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如何用人才战略统揽各项人事工作?等等,以提高实施人才战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人事管理》2000,(6):1-1
最近,江苏省人事厅向全省各市县人事局、省直各单位转发人事部《关于人事系统译人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知》,要求各地人事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并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省人才人事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全友 《现代人事》2000,(10):17-18
近几年来。人事工作在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的指导下,围绕“两个调整”,适应“两个转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服从大局,立足服务,使人事工作这篇文章越做越大,路子越走越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给人事人才工作又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通过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实施人才战略,推进科教兴国,是新世纪我们的立国之本。在人才战略的实施中,我们人事部门负有光荣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如何肩负起我们光荣的历史责任,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对于这个大课题,各级人事部门和领导同志各有卓见。本刊特摘引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领导同志的部分观点,分三期刊发,以飨读者。希望能就此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重视人才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人才工作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他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  相似文献   

9.
周永生 《湖湘论坛》2000,13(6):53-55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抓紧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对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党和国家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抓紧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相似文献   

10.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事业兴衰、唯在得人。近年来,江西省宜黄县紧紧围绕“开放富县、工业强县、城建靓县、环境立县”的发展战略,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作用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县人才工作呈现出“三个前所未有”局面: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全社会关注、支持人才工作的热情前所未有;各有关方面为培养、吸引、使用人才采取的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1.
华蓥市注重发挥村级组织作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同志所致的悼词等三篇重要文献,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化悲痛为力量,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努力地做好各方面工作,把邓...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既提出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又提出了开展继续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娄雪华 《湖湘论坛》2003,16(5):94-94
毛泽东同志指出 :“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 ,主要地是出主意 ,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 :“善于发现人才 ,团结人才 ,使用人才 ,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 :“人才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如何用人及其重要性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如何选好人才既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 ,又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 ,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选好人才的重大现实意义 ,切实为党的事业造就一批又一批接班人。选拔人才 ,领导干部处在决策者、实践者的重要地位。因而领导干部要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师旅级单位干部科紧紧围绕军事斗争人才准备出主意、想办法,做了很多扎实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调研检查中也发现,一些单位干部科业务水平不高、人才匮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个别单位工作作风拖拉,一些干部科的同志不注重业务学习,对干部政策规定不熟悉,工作中总以领导指示、  相似文献   

15.
1993年7月,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一直告诫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领会这包含两方面的重要意思,一是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及各种人才在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广大干部和群众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特别是努力学习当代的各种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对创新作了全面论述。研究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的产生、发展、基本内容、意义,对于我们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搞好各方面的创新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人才战略与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 ,实际上是人才竞争。江泽民同志审时度势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作为人和劳动者中高素质群体 ,是先进生产力中最具有先进知识和创造力的群体。只有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实施人才战略 ,优化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建立一支宏大的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才能在世界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又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南京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南京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把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领导带头,广泛发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分别召开主委(会长)会议,专题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通读原文、系统学习、开展讨论、深刻理解。在召开的学习会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带头发言,交流学习体会。2、联系实际,指导工作。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在学习中,努力把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党派成员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与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冯国发 《前进》2000,(9):30-32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就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问题,明确提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党校作为培养和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充分发挥好它在中青年干部培养中的作用。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讲话,既强调了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